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精神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精神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中、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是一种社会意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
它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客观需要;更是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
标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大学生德育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推进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如何在新时期看待、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对于高校教师,如何将民族精神融会贯通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
中华之所以为中华,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因于此。
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无法脱离文化来谈精神。
我们中华民族在漫漫五千年中,以儒学文化体系为基础,提倡的是“仁义治天下”、“以礼治国”,造就了我们平和、宽容、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期的文化熏陶已经造就了各民族的集体民族认同感,这就是超越了狭隘民族界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当年,八国联军击败清廷八旗子弟攻入北京城,却在民间遭受到无法想象的抵抗。
他们不能想象,是什么让这些手持钢刀长矛的血肉之躯,在火枪火炮攻击下,前仆后继,全然没有死亡的概念。
为什么说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其实质就在于此,它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谈到民族精神,不能不说到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早在《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文化熏陶贯穿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这都是要在个人的心中强调一个国家的概念,强调为国负责、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也就是为什么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没被外敌消亡的原因所在。
没有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不可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一支;也不可能几千年下来我们仍被统称为中华民族,而不是被分割为汉族、蒙古族、藏族……
然而当前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媒体经常报道,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的娇纵,为了一点虚荣,一点私利,动辄离家、自杀、泼硫酸……一个大学生在谈到日本拒不为侵略行为道歉的问题时,非常洒脱地问道:“我们为什
么总要他们道歉呢?他们向我们道歉了,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大学生,这个被视为“天之骄子”的群体,竟能形成如此这般地思想,说出带有如此情感的话!“能得到什么?”我倒想问问他,你想得到什么?《大宅门》里有一出戏,日军要白家交出祖传秘方,否则两条人命。
白七爷说:“如果交给日本人,那就不光是卖家,更是卖国了!”他得到什么?他连命都不要了!这是国格的问题。
可见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首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之所以能不断战胜内忧外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就是因为有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支撑。
重温中华优秀民族精神,既可以领略祖先闪闪发光的聪明才智,引导人们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又可以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启迪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它不是一层不变的,总是要随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结合先进文化建设和时代要求,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自觉地用中华民族精神去抵御各种颓废、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
新一代合格人才不仅应当掌握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应当具有较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包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的“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逐步形成的,其中就包括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和塑造新一代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为高校教授两课的一名教师,我深知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面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民族精神这面旗帜也一定会在新时期巍然不到,昂然飘扬。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