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
1.认识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经过多媒体为学生供给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旧址遗物使学生更为直观的认识中国初期
原始农业的演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要点、难点】
要点: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难点:知道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及盛行的标记。
一、导入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发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发问: 1、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2、那同学们可以想象出原始社会的人类是如何生活的吗?我们今日就一同穿越到原始社会,体验他们的农耕生活吧。
二、【预习案】
1、阅读课本第 6 至 7 页“半坡居民的生活”达成下边填空题:
(1)半坡居民距
今时间:
生活地点:
流域
村;房子
特点:
使用石
器:
(新石器
时代)(2)栽种作物:(3)生活器具主
假如:
最具特点的
是:。
2、阅读课本第 8 至
9页“河姆渡人的
生活”达成下边填
空题及问题
(1)河姆渡人距今时间:生活地点:
流域村。
(2)河姆渡人房子有何特点?有如何的意义?
在河姆渡旧址还发现了什么水井?有何意义?(3)河姆渡人的栽种作物:。
主要农具:。
(4)河姆渡人已掌握雕琢技术,出土了中国最早
的。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盛行和发展的重要标记有哪些?
(2)原始农业盛行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三、【研究案】
1、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学生疏组议论、展现小学学习成就。
补充标注
教师概括总结:
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栽种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栽种水稻——居住干栏式房子——使用磨制石器。
2、回首第一课知识,划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最大不一样点?
先由学生疏组议论,教师概括总结: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
3、总结概括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典型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及主要农作物
先由学生疏组议论,教师概括总结。
四、【检测案】(一)、选择题1.可以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B②C①②
D③④
2.以下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感人民栽种的()原始农业的盛行和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发展为古代文明的C.甘薯、玉米D.水稻、粟发展确立了坚固的3.以下哪一考古旧址可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基础。
同时我们理的国家之一 ()解到黄河流域是中A. 元谋人旧址 B.半坡原始居民旧址华文明的发源地。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六、作业部署 :(二)资料剖析题1、课本第十页课下边是我国有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观光某一古代后活动。
人类旧址时写下的诗句:2、达成配套练习习“彩陶精巧,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题。
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
反省
旧址中,独不见文书。
”
请回答:
(1)依据资猜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想出这是对哪一原
始居民生活的描述?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
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述的原始居民耕作的是什
么农作物?
五、讲堂小结
经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