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语言文字应用 第三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新人教版-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对应学生用书p431.(2019·全国卷Ⅰ)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某某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_____了生机。
(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____的工具。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解析]结合语境可知,括号后的“这”指的是古琴“音量小”,故前一句即括号内的语句的主语也应是“音量小”,据此排除A、B两项。
对比C、D两项,D项中的“很多人认为……”与括号后的“我认为……”句式更统一,故排除C项;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
[答案]D
2.(2019·全国卷Ⅲ)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____。
这X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
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_______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
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在公众和网友为此____________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____________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
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A.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D.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
A、B两项前半部分的叙述主体是“人们”,还未说完,后半部分的主语又成了“月球的正面”和“正面的半球”,故排除;再根据下文“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可知,C项与后文衔接最紧密。
[答案]C
3.(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分析示例特点。
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②巧分材料词句。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③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对应学生用书p43近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频率很高。
选用句式题方面,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沿用2018年的题型,即在大语境中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话。
内容一致、话题一致、句式一致等仍是考查的重点。
此外,考生在备考时也要注意表述合理、前后呼应、情感色彩一致等考查方向。
仿用句式题一般为主观题,形式多样,有话题式仿写、补写式仿写、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分类式仿写等等。
新题型的不断出现体现了高考命题形式“越来越活,常考常新”的大趋势,考生在备考时要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训练,以写出符合题目要求并且语句优美的句子。
变换句式题虽然这几年出现频率不高,但是考生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备考变换句式题时,要注重对常式句、变式句以及整散句和句子重组等方面的复习。
对应学生用书p44在语言运用中,同样的意思因强调内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选用句式,就是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句式来表达意思。
此考点一般结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考点一同考查。
最常见的题型为句子复位题,语句复位题指根据语段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紧密的句子。
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做好语句复位题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话题表述一致
话题表述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课堂外,教师应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学生,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你求教,你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解答。
除此之外,教育教学的评价要能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
A.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方面、多形式
B.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使学生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指向,在公平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自我
D.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应该有所不同
[解析]该语段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师在课堂外应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二是教育教学的评价。
从括号前面的“促进”“有效手段和途径”可以看出,括号内需填的内容应该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作用。
然后分析选项,A项说的是如何对学生评价,B项说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项说的是不同教育教学领域的教育教学评价也应该不同,三者都不涉及教育教学评价的作用。
C项,“使学生……”说的是教育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作用,说法与前文一致,且“使”与前文衔接紧密。
[答案]C
句式结构一致
句式结构一致,是指要明确所选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尽量使所选句子与上下文的
句式结构保持一致。
这就要注意选项的内容在用词特点(字数、叠字等)、短语结构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单句类型(“把”字句/“被”字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复句类型(并列关系复句、因果关系复句、条件关系复句、递进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等)上要与上下文的句式保持一致。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中,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
我不在生活以外另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另求生活目的。
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
如果你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_______________,然后回到十字街口,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的,谁是颓废的?再请你在冬天下雪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回头看看遇见苦难便愁眉苦脸的那“万物之灵”,你认为谁更能耐苦持恒呢?
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飞舞
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
C.静观草长蝶飞,细听莺鸣水潺
D.观蝴蝶高飞,闻鸟儿低唱
[解析]需要填入横线处的句子如果是单句,考生要注意所选用的句子与前后文所使用的句子在句式上的相似性,如使用的词语的特征、表述的对象是否相似等。
文段描述了“我”从自然中总结出的经验,主要写了两个季节,第一个是春季,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自然比人类更活泼;第二个是冬季,突出了自然比人类更能耐苦持恒等。
其中描写冬季下雪时的句子是“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由此判断描写春季的句子也应该是“看看……”的句式,因此B项正确。
[答案]B
事理逻辑合理
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如时间先后、空间方位、深浅大小等方面,而这顺序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做此类选用句
式题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及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性,弄明白句间的事理逻辑关系是关键。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
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
A.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更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B.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又有酸甜苦辣的生活
C.茶里面既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
D.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解析]首先分析选项所给语句的照应,所给的语句都有两个小句,其关联词有“既……又……”和“既……更……”,“又”表并列,可以与“既”搭配,而“更”表递进,与“既”不搭配,故排除A、C两项。
然后分析与前后文的照应。
根据上文“品茶就是品味人生”来看,所补写语句说的应是“人生”,因此,“斑驳色彩”与“酸甜苦辣”均应放在小句后面,表达人生的感悟,同时根据事物的认识规律,“大千世界”应在前,“生活”应在后。
故排除B项。
[答案]D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球背面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这意味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将面临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布不均的巨大风险。
因此,最先接触月面的探测器着陆拉杆必须具备极高的拉伸塑性、适中的抗拉强度和稳定的力学响应行为,( )。
科研团队殚精竭虑,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高效吸能合金,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用拉杆材料的空白。
A.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B.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C.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D.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解析]根据所给选项可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有三个小句,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
关系。
由原文“……将面临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布不均的巨大风险”来看,应先确保着陆腿同时着地,然后再说“吸收巨大的冲击力”,这两个小句是顺承关系。
从选项中的“从而”来看,第三个小句是前两个小句的结果,即在前两个小句所述的情况下,探测器才能安全平稳地着陆。
A、B、D三项均存在逻辑关系不当的情况,故排除。
[答案]C
意境氛围协调
选用句式题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描写景物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和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之分,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闹、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有悲有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5下列选项中,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在阳光下,周围的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
堤岸上的杨柳,已经把鹅毛似的飞絮漫天漫地地洒下来。
A.蓝湛湛的天空像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
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舒爽。
B.成群的灰雀不时像一片乌云似的从田野里腾空而起,又像冰雹似的纷纷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
百灵鸟在割过的草地上空低飞盘旋。
C.潮湿的树林缄默无声,轻绡似的雾里,远远传来羊群的铃声,呜呜咽咽的,好像从它们心灵深处发出来的一样。
D.河面足有一里多宽。
浪涛一个跟着一个,雪崩似的重叠起来,卷起巨大的旋涡,狂怒地冲击着堤岸,发出哇哇的响声。
[解析]语段描写的是暮春景色,由“像洗过一样”“青翠欲滴”“飞絮”等内容可以看出,语句的基调是欢快喜悦的。
B、C两项,由“灰雀”“乌云”“满是尘土”“低飞盘旋”“潮湿”“缄默无声”“呜呜咽咽”等内容可以看出,语句的情感基调是抑郁惆怅的;
D项,由“雪崩似的”“卷起巨大的旋涡”“狂怒地冲击”等内容可以看出,语句的情感基调是激昂高涨的。
A项.由“安静的”“清新舒爽”等内容可知,其基调与题干语段相符。
[答案]A
对应学生用书p45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依照给定(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
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材料组合式仿写(逻辑分类式仿写)材料组合式仿写题给出部分材料,要求仿照示例进行组合式续写。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为:①明确题干要求,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特点。
②审读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分类,并按照示例的编排顺序确定先后顺序;③组合成句,看仿句与示例句式、结构、修辞、情感基调等方面是否一致。
1仿照示例,利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
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挥金戈破巨浪
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步,观察示例,示例是按照中国传统美德“孝顺”的标准选择了“卧冰求
鲤”“叨陪鲤对”两个故事,并且按照“敬养母”“聆父训”的先后顺序排列。
仿写的句子必须要与示例句式一致。
第二步,以第一组材料“诚信、建功、抗争”为标准,分别对第二、三组材料进行准确分类。
第三步,分别按照第二组材料的编排顺序对第三组材料进行排序,确定先后顺序。
如“闻鸡起舞”对应“挥金戈”,“击楫中流”对应“破巨浪”;“尾生抱柱”对应“轻生死”,“立木取信”对应“重然诺”;“破釜沉舟”对应“诛暴秦”,“军民抗倭”对应“御外侮”。
第四步,仿照示例格式写出答案。
所仿写的三个句子无先后之分,只要分类且排序准确即可。
[答案](1)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挥金戈破巨浪,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建功意识。
(2)尾生抱柱,立木取信,轻生死重然诺,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诚信意识。
(3)破釜沉舟,军民抗倭,诛暴秦御外侮,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抗争意识。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
材料: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
看琅琊山色啖岭南荔枝忆铁马秋风务财利兵革赏赤壁风月历某某烽火栖某某草堂怀天下万民梦吹角连营仕宦南北秉持朝政沉浮宦海
充实忙碌执着坚忍多姿多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首先要根据自己对几位名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的了解,进行分类:
然后仿照示例,合理安排顺序,仿写的形式是“你是否羡慕过……的人生?是啊,他……,……,……,活得多么……!”
[答案
]你是否羡慕过王安石的人生?是啊,他秉持朝政,怀天下万民,务财利兵革,活
得多么充实忙碌!
你是否羡慕过苏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仕宦南北,赏赤壁风月,啖岭南荔枝,活得多么多姿多彩!
你是否羡慕过辛弃疾的人生?是啊,他沉浮宦海,历某某烽火,梦吹角连营,活得么执着坚忍!
命题(话题)式仿写
命题(话题)式仿写,即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②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③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④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或画线句)一致。
3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写出对该事物的理解。
(字数可与示例不相同)
示例:彩虹
角度一:哪怕只有一点水汽,也要散发出七色某某。
角度二:尽管能折射光的美丽,却不过是暂时的幻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所要仿写的句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在内容上,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写出对所选事物的理解;在形式上,要与示例中角度一、二的句式“哪怕……,也要……”“尽管……,却……”相同或相近;在角度安排上,角度一要从所选事物自身的优点(优势)去理解,角度二要从所选事物的缺点(劣势)去理解,总之仿写时要抓住所选事物的特征。
[答案](示例一)雪花
角度一:哪怕不能抵挡阳光的热度,也要坚守轻盈和高洁。
角度二:尽管拥有晶莹的外表,却不能经受阳光的炙烤。
(示例二)风筝
角度一:哪怕天空再高远,也要追逐自己的梦想。
角度二:尽管飞得很高,却总是被别人掌握着命运。
4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怎样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随着“佛系”一词的走红,网络上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佛系+”的词语。
请仿照例句中“佛系买家”的句式,另选一类人进行个性化解读。
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例句佛系买家:不咨询,不议价,不差评,也不好评,买东西看中就下单,不好也懒得退。
佛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句体现了“佛系买家”“怎样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特点,这与非“佛系买家”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完全不同。
非“佛系买家”在购物之前会找客服咨询颜色、大小、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跟客服讲价,收到物品后,会根据物品的质量给予好评或差评,物品若不合适会联系卖家退货等。
考生在另选一类人进行仿写时,也可以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思考。
比如,非“佛系职员”,就是在工作上积极进取,被奖励后工作更加认真,被批评后则会总结失误并改正等,而“佛系职员”在工作上的态度则与此相反。
另外,要注意句式和字数的对应。
[答案](示例)佛系大学生:不旷课,不抬杠,不质疑,也不深究,考试分数拼人品,及格挂科皆是缘。
填空式仿写
填空式仿写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有时候是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为:①分析语境,明确语境,确定仿写的主题;②分析例句,明确句式,进行仿写。
5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中国梦”为对象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中国梦,有宠辱不惊、熟视岁月如流的大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以‘中国梦’为对象续写”,就是要求所续写的句子的话题要与画线的句子的话题“中国梦”一致;“续写两句话”“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就是要求所续写的两句话要与画线的句子的句式相同或相近。
[答案](示例)中国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品格中国梦,有策马扬鞭、登高望远的宏大气魄
6参照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
清风,从水上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①____________;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②__________,我们又该留下点什么?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和寻梦的足迹;③____________;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灿烂的星光!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要在理解语段意义的基础上,找到仿写的基准句。
①处前后两个句子句式相同,构成排比句,可以判断基准句为“清风,从水上掠过,留下粼粼波纹”“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句式结构为“从……中(上、下等)……过,留下+AABC 式短语”。
补写的句子要围绕“阳光”来写,同时还要注意基准句中“清风—水—波纹”“岁月—树林—年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处前面的“那么”表示顺着上文作出的判断,所以②处填写的句子应从上文找基准句。
②处后面的“留下”对应语段前三句中的第3小句,“朋友”对应“清风”“阳光”“岁月”,②处对应“从水上掠过”“从……中(上、下
等)……过”“从树林中走过”。
语段末尾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对比可以确定③处的句式结构是“我们应当留下……(偏正短语)和……(偏正短语)”。
[答案](示例)①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②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③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和X扬的个性
对联式仿写
对联的出题形式主要是给出一联(一句),要求对出另一联(一句);或者给出短语,要求组成对联。
这实际上也是仿写句子的过程,只是要注意对联本身的特点和要求:
(1)注意对联的字数与内容。
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一样,内容上上下联的意思应相近或相反。
(2)注意对联的平仄规律。
要注意“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一般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般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
(3)注意对联的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结构应保持一致,如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必须是动宾结构。
7阅读下面的文字,并为据其内容所拟的上联补写出下联。
主席认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对当代年轻人提出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也提出过“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上联:激扬少年时,勤学修德,起于三寸之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下联与上联在内容上要相关,上联写了青年的努力奋斗,下联也应该是关于青年努力奋斗的内容,然后注意上下联需结构一致,字数相等。
由所给材料可推知,“少年时”对“青春日”,“勤学修德”对“明辨笃实”,“三寸之坎”对“万仞之深”,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答案]无悔青春日,明辨笃实,以就万仞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