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登上万里长城时5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登上万里长城时500字(一)
我登上了万里长城
毛泽东有一句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天,我终于可以当一回“好汉”,登上万里长城了,我的心情显得格外激动。

来到万里长城“脚下”一阵阵微风向我们吹来,不时传来鸟儿动听的歌声。

四面八方都是人山人海,许多外国人也来这里参观,真是热闹非凡!
刚开始登上万里长城,路比较宽,人比较多。

我发现长城的梯级很高,长城附近的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的花朵和树苗,还有许许多多的鸟儿在翩翩起舞。

继续往前走,我们越走越高了,路也越走越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是风景却越来越美了。

极目远眺,一座又一座的青山蜿蜒起伏,连绵不断。

仿佛一条卧龙躺在山上休息。

听导游说,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在月球上往地球看,唯一能看到的建筑物,因为它横跨几省,跨度非常大。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它是在秦始皇在生时建的,当时秦始皇为了建好长城,强拉壮丁,那时候有许多人为了建长城,牺牲了生命。

所以自古就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听说这个故事是因为一个有名叫孟姜女的女人,她的丈夫被强拉去修建长城,为了去找丈夫,孟姜女不惜爬山涉水来到长城下,最后她知道丈夫已经死了,在长城上哭了七天七夜,最后成了一块化石。

我一边走一边想:现在我们爬上长城已经觉得这么辛苦了,真不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山上修建出一座这么宏伟的建筑。

也许他们是凭着坚持的信念,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吧!只要坚持,就能建好长城;只要坚持,就能克服所有困难;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希望。


代劳动人民们就是这样的坚强,就是这样的努力,最终把我们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修建好的。

晚上,万里长城上照着五彩缤纷的灯光,显得格外美丽,它就像一条五颜六色的丝带。

啊!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的象征,他是我们中国古代老代劳动人民的心血结晶,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长城,让这个宏伟的建筑可以永远留在中国,留在人们心中!
当我登上万里长城时500字(二)
今年暑假,爸爸说为了奖励我一直以来的努力,决定全家到北京去游玩。

我高兴极了,我终于可以见识一下首都的风采,终于可以攀登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到了北京的第三天,早上天还没亮,我们从王府井乘坐旅游公司的大巴前往八达岭长城景区。

车子起动了,我的心也激动起来,因为到北京来,我最想的就是登长城。

一路上,车厢里的人个个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听着导游神采飞扬的讲解。

原来八达岭长城是沿着群山山脊而建,四通八达。

车子沿着高速公路
渐渐进入景区了,导游指着不远处树林里隐约可见的断垣残壁,说这也是长城,不过它不是用砖石砌成的,而是用土和草砌成的,因为很多很多年了,风吹雨淋,便成了这样,但这也是长城的历史遗迹。

突然,车里一阵欢呼,我们要攀登的长城跃入眼帘,长城就象一条条银灰色的飘带蜿蜒盘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越来越近了,长城真的就象一条巨龙在腾飞。

车终于停在了长城的脚下,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争先恐后地迅速排好队。

从山脚下往山上看去,群山苍翠,巍峨险峻,长城更是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她居然稳稳地骑在山上。

开始攀登了,我拧起全身的劲,一个劲地往上蹿,爸爸则是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我,要我慢点,如果不是人山人海,容易走散,我才不会放慢我的脚步。

不过也好,我可以趁此机会回头看看,真是陡峭险峻,我的脚快踩在爸爸的头上,再往上看,原来别人的脚也几乎落在我的头上;倚墙侧望,原来长城外边就是悬崖峭壁,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就象悬在半空,确实惊险,难怪爸爸再三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很快,我们都已汗流浃背,一些人开始喊累,但每个人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导游让我们在一个烽火台处稍作停留休息,并给我们讲解了修建长城主要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以及修建过程、每个部分的作用等知识情况。

没多长时间,一些人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切地往上冲,我当然不甘落后,一马当先,上边的台阶越来越陡了,爸爸说感觉腿有些不听话了,我便给他鼓劲打气地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爸爸果然来了劲,要和我比赛,看谁先上去。

我哪肯服输,这点困难算什么,况且越往上,风景一定越好看。

我们一路比着,帮着,很是畅快,再也没听见爸爸喊累了。

不知不觉,长城的最高点近在眼前,我拉着爸爸快步飞奔冲刺。

一幅“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纪念碑跃入眼帘,我终于成了一个“好汉”,爸爸一个劲地给我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站在这888米的高处,我好不得意,小小的我也能登上长城之巅。

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如果没有勇敢和毅力一定登不上长城,也不能欣赏到这壮丽的景观,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顶上的人渐渐多起来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没想到,“上山容易下山难”,所有的人都是小心翼翼地扶着墙壁一步一步地低头而下,有的人还战战兢兢,而我总是忍不住地看看山脚下和对面山上的风光,总想把这美丽的景色全部印进脑海,带回上海,细细品味。

下山了,导游给我们讲了一首挺有趣味的打油诗: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冒大汗,下了长城腿发颤,游了长城好好干。

长城真不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因有长城而骄傲,我为登上长城而自豪。

我登上了长城
游八达岭长城
暑假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

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金色的太阳普照着大地,我和妈妈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乘车前往八达岭长城。

汽车行驶大约四个小时,我便置身于峰峦起伏的群山中了。

透过玻璃窗,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叹不已。

八月的燕山,青翠欲滴,长城蜿蜒起伏在山脊之上,时隐时现。

仰望,它像一条伏卧在崇山峻岭上的苍龙,展翅欲飞。

我还未登长城,就被它的宏伟的雄姿吸引了。

下了汽车,同去的阿姨和妈妈都让我坐缆车,十三十四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她)们也坐了缆车,但是我坚决不坐缆车。

心想:要是坐缆车的话,我就感受不到登长城的乐趣,也锻炼不了我的意志。

于是,我和妈妈就朝最陡的南坡爬去了。

城墙上平整宽阔,五六匹马可以并排奔驰。

城墙外侧垛口相连,每隔三五百米便有一座凸起的城楼,远望像耸立于山巅上的一支支利剑,直射云天。

站在城楼上,观望八达岭群山,只见山峦重迭,巍峨险峻。

在这万山从中,只有这一道关隘可通塞外。

我几乎是跑着上去的,把妈妈远远甩在了后面,热的我满头大汗,那我也不觉的热,更不觉的累。

我终于登上了长城的最高点。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居高临下,极目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只见群山苍翠,葱茏蓊郁,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上,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加显得气势磅礴。

现在我看它,不再是展翅高飞了,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我站在长城上,仿佛看到了昔日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又仿佛看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

到这里参观游览的还有外国来宾,他( 她)们看到雄伟的长城,也都伸出了大拇指。

当我登上万里长城时500字(三)
长城,一般指现存中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在西方也常被称为中国长城。

长城平均高6~7米、宽4~5米,是建于中国古代的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中国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秦、汉、明三代的规模最大。

唐朝时,由于北方的突厥已经被击败不再成为威胁,未修长城;宋朝时,失去燕云十六州使得修筑长城变得没有意义;元朝统治者是蒙古人,仅对一些关口做了修缮,仅仅起到盘查路人和商路驿站的作用;与元朝类似,清朝也未修长城。

现代修长城,除了是对古迹的保护外,也部分程度上是处于旅游经济的需要,但在军事上已经失去意义。

中国修建长城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明言北方长城的作用在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

在战国时代,有20多个诸侯国修筑过长城。

当时筑城有“互防”和“拒胡”两类。

前者如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秦国等,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的边境修筑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后者如秦、赵、燕三国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侵袭,在与之毗邻的北方修筑的“限戎马之足”的长城。

秦长城。

秦昭王时,秦国修筑了北部长城。

秦国北部长城西起临洮郡,经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边境,东至黄河。

赵长城。

赵国先后筑有两道长城,分为赵北长城和赵南长城。

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为基础,筑长城,以防齐、魏。

因所筑长城,位于南部,史称为“赵南长城”。

《史记·赵世家》中记载:“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

筑长城”。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于内蒙古云中、雁门、代郡一带筑长城,以防匈奴。

因位于赵境的北部,史称“赵北长城”。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⑩,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11),至高阙为塞(12)。

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赵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临河),沿阴山山脉,东至代郡(今河北省张北南)。

齐长城。

齐长城建于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山东境内,东西走向,西起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500余公里。

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长城。

燕国北部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

楚长城。

《汉书·地理志》记载:“叶,楚叶公邑。

有长城,号曰方城。

”。

但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

魏长城。

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卫国都大梁,魏先后修筑了魏河西长城(史称“滨洛长城”)和魏河南长城(史称“卷之长城”)。

中山国长城。

古中山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国筑长城”。

秦代长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暴师于外十余年。

”(《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异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秦秀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秀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侵扰。

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明长城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修建了全长6000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

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

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

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

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

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
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五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五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

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

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旅游观光的胜地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

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前进。

旅游观光不仅是游山玩水,而且还兼有强健身体、增加知识、联系友谊以及进行经贸等活动的综合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旅游事业更是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是有中国特色旅游的强大支柱。

万里长城以其婉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壮丽。

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在旅游开放中,万里长城具有独特的优势。

今天国内外游人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诗句来表达一定要亲自登上长城一览中华悠久文明、壮丽河山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英国前首相希思在参观长城时说:“中国的过去与将来都同样具有魅力。

……抵达长城时,我觉得比以往从照片上、刺绣上和绘画上见到的长
城,更为壮观了”。

这正表明了旅游者要亲自登上长城参观游览的心意。

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

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好多年前,中国的长城便已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它始建於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建成万里长城。

后经历代王朝陆续修筑,汉、明两代修筑的规模更大得惊人,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渤海之山海关伸展到甘肃省之嘉峪关,长城平均高度为米,平均底部阔米,而顶部为米。

它每隔100米便设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了望之用。

当我登上万里长城时500字(四)
万里长城
悠久的修建历史,巨大的建筑规模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

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

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

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
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
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

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

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

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
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

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

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
见。

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

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

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

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

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
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

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

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

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

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

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

隋史中
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

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

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

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

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

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
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

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

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

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
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

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

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

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故宫的资料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

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

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之瑰宝
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

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