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明确提出“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近几年来,关于“语言连贯”的考题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句序排列型。

其考查的形式是,给定一组句子,要求将它们排列成语意连贯,语气顺畅的语段。

二是句子衔接型。

其考查的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在它的开关或者中间,或者结尾空缺一句,然后提供四个选项,从中选择一项填入空白处。

(一)“简明”应遵循的准则是:
1.在一段文字内,不能有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两个成分,交际双方共同具有的背景知识应该简化或简略。

2.能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不要再重复。

如“中国象形文字总会使你产生无穷诗情画意的遐想,中国象形文字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造。

”此句中后一个“中国象形文字”可用“它”来代替。

3.词语能省的应省。

如“这是我新买的红色的毛纺织的衣服。

”这句可简化为“这是我新买的红毛衣。


4.所提供的语境应足以确认多义词的词义。

这是防止简而不明的措施。

(二)“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句与句之间的语言衔接(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语义衔接(指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

要保持语言的连贯,得讲究三个条件:
(1)要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中心。

“话题”,即谈话、语言表述的中心内容;“统一”是要求话题一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歧的话题,要首尾如一,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

如:
“这幅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作风不深入、做事不坚持到底的现象。

例如我们不少学生学习不深入,到处找复习资料,东看一点,西看一点,就是不抓课本。

有的干部也是这样,整天坐办公室,办事虎头蛇尾,使工厂亏损,与漫画中的挖井一样,毫无实效。

”这个语段话题不断
转换,一会儿学生,一会儿干部,从而造成语言不连贯。

(2)要注意合理的句序。

句子(含分句)的排列顺序合理,必须“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

句子排列有序,语言表达才能连贯,思路才显得清晰。

句间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和逻辑顺序。

前两种较为熟悉,现专讲后两种:①心理顺序,是以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为组合语句的线索。

如:
“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镁、磷、铁、硫等矿物营养成分。

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将近40%,比其他粮食都高。

”这段话先讲大豆的各种成分,再讲其中的某种成分含量特别高。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

(三)“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

语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语言“得体”的变化。

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是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

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目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场合、手段等。

要使语言“得体”,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称呼的得体
(1)敬称和谦称:称对方亲属时,常加“令”字表敬重,如令尊、令堂、令爱、令郎等。

相反,称自己的长辈或比自己年龄大的平辈,称呼前常加“家”字,表谦称,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亲属,称呼前常加“舍”字,表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过去对敬称与谦称的用法,有个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2)掌握一些习惯用语。

如称岳父为泰山,夫妻为伉俪,女婿为东床等。

2.注意特定文体的得体
特定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

如议论文讲究语言准确严密;记叙文讲究语言的流畅生动;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严谨;应用文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新闻稿讲究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稿、演讲稿要求明白易懂、口语化,避免同音字混淆;广告词通俗凝炼、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述清楚,杜绝歧义;贺辞热情典雅,寿礼庄重,讣告严肃沉郁;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此外,一篇文章中还要保持语言得体的统一性。

3.注意场合的得体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因此不同的场合决定不同的用语,如在医院里看望病人,不宜提“死”字;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不宜直截了当;欢乐的场面,语言宜热情奔放;悲伤的场面,语言宜严肃低沉;在有许多不同人的场合,不能随便,一定要兼顾各种人,否则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

4.注意特定目的、对象的得体
同一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或者为了达到
不同的目的就得选择恰当的语言,否则就达不到目的,甚至会背道而驰。

所谓“对象”,一是指讲话者,二是指听话者。

由于他们的地位、身份、学识、性格、修养的不同,决定着讲话者应讲怎样的话,掌握语言的分寸感。

说话要看对象,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千万不能混淆。

【规律总结】
1、简明的三种方法:
去次留主法: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次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辨识歧义法:可从以下角度辨识: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

删除繁冗法: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2、连贯的八项注意:
a.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

如果换了话题,整个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b.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c.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d.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e.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

不然就显得不协调。

f.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

g.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这样就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就显得连贯了。

h.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3、得体的四个方面:
①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②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③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

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

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④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

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

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