朱碧新:打造高质量资本运营公司中国诚通从灭火器到助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碧新:打造高质量资本运营公司中国诚通从灭火器到助推器
作者:***
来源:《英才》2021年第01期
4个月偿还68亿紧急债务“解困”中国铁物;1个月快速决策出资18亿助推国航定增。
国企身陷燃眉之急时,中国诚通往往冲锋一线;然而不同的是,中国诚通已经从“灭火器”变为“助推器”。
2005-2015年这10年间,作为国资委确定的资产经营试点企业,中国诚通进行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处置和处僵治困工作。
10年间,先后完成6户中央企业、14户中央企业二级企业等重组整合,共涉及法人企业600余户、资产债务800亿元、分流安置员工8万余人,为中央企业非主业处置及不良资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5年来,中国诚通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
发起成立国调基金、混改基金。
目前,国调基金已累计签约投资金额1100多亿元、完成投资交割900多亿元,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点央企给予了有力支持。
在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获取市场化投资回报和推动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同时,中国诚通“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近5年来,中国诚通的企业规模也在快速壮大。
合并报表显示,资产总额从714亿元增加到4000亿元,增长5.6倍;净资产从330多亿元增加到2100亿元,增长6.4倍;利润总额从8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增长12.5倍。
从国调基金到混改基金,中国诚通两只国家级基金,总规模达5500亿。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2020-2022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期,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中国诚通将如何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此,中国诚通集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接受了《英才》杂志的专访。
在朱碧新看来,中国诚通投资的使命并不只是赚钱,更是创造价值。
朱碧新所说的“价值”究竟为何?他向《英才》记者分享了记忆犹新的一项投资案例。
2017年3月13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中国国航(601111SH)非公开发行项目正式公告。
国调基金以18亿元成功认购中国国航2.31亿股,锁定期12个月。
中国国航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约112亿元,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中国国航的业务服务升级和改革转型,包括购买波音B787飞机、电子商务升级改造、机上WIFI等项目。
朱碧新回忆:“当时国航募资112亿,国调基金对这次定增给予了配合。
从结果来看,一是国调基金以18亿元认购中国国航2.31亿股在当时的资本市场形成了带动作用;二是助力国航实现募资目标;三是投完以后,资本市场响应积极,获得了比较可观的投资回报,实现了多方共赢。
”
除了创造市场化的投资回报以外,国调基金更大的价值就是在于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
在结构调整方面,国调基金先后参与了央企ETF 基金、三大航空公司、中远海运、中广核、中国电建、国电南瑞等项目,通过国有资本推动航空、电力、化工、能源、装备制造、航运、大数据、钢铁、核电、现代基础服务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国调基金也在以多样的形式,参与、影响、推动着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出资129.75亿元参与中国联通混改,持股6.11%,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助力中国联通形成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和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国有资本在电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出资参与中粮资本、华能资本、中信戴卡混改项目,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国调基金投入140多亿元,并引领撬动社会资本上百亿元,助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央企改革发展。
通过权益性资金注入和市场化机制引入,助力中国重工、中船工业、中国中铁、中国铁物等降低资产负债率,化解财务风险。
积极支持央企系统海工资产处置盘活等。
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国调基金加大向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助力攻关国内技术“卡脖子”问题。
重点聚焦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5G 基础设施等领域。
先后投资了中芯国际、大疆创新、航天科工火箭、海尔卡奥斯等高科技企业;投资布局洛阳钼业、威马汽车、特来电等新能源领域上下游头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投资药明康德、诺成健华、康龙化成等头部医药类企业,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领跑者;与招商局、中信、华润等企业搭建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助力我国高端制造、现代农业、
医疗健康等产业升级和境外投资布局。
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到来,我国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也成为必然要求。
国调基金的使命既要一以贯之、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相较于更加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调基金一期,国调基金二期将有着怎样新的变化?
朱碧新认为:“作为资本运营公司来说,整个‘十四五’以及未来到2035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大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
基金也经受住了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的考验,连续四年实现盈利,连续三年分红,退出项目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0%。
从国民经济的蓄水池,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企业、再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29年间,中国诚通集团实现了转型升级的三级跳,但每一次转变的速度都较之以往大幅度提升。
2016年2月,中国诚通被确定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中国诚通仅在半年有余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改组组建、战略制定、明晰框架等一系列工作。
通过在大量央企的改革、转型案例中上下求索,不难发现,机制红利的释放往往收效甚佳。
中国诚通结合运营公司的新使命、新要求,提出了以新设的方式实施改组;集团自身也明确了“强总部、大运营”工作格局;最终明确了运营公司愿景为“国家财富运营管理机构和国家治理可以信赖的资本力量”。
据此,中国诚通在较短时间内搭建了符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需要的治理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又有效利用了既有团队、治理、文化、能力等资源禀赋,使运营公司作用得以迅速发挥。
201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作为主发起人,携手9家央企、地方国企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人民币3500亿元的国内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朱碧新告诉《英才》记者,目前国调基金投了将近80多个直投项目,接近20个子基金。
风口之上,中国诚通的身影频繁出现。
由国调基金参投并成功上市的企业名录中,不乏中芯国际这样的关键企业,也有京东健康这样的知名公司;与此同时,根据公开新闻显示,国调基金已经分别围绕物流、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行业,牵头主办了3场闭门沙龙。
这既是国调基金投后赋能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参投多种所有制企业的体现。
当前,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三年行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2020年2月,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牵头发起的另一只“国家级”基金——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获国务院批准。
混改基金也采取公司制形式,基金总规模2000亿元、分三期募集,一期注册资本707亿元,已于12月29日在上海挂牌成立。
朱碧新表示,混改基金将坚定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战略机遇,积极布局重要国有企业产业链关键领域与核心心技术,聚焦科技创新领域不同所有制的协同发展与合作机遇,主要投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
与国调基金形成各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协同关系,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朱碧新介绍,面对疫情的挑战,混改基金在募资过程当中面临的挑战不小。
但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兄弟央企积极配合、地方国企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的共同支持下,一期由中国诚通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携手十家央企、七家地方国企和两家民营机构,募资规模达到707亿。
国调基金与混改基金的相继成立推动结构调整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朱碧新向《英才》记者分享了中国诚通的投资理念:“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此外,中国诚通还积极参与央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发挥股东重要作用。
参与了国家管网公司组建,出资643.5亿元,持有12.87%的股权,成为国家管网公司并列第二大股东。
牵头搭建中国绿发平台,全面承接国家电网持有的鲁能集团100%股权,成为中国绿发第一大股东,助力中国绿发打造聚焦绿色产业、幸福产业、文旅产业的一流企业。
牵头重组整合天津力神,发挥好资本运营公司平台功能和股东作用,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协同,带动央
企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作为并列第一大股东与中国海油携手组建央企海工装备资产处置平台,统一负责中央企业库存海工装备资产的“集中划转、集中管理、集中改装、集中处置”,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海工裝备企业。
中国诚通还以积极股东身份对国资委划转的央企上市公司股权进行管理,已接收并管理23家中央企业近7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股权,确保国有股权的保值增值。
国调基金落地至今已近5年,混改基金如何形成自身的差异化,是中国诚通面临的一项课题。
一直以来,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国企改革中最受关注的内容。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混改的提法与往年有所不同。
从2018年的“稳妥推进”到2019年的“积极稳妥推进”,再到2020年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看出,随着混改企业比例的不断提高——国务院国资委2019年披露的信息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户数占比超过70%,比201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相关工作的重心也在由注重“混”向注重“改”转变。
混改有两个方向,一是释放国有独资、绝对控股,让民营股份参与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以更加适应市场,从而提升效率、活力、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也希望借助国有企业的机制体制,形成更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据此,中国诚通在资本引入、产权多元化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混改基金是中国诚通作为资本运营公司助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利用混改基金的平台优势,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益,为资本市场带来改革红利。
社会资本的引入固然重要,然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提升运营效率的过程中,产权、股权结构的优化同样是重中之重。
朱碧新告诉《英才》记者:“首先,在设计混改基金之初,基金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就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考量,具体比例要看市场化募资情况;同时,管理机构方面,我们希望股权是多元化的;第三,混改基金的设立将遵循市场化机制引入人才,构建专业化团队。
”
他同时坦言,国调基金与混改基金都要确保投资“零风险”。
2016年2月,中国诚通被确定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中国诚通仅在半年有余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改组组建、战略制定、明晰框架等一系列工作。
通过在大量央企的改革、转型案例中上下求索,不难发现,机制红利的释放往往收效甚佳。
中国诚通结合运营公司的新使命、新要求,提出了以新设的方式实施改组;集团自身也明确了“强总部、大运营”工作格局;最终明确了运营公司愿景为“国家财富运营管理机构和国家治理可以信赖的资本力量”。
据此,中国诚通在较短时间内搭建了符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需要的治理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又有效利用了既有团队、治理、文化、能力等资源禀赋,使运营公司作用得以迅速发挥。
201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作为主发起人,携手9家央企、地方国企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人民币3500亿元的国内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朱碧新告诉《英才》记者,目前國调基金投了将近80多个直投项目,接近20个子基金。
风口之上,中国诚通的身影频繁出现。
由国调基金参投并成功上市的企业名录中,不乏中芯国际这样的关键企业,也有京东健康这样的知名公司;与此同时,根据公开新闻显示,国调基金已经分别围绕物流、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行业,牵头主办了3场闭门沙龙。
这既是国调基金投后赋能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参投多种所有制企业的体现。
当前,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三年行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2020年2月,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牵头发起的另一只“国家级”基金——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获国务院批准。
混改基金也采取公司制形式,基金总规模2000亿元、分三期募集,一期注册资本707亿元,已于12月29日在上海挂牌成立。
朱碧新表示,混改基金将坚定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战略机遇,积极布局重要国有企业产业链关键领域与核心心技术,聚焦科技创新领域不同所有制的协同发展与合作机遇,主要投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
与国调基金形成各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协同关系,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朱碧新介绍,面对疫情的挑战,混改基金在募资过程当中面临的挑战不小。
但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兄弟央企积极配合、地方国企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的共同支持下,一期由中国诚通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携手十家央企、七家地方国企和两家民营机构,募资规模达到707亿。
国调基金与混改基金的相继成立推动结构调整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朱碧新向《英才》记者分享了中国诚通的投资理念:“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此外,中国诚通还积极参与央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发挥股东重要作用。
参与了国家管网公司组建,出资643.5亿元,持有12.87%的股权,成为国家管网公司并列第二大股东。
牵头搭建中国绿发平台,全面承接国家电网持有的鲁能集团100%股权,成为中国绿发第一大股东,助力中国绿发打造聚焦绿色产业、幸福产业、文旅产业的一流企业。
牵头重组整合天津力神,发挥好资本运营公司平台功能和股东作用,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协同,带动央
企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作为并列第一大股东与中国海油携手组建央企海工装备资产处置平台,统一负责中央企业库存海工装备资产的“集中划转、集中管理、集中改装、集中处置”,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海工装备企业。
中国诚通还以积极股东身份对国资委划转的央企上市公司股权进行管理,已接收并管理23家中央企业近7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股权,确保国有股权的保值增值。
国调基金落地至今已近5年,混改基金如何形成自身的差异化,是中国诚通面临的一项课题。
一直以来,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国企改革中最受关注的内容。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混改的提法与往年有所不同。
从2018年的“稳妥推进”到2019年的“积极稳妥推进”,再到2020年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看出,随着混改企业比例的不断提高——国务院国资委2019年披露的信息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户数占比超过70%,比201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相关工作的重心也在由注重“混”向注重“改”转变。
混改有两个方向,一是释放国有独资、绝对控股,让民营股份参与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以更加适应市场,从而提升效率、活力、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也希望借助国有企业的机制体制,形成更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据此,中国诚通在资本引入、产权多元化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混改基金是中国诚通作为资本运营公司助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利用混改基金的平台优势,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益,为资本市场带来改革红利。
社会资本的引入固然重要,然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提升运营效率的过程中,产权、股权结构的优化同样是重中之重。
朱碧新告诉《英才》记者:“首先,在设计混改基金之初,基金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就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考量,具体比例要看市场化募资情况;同时,管理机构方面,我们希望股权是多元化的;第三,混改基金的设立将遵循市场化机制引入人才,构建专业化团队。
”
他同时坦言,国调基金与混改基金都要确保投资“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