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
摘要:根据多年的实际测绘工作,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信息和地形图,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信息的几大特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
空间信息和地形图表示的信息。
并对将地理信息和地图制作结合到一起的技术研
究体系进行了讨论,旨在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技术更好的融合。
关键词:GIS;空间数据;地图制图;融合
引言:空间数据可以对地理环境进行抽象描述,而这个抽象描述的过程也是
地图绘制的一个程序,在制作空间数据的时候,并不会脱离人类几千年来对地理
环境进行认知和抽象的结果,所以,在地图制图的时候,几乎每一个空间数据的
资料都是以地图的数字化为基础。
当使用其它方式更新空间资料时,这个融合也
是即时的,比如航片、遥感影像,就会受到航片和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影响,这就
是所谓的“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
一、空间数据中的制图约束问题
空间数据的地图限制是对 Kate Beard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映射限制。
Kate Beard将地图归纳约束分为四大类:图形约束、结构约束、应用约束和流程约束。
图像约束是一种与地图符号有关的度量关系,它反映了距离、长度和面积等。
而
结构约束则需要在空间和语义上保留目标的关系,以体现目标的本质特征,而限
制则是与目标相关的。
流程限制控制了映射的执行次序和它们之间的交互。
可见,空间资料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前三方面,而空间资料和它们的表现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它更多地表现为图形约束和结构约束。
空间数据具有地图约束特性,是
实现地图等规模的依据,它体现了地图符号、地理属性、拓扑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
二、空间数据和地图表示的矛盾
在地图到空间数据表达的过程中,由于对空间数据的需求,导致了在获取数据时不能完整地获取地图的所有信息,从而产生了在地图信息传输中发生的首次转换冲突,从而导致了地图信息的丢失。
而将空间资料转化为映射,则是地图信息的二次转化,即一次变换的反操作。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冲突,所以无法将地图上的信息还原成原本的样子,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前数字制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消除二次变换的冲突,即在一次变换中弥补丢失的地图信息。
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所以有人建议"要根据空间数据来表达,而不必严格遵守印刷的要求。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地图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它应当越来越完善。
导致地图和空间资料不能充分匹配的主要原因是:
1)普遍性的冲突,最详尽的资料标准与图形规格不能充分相符;
2)资料标准中各元素的说明不符合图形标准中的符号规格;
3)地图上的元素不符合数据规范中的代码。
三、空间数据在地图上的应用
空间数据的映射实质上就是将地图的直接信息还原成两个阶段:1)根据空间数据的地理代码和地图符号的对应关系,实现地图的符号;2)由于空间资料和地图表示存在着冲突,导致了地图的空间数据表示过程是一种丢失的地图信息,所以在进行空间数据的映射时,需要对其进行补充,从而获得与地图规格一致的地图。
(一)根据相应的方式进行空间数据的转化
在空间资料地图的表示中,空间资料和地图符号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具体体现为根据元素编码进行地图符号化和其他处理。
所谓的“额外加工”是指除了地图标记之外,将与目标无关的其它信息进行符号化。
比如,标记法中的标记所显示的位置和形式,都与该标点相关。
根据规则,将空间数据转化为地图表示的过程如下:
1、地图表达的重点在于将点、线元素进行象征化,而普通的空间数据则是由拓扑关系推导出面形元素,所以地图表达的首要步骤是将拓扑模型转化为基础模型;
2、利用空间数据中的地图元素与地图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软件实现了该过程的自动化。
(二)补充地图资料
以下几个特殊的问题就是在地图上实现空间数据的表示,在地图的编辑和发布过程中可以解决。
1)属性注释的构造,例如:分式注记,等高线注记;
2)无地图注释的地点信息(国家测绘总局数据)的配置;
3)河床渐变问题,其空间资料无法反映河道曲线的变化;
4)不以地图整修内容为空间数据的一部分的地图修整;
5)对同一颜色元素进行压制加工的问题;
6)关于不同元件的封口优先问题。
四、地图制图与空间资料的生产相结合
空间数据的产生主要是为了为 GIS提供基本的地理数据,以及构建基本的GIS数据库。
因此,利用属性代码和位置数据的方式来进行空间数据的组织,体现了 GIS的需求。
GIS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但是由于它的方便,所以它经常被用于空间数据的制造,比如 ARCINFO。
这是由空间数据按照地理属性编码来组织数据的特点所决定的,而不是以地图为主要目标的地图制作,所以不需要把它与地图制作相结合。
但是在制图者看来,如果把地图和空间资料的生产结合在一起,把它们整合到一个软件系统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涉及到国家乃至区域的制图和空间数据的制作,都是一个庞大的项目,投资非常大。
而我国现在都要生产(各有不同的用途),但总体上的经济投入仍十分有限,在此
条件下,可以确保二者的内容保持一致。
采用更为便利、综合的生产工艺,具有
较强的实用价值。
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生产具有相似和区别,相似是生产融合的
根本,差别是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原因,找到并解决冲突才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
从生产流程上可以看到,在制图时,获取的是从地图上获取的图像资料,从而完
成了地图的发布。
而在空间数据的生成中,主要是从地图上获取空间信息。
利用
地图的符号化技术,将空间资料转化为图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图的相关
资料进行补充(地图发布),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空间资料与一
张纸地图。
五、集成生产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
数字化绘图系统在集成生产技术的支撑下,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1)在不依赖于地图数据库的前提下,通过对具有完整属性的空间数据进行编辑,实现了地图数据库的建库。
2)利用其它方法获得的空间资料,有时会出现一些隐藏的问题,例如属性误差、指针错位等,而这些问题只能由空间资料可视化(例如,地图符号化)来检测,并在该平台上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正确的空间资料。
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地理特征对地图进行编辑。
与以图形为基础的编
图相比,可以极大地提高编图的工作效率,并最终实现了印刷制图。
4)通过保存新的地图内容和更新信息,更新空间数据,完成地图数据库的更新,为空间数据的更新提供了一种方式和方法。
结语
从地图到空间数据的表示,会导致地图信息的丢失,而在空间数据向地图表
示(不包含综合)的过程中,必须对地图信息进行辅助,以使其能够完全地表示
出来。
要全面地描述一个物体或现象的状态,通常要求既要有位置信息,又要有
属性数据,要想对其进行描述,就必须要把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实体或现象的状态
记录下来。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属性、属性属性和时间属性三
大特征。
从三个方面来看,空间数据的三个特性反映了所呈现的空间实体,而对
于空间数据来说,它并非不受约束地反映了空间实体,在描述空间对象方面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空间数据的第四大特点,即具有约束性的地图特性。
参考文献
[1]陈慧芬.浅谈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J].测绘技术装
备,2015,17(01):75-78.
[2]万自霞,沈佳洁.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J].地理空间信
息,2010,8(03):138-140.
[3]佘延超,许斌锋,姚焕炯,徐爱霞.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