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自我管理》视频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管理》视频学习笔记
第一集:找准位置
“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人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才能进一步认识他人、认识世界。

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被别人误解,那么真的是别人误解了你吗?还是你自身的展示不到位?抑或是自身对自我认知的假设和意识跟现实冲突、不吻合,而并非别人要真的跟你过不去。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评价要客观,自己对自己和环境他人对自己的认知要能够一致。

第二集:乐在工作
首先我们要能够“悦纳自己”。

自我欣赏是最起码的做人的基础和心理暗示。

成功的规律告诉我们,不悦纳自己就无法成功,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要对她微笑,她才会对我们也报之微笑。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要自己接纳自己。

以“成功”为例,成功其实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不同贡献大小所组成的,不能把能力强跟成功划等号,给自己带来无谓的烦恼和困惑。

我们悦纳自己,同时还需要欣赏别人。

欣赏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借助别人的力量,这也是成功的捷径。

学会包容,少抱怨。

心态要积极,不要嫉妒,很难说谁比谁更幸福。

第三集:更新观念
成功学大师希尔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即自我意识。

如果你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本身就出问题了,那么你的行为导向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偏差。

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行为导向。

人生有两个习惯,即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思维习惯是内在的,它往往是一种欲望、需求、动机,对事物的一种判断、理解。

行为就是由于我们的一种动机产生的一种方式、表现。

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建立良好自我意识的基础,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特征。

当大家趋之若鹜的都在竞争某一个东西的时候,思维意识的不同可能让我们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市场和机会。

每项科学研究的发明创造,都是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然后成功的。

第四集:修正自我
所谓自我反省,在人生中是非常可贵的一项素质。

现代人的缺失就是思考。

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有思考的空间,留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心里空间,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保留原本真实的自我。

作为一个领导人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他是最后一个得到坏消息的。

在你身边,你的部下从来就没有提到过什么相反的意见或者说新的建议,那么这个部下就是多余的,因为他站的角度跟你不一样。

作为一个领导人,我们评价他最终能否成功,非常重要的就是他能不能够听进去相反的意见。

失败是成功之母,反思是成功之父。

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难。

人有多大的胸怀,他就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

我们做人,有时候要去感谢我们的竞争对手。

因为竞争对手研究你的缺点,投入的精力更多,他们在这方面看的问题,对你不曾在意的一些缺点,他看的更深刻。

我们要换位思考的话,你可能心里就更多的释然。

过度理由效应,比如说一件事情没做好,现在压力特别大、时间特别紧,有时候他在哪件事情上不擅长、没做好,他就会说,“这件事情主要是因为我跟他性格合不来”。

我们跟领导的关系搞得很紧张,首先想到的就是领导听不进去意见,领导偏爱哪些员工,对我有成见等。

这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怎么解决,而是消极的心态,怎么去给自己找到一个防卫、找到一个解脱和理由。

这样的一种消极心态,一种思维假设,给我们带来的行为导向就有问题。

事实的好坏,就看我们怎么去想,怎么去面对它。

伤害人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它的看法。

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误。

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去意见,通常说明他已经不再思考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反思是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会反思,就不会真正去学习,知道不等于你在这方面就能够做到。

第五集:激发潜力
什么是心理暗示?通过语言或者通过一个其它方式对我们的感知、情感、意志和行动,产生影响的这么一
个心理活动。

心理暗示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们讲心理暗示,一定要通过你对语言的一种描绘,能带给别人一种可清晰想象的一种情景。

我们讲心理暗示,他发挥的作用就是把大家从紧张的、教条的、认死理的思维,带到相对比较轻松、积极的一种思维中来。

心理暗示是通过一种形象的语言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孩子参加考试,家长不应该说“不要紧张”这种理性的、抽象的语言,可以说“你就正常发挥就行”这种形象的语言。

例子:“比赛时如果我总是注意在自己的目的上,我不要发抖、我不要紧张、我要放开、我一定不会出错”,你反而更容易出错。

这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上有时候叫做“目的颤抖”,越不想让它发生的事情,它发生的概率越高,反而让你的注意力越集中在这方面。

与人相处,与客户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首先就是通过自我暗示先跟自己沟通好。

你不能因为首先对方有情绪、有成见、有看法,你就企图去说服他。

你既然认为他有情绪,你这种企图说服这种假设,本身你的自我暗示就不成功,你就没有跟他形成在情绪这方面你应该扮演的角色,反而有时候很容易两个人都情绪化。

间接暗示,就是不是我直接去说服你,但是我会通过一种情景、环境对你产生影响。

一个习惯抑郁不乐的人是在潜意识中借用“不快乐”的表现方式,期待获得“被注意”、“被关爱”,这是一种心理“退化”现象,是一种不成熟的自我表现。

每个人潜意识的心灵镜框中都放置着一副“自我形象”,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你的行为、外表、语言,都在复制心中的自我形象。

快乐的人总是表现的快乐,不快乐的人总是表现的不快乐。

心理暗示也可以传递给别人。

比如你对自己有信心,别人也真的会对你有信心;你对自己没信心,别人对你也没信心。

在心理暗示的时候,面对自己可能有些胆怯不愿意做的事情,你就假装一下,假装假装慢慢可能就给你自己传达了“原来不过如此,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可怕”。

第六集:掌控局面
一个经常难以自我控制的人,在心理学上讲会给他带来“习得性无助”,就是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还会给自己这样的一个心理暗示“我就是这样的人”。

每个人都可能因小事使自己或周围的人不愉快,为多大的事情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

生气是永远都亏本的生意,它总是给我们带来一种情绪化、不理性。

所谓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一件事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伤害,而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有时候我们会情绪失控,或怒气冲天、或闭口缄默、或作出一些异常“勇敢”的举动和不可理喻的行为,事后反思,我们常常觉得很难解释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做。

宽恕和谅解是治愈伤痛的良方,学会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伤害你的人,他不值得你如此重视。

墨菲现象:有时候我们刻意追求或刻意希望避免一件事情,结果是由于我们在这方面的意图非常明显,它反而朝反方向发生的概率更高。

简单说,就是如果这件事情有可能发生,我们又不断的暗示希望它不发生,反而它发生的概率还特别高。

不管对方做错了什么,可能伤害我们的,恰恰是我们选择的回应方式,伤害了我们自己。

如何把我们的知觉和意识,跟情绪很好地分割开来,这对我们人生来说是一个需要持续经营的课题。

就是说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可能情绪不好,我们也能感觉到我现在可能会有一些情绪的发泄,这样的一种倾向。

但是我们能够把握我们的情绪,能够把我们可能这种认知,很好地区分开来。

这就是理性与感性可能在这方面的一种碰撞,也是一个积极的自我调整。

心情不好的时候,人的智商和判断力会下降。

一个人思维要正确,比如遇到困境时,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抱怨,而是想自己对它能有多大的控制。

诱因和责任归属。

对这个问题的诱因、原因,能进行一下分析,并且能够有个正确的归因,不要总是抱怨客观,而也能主动反思一下,主观上有没有什么原因。

第七集:勇于改变
我们都有一种思维倾向,特别希望环境变、别人变,唯独不希望自己改变。

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我们要自我去更新、自我去挑战、自我去发展。

在工作上,大家习惯谈论别人的问题,总是希望别人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却没想到自己该怎么去扮演角色。

自我改变,首先要从我们自身上认知。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变,面对制度、面对流程,总是品头论足、总是强调他的一些主观原因,一旦触及到他的权力、利益的时候又总是谈保护等等,那么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绝对不是什么制度、流程能够解决的。

如果一个人改变对人和事的看法,人和事就对它发生改变。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有明显的改变,他会惊讶地发现生活中的情况也有明显的变化。

一个人若自我方面没有说服自己,任何外在的强加给他的都不会起到好的作用。

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要比学习一个新的习惯要困难的多。

重要的不是要学会管理别人,而是要先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自己要比管理别人难。

要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改变看待外界的观点。

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我们与对方去沟通,能够用一种心去让他真正意识到他应该怎么去做的时候,这才是我们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

如果你认为问题都是由外界造成的,那么这样的思维就是问题的所在。

一个人不能太固执,也要从自身找原因。

人习惯性自我保护,不习惯现状发生很大改变,所以我们还要对自己有暗示,如果今天不改变,明天的风险更大。

思想不改,行为难以发生变化。

对我们伤害最深的,并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我们有什么过错,而是我们不能够正视和面对我们的错误。

与其说我们总是希望环境变、别人变,不如我们主动去自我调整、自我改变。

第八集:学会自律
自我约束是从另外一种角度去谈我们人生的一个修炼。

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总在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而
首先应该做我们应该做的。

人都是有惰性的,成功的人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自律能力更强,可以控制行为,懂的约束自己。

人既要受人约束,更要自我约束。

当我们真正用心去工作,而这个利益跟我无关的时候,这个时候谈什么责任、主动性,这几方面一定要结合起来,管理者在这方面要很好地去思考。

一个好猎手,首先要学会等待,学会约束自己,不要总是去刻意表现自己。

一个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看我们怎么去看待,“一切都是为最好而准备的”,因为我们无法改变。

当你的这种喜欢跟环境、跟你想追求的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你应该做的,这对我们是一种修炼。

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就是主动去适应环境,不成功的人总在抱怨环境。

它实际上不仅是对环境的抱怨,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不满。

接受现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当我们不再为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而在那抗争、烦恼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走向了我们人生快乐之道。

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控制、是一种毅力,不是软弱,更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一旦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一种现实时,我们怎么去接受,怎么很好地去达到我们期望的一种状态。

第九集:走出低潮
给我们造成麻烦的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知的东西原本不是这样的。

意思是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根本不会给我们造成麻烦;往往是那些我们自以为很正确的事情,其实它并不是那么回事,于是麻烦就来了。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假设想当然办事,要多想一个为什么,也许问题的答案就在你没想到的地方。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

中年时期的心理危机是人人都会遇到的现象,现代社会尤其难免。

人到中年最明显的特征就表现在生理上的变化,尤其是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精力、体能都会不如以前,也容易感到疲劳。

同时有很多的男性朋友
不可避免地开始发福了,或者出现谢顶的现象,过去很少出现的健康方面的小毛病也频频地光顾。

这些变化使得中年人不得不用较多的努力来关注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人到中年是个人自我评价的一个新的重要阶段,许多中年人内心深处常常问自己,我仍然有机会吗?我还可以吗?
心理学家说,人在中年以前的生活取向是,为适应外部世界,为生计而奔波,不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否真的如意。

中年之后,人的生活取向为适应和顺从内心世界,寻找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将他的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许多人在中年时候,会常常面对自我发展的困惑、亲子关系的改变、双亲衰老、夫妻关系的调整等等。

比如回顾过去常常会对自己发问:我有没有浪费时间?有没有遗憾?有没有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情?思考未来常常会想到我还有哪些需要赶紧做的?还有没有能力重新开始一番事业?同时看看现在事业发展原地踏步,青年后生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自己,心里真不是滋味,自我价值开始动摇了起来。

再加上如果生活当中稍有不如意之处,就更会加重自我怀疑和失落感,陷入迷盲之中。

而实际上许多心理与情绪疾病只是失落感、空虚感在作祟。

从禅学的角度来讲,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跟我们商量,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提前告知,失利、疼痛、疾病等许多不好的东西,不是我们选择放弃就可以放弃的,所以在我们使用自己人生的几十年里,我们要尽可能好地去度过。

我们虽然决定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人生的宽度。

第十集:激情工作
许多人对于明显可笑荒谬的事,却因为自己某些情感或其他的困扰而确定无疑的坚信这些荒谬的存在。

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有人做错了什么事情而变得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有人做错了事,我们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自己也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比如在餐厅里面,有时候我们一拍桌子,跟服务生就叫唤,这个菜不要了,我们现在吃完了,这个服务生可能就会说“别急,我们现在正在做了,马上就上”,还真的就很快上上来了。

你要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等,他就不给你上菜。

原来这大声喧哗,还是有好处的,何乐而不为呢?也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会抨击它的不好,但是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利益。

我们常游离于半信半疑、忽左忽右、模棱两可的状态。

抱着侥幸心态的人,会扼杀事实,反而让主动、积极去面对变革的一些人心里感觉到极度的不平衡。

表面上的和气并不太表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团队。

企业需要产品和品牌推广,但有时候品牌建设只注重了外部包装和形象的推广,而忽视了内功的修养,即基础工作方面的一些经营。

一个人身体麻木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的麻木。

管理无小事,胜在细节。

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如果没有激情,就会一天天消沉,直至灭亡。

第十一集:超越自我
习惯是发展的绊脚石。

有时候,经验确实会对人生的道路选择起不少作用,但往往在变化的时代,它注定也会成为人们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关键是遇到问题后思维的路经图是怎样的,若是一味地躺在“功劳薄”上和“经验经”上,势必会忽略环境的变化,只有充分借鉴经验教训的同时,又向作战团队发问的企业或个体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

但改变习惯,各种不舒服会让我们难以忍受,一旦有各种诱惑出现就容易动摇、放弃。

我们常常设定目标,开始坚持,过程中禁不住诱惑,结果就放弃,然后重新开始。

敢于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新的东西。

在工作过程中,因为长期从事某一个工作,你可能变成了专家,而当周围的环境变化时,你可能就无法适应了。

如你的上司换了,你周围换了新同事,你换了公司等等,面对这些全新的变化了环境,我们应该如何适时调整工作习惯,主动去适应,而不是抱住“经验的大腿”不放,以前怎么怎么样都成了历史,只有往前行,才能获得更加灿烂的未来!
人们受到价值观的影响,由先前的对事物的一些判断、认知,影响了我们今天的一些心理活动和对事物的认知。

思维上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常常趋向于根据相似的旧的信息来解释新的信息,根据往昔的经验构筑今日的世界。

改变一个就习惯,首先要培养一个新习惯。

我们很容易从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得到一种不客观、不系统、不全面的结论。

比起明白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更应该明白不去做什么。

人生首先学会做减法,我们就能以更多的胸怀来接受我们希望接纳和对我们有利的。

第十二集:天天进步
人生最值得投资和经营的就是磨练和提升自己,我们需要不断的自我的学习和充电。

工资奖金是给员工今天的饭吃,培训学习是给员工明天的饭吃。

拥有暂时的稳定和财富并不代表未来的安稳,只有拥有不断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真正可靠、放心。

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

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不断超越的时代,作为成年人,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全面增强能力,才能在这个时代保住立足之地,也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开创人生的新天地和事业的新局面。

增强学习能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具备的习惯和能力,是衡量一个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品质和素养。

学习型组织是指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不断向外界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并且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到的一些转化为行动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提升竞争力。

第十三集:练好内功
人生就是一个要不断自我经营的过程,也就是要不断地去充电、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突破、自我重新地认知与定位。

每一个不同层次对自己的认知、定位,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领导,用列宁的思想来解释:领导不
是靠权力,而是靠一种威信、毅力、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以及他全方位所体现的一种卓越的才干。

领导更多的是一种亲和力、影响力、个人的魅力,别人针对您一种心里的踏实。

所谓士为知己者而死,领导能够带动团队,就是每一个下属都愿意为他信赖的、他信服的、他愿意追随的,这样的领导人而付出、而奉献、而努力、而敬业。

作为一个领导人,他不能很好地去设计一种适宜发展的组织架构,一种未来的目标、价值观,而总在那儿去管理、去执行,您觉得这似乎就是,从企业的发展来讲,做生意和做企业是两个概念吧。

做生意那就要天天要算、要打交道,要自己都要冲锋陷阵,自己是个大业务员,自己又是经理、又是业务员,在这方面。

但是做企业我们就要如何营造一个团队,靠一批职业经理人来打造我们的事业,来完成我们希望追求的目标。

领导需要经常思考,这个组织的设计如何能够更合理,设计如何能够跟时代的发展是那样的同步和协调。

作为领导,评价您能否真正的成功,不是您自己多么能干,而是你身边有没有一批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比如说你身边的这些副手、副总、这些总监,这些骨干们,他们是不是比较称职、比较优秀、比较稳定、比较敬业。

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他就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

也就是说我们评价一个领导人能否真正的在事业上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他能不能听进去相反的意见,能不能听进去批评的意见。

领导必须从五个方面来建立自己的素质:第一,战略决策能力;第二,组建团队的能力;第三,沟通的能力;第四,学习的能力;第五,就是教练式管理:营造、激励并不是完全高高在上。

如何掌控过程、保障结果,在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是职业经理人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和能力。

批评不过夜,他做得不对,你也要让他很快地感受到您在这方面的认知,包括他自己在这方面是否认同。

你别事后了,你再来翻老帐,你再来说他,他心情也不好,甚至有时候可能不认同有抵触。

所以作为我们经理人应该是对部下的成长发展要负责任。

从现代人力资源来讲,我们的经理人对你直接的下属要负70%的成长责任,人力资源部负30%。

也就是我们职业经理人要对部下的绩效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他的工作负责。

不是单纯地完成所谓工作的目标,而是包括部下的学习、成长,包括对部下的一些培育、指导,包括一些在学习中遇到的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