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倾析法
K12配套课件
10
(1)适用范围:分离大颗粒沉淀与液体。 (2)原理:沉淀颗粒较大,易在容器底部沉降。 (3)操作:待沉淀完全沉于底部,倾去上层清液。 4.减压过滤(抽滤或吸滤)
(1)优点:过滤速度快,得到的沉淀较干燥。
(2)工作原理:当打开水龙头时,装置内部的空气随自来水被带走,导致装
CO2
⑩ 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
17
8HNO3+6KI 6KNO3+3I2+4H2O+2NO↑
NH3
(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 NH3+H2O NH3·H2O NH 4 +OH-
纸变 蓝
NH3+HCl NH4Cl
(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能产生
H2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物使无水CuSO4变蓝
(2)点燃不纯的氢气有① 爆鸣 声
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③ 浑浊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④ 复燃
Cl2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变为⑤ 蓝 色
HCl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吸收,产生白色沉淀
SO2
1.分离和提纯的“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K12配套课件
2
(3)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易复原) 2.分离和提纯的“四必须” (1)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必须选最佳除杂途径 (4)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 1.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物理方法的比较
化学(浙江选考专用)
专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K12配套课件
1
考点一
考点清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混合物的净化或除杂。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则
NaOH溶液
产生 白 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过量的碱溶液
NaOH溶液
产生 白 色沉淀,该沉淀溶于过量的强碱溶液
NaOH溶液 硫酸(或硫酸盐溶液)和稀硝酸 盐酸(或盐酸盐溶液)和稀硝酸
K12配套课件
14
(或小烧杯)的内壁,静置3~5分钟。 d.显色: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将滤纸置于浓氨水试剂瓶口上方,进行氨 熏。氨熏显色原理:Fe3++3NH3·H2O Fe(OH)3↓(红棕色)+3NH 4 ,Cu2++ 4NH3·H2O Cu(NH3) 24 (深蓝色)+4H2O。 e.分离:若要将层析分离的物质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的分离物质的 斑点剪下,浸在有关溶剂中,可提取纸上的层析物。 (3)实验注意事项
(1)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⑦ 褪色 (加热后红色复现)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
(1)点燃,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
(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NO
在空气中迅速变为⑨ 红棕 色
NO2
红棕色气体,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K纸1变2蓝配套课件
化学方程式
② 2H2+O2
Cl-
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生成 白 色沉淀(AgCl),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K12配套课件
19
S O24 C O32
HC O3 Mg2+ Al3+ Cu2+ Ba2+ Ag+
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加入BaCl2溶液生成 白 色沉淀(BaSO4)
CaCl2或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Fe2+
NaOH溶液
白 色沉淀→灰绿色→ 红褐 色
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 变 血红 色
Fe3+
NaOH溶液
生成 红褐 色沉淀
KSCN溶液
溶液呈 血红 色
苯酚溶液
溶液呈 紫 色
OH-
使用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
现象分别为变为红色、蓝色、蓝色、蓝色
搅拌 ,有大量晶体析出
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蒸发皿中所盛液体不
超过容积的2/3
K12配套课件
4
蒸馏、 分馏
萃取 分液
利用互溶液体中各成分沸 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制取蒸馏水、石油的分馏
(1)蒸馏烧瓶中放少量③ 碎瓷片 ,防止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应在蒸馏烧瓶④ 支管口
处 (3)冷凝管中冷却水⑤ 下进上出 (4)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 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 少于1/4
注意事项:a.洗涤时,用少量蒸馏水小心沿过滤器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
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蒸馏水流速过猛,否则会将沉淀冲出过滤
器。b.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沉淀,以免划破滤纸。
(2)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可根据沉淀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
来检验洗涤程度。如过滤Na2SO4、BaCl2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沉 淀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涤干净,可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 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2H2O
5H2O+CuSO4 CuSO4·5H2O(蓝色)
CO2+Ca(OH)2 CaCO3↓+H2O
C+O2 CO2
⑥ Cl2+2KI 2KCl+I2
HCl+AgNO3 AgCl↓+HNO3 SO2+Ca(OH)2 CaSO3↓+H2O
2CO+O2 2CO2 ⑧ CuO+CO Cu+
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⑩ 减小 的物质
氯化钠
硝酸钾
K12配套课件
8
若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纯度不符合要求,可将所得晶体溶于少量 溶剂中,然后再进行蒸发(或冷却)、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
重结晶 。 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 越 小 ,溶液的浓度越 高 ,溶剂的蒸发速度越 快 ,溶液 冷却得越 快 ,析出晶粒就越细;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 轻轻摩擦 容器内壁 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生成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将沉淀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O2),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盐酸、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2),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原溶液中加 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盐酸、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2),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原溶液中加 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a.为防止水解,样品溶液可加少量盐酸或硫酸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
b.氨熏需在通风实验室内进行。 c.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 次点样。建议在滤纸下方距离底边2 cm处画出混合液细线代替点样。
K12配套课件
15
d.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化学方法
方法
原理
举例或说明
沉淀法 气化法 转化法 氧化还原法
热分解法 酸碱溶解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如除去NaCl中的Na2SO4
将杂质转化为气体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 如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热
白烟
K12配套课件
18
2.常见离子的检验
常见离子 H+
Na+ K+ N H4
试剂或方法 紫色石蕊试液 活泼金属(如Zn)或Na2CO3溶液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NaOH溶液,加热
实验现象 变红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黄色火焰 紫 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 产生使湿润的 红 色石蕊试纸变 蓝 的气体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 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 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
用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 从碘水中萃取碘
(1)萃取剂和溶剂互不相 溶、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 度⑥ 较大 ,且不反应 (3)萃取剂和原溶剂密度 相差较大
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 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
杂质
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 离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如粗铜精炼
K12配套课件
16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和现象
K12配套课件
3
方法
适用范围
仪器和装置
实例
注意事项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
净化饮用水
(1)要注意“① 一贴二
体
低三靠 ” (2)必要时要(在过滤器中)
洗涤沉淀物
(3)定量实验,要防止固体
的损失
蒸发
分离出溶于溶剂中的固体
从食盐的水溶液中提取食 (1)溶质须不易分解、不
溶质
盐晶体
易被氧气氧化
(2)蒸发过程要不断②
K12配套课件
12
c.过滤时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溶液量不超过漏斗容量的 2 ,调大水龙头,
3
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d.洗涤沉淀时,应先调小水龙头,再加入洗涤剂,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
物。
e.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
橡胶管,再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
5.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Fe3+和Cu2+
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可 使混合气通过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1)防止倒吸 (2)气体要“长进短出” (3)洗气时吸收杂质气体, 但不能产生另一种杂质气 体
K12配套课件
6
[名师点睛] (1)洗涤沉淀的一般方法
把需要洗涤的沉淀放在一个干净的过滤器中,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
浸没沉淀,蒸馏水自然流下,这样反复操作2~3次,直至沉淀洗涤干净。
K12配套课件
11
置内部产生负压,从而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固体物质。 (3)抽滤装置的安装 a.滤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且能将全部小孔盖住。 b.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 c.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关闭抽气泵时发生倒吸。 (4)减压过滤的注意事项 a.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 纸)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颗粒太小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溶液不易透过)。 b.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会腐蚀滤纸,此时可 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把碘的CCl4溶液和水分离
(1)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 ⑦ 下口 流出,上层液 体从分液漏斗⑧ 上口 倒出 (2)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 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K12配套课件
5
升华 洗气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
特性,将这种物质与其他 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
杂质气体易溶于某液体
分离I2和食盐的混合物
(1)注意要有冷却装置,如 用烧瓶盛装冷水作为冷凝 器 (2)分离NH4Cl和NaCl的混 合物的装置与此相同,但 不是升华法
K12配套课件
7
2.结晶和重结晶 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固态物质的 重要方法。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定义 适用范围 实例
蒸发结晶
冷却结晶
通过蒸发溶液,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 饱和而析出晶体的方法
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 体的方法
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⑨ 较小 的物质
(1)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各组分会在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流动相的移动而展开,从而达到
分离的目的。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展开剂,由于
K12配套课件
13
毛细现象,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因为Cu2+和Fe3+的 移动速度不同(吸附和溶解能力的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 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操作方法和步骤 a.裁纸:裁剪适当尺寸的滤纸条。 b.点样:在离滤纸末端约2 cm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用毛细管 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斑点直径需小于0.5cm。 c.展开:在大试管(或小烧杯)中加入丙酮和6 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作为 展开剂。将点过样的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胶塞的钩子上,使滤纸末端 浸入展开剂约0.5 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滤纸不可触及大试管
K12配套课件
10
(1)适用范围:分离大颗粒沉淀与液体。 (2)原理:沉淀颗粒较大,易在容器底部沉降。 (3)操作:待沉淀完全沉于底部,倾去上层清液。 4.减压过滤(抽滤或吸滤)
(1)优点:过滤速度快,得到的沉淀较干燥。
(2)工作原理:当打开水龙头时,装置内部的空气随自来水被带走,导致装
CO2
⑩ 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
17
8HNO3+6KI 6KNO3+3I2+4H2O+2NO↑
NH3
(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 NH3+H2O NH3·H2O NH 4 +OH-
纸变 蓝
NH3+HCl NH4Cl
(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能产生
H2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物使无水CuSO4变蓝
(2)点燃不纯的氢气有① 爆鸣 声
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③ 浑浊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④ 复燃
Cl2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变为⑤ 蓝 色
HCl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吸收,产生白色沉淀
SO2
1.分离和提纯的“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K12配套课件
2
(3)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易复原) 2.分离和提纯的“四必须” (1)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必须选最佳除杂途径 (4)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 1.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物理方法的比较
化学(浙江选考专用)
专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K12配套课件
1
考点一
考点清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混合物的净化或除杂。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则
NaOH溶液
产生 白 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过量的碱溶液
NaOH溶液
产生 白 色沉淀,该沉淀溶于过量的强碱溶液
NaOH溶液 硫酸(或硫酸盐溶液)和稀硝酸 盐酸(或盐酸盐溶液)和稀硝酸
K12配套课件
14
(或小烧杯)的内壁,静置3~5分钟。 d.显色: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将滤纸置于浓氨水试剂瓶口上方,进行氨 熏。氨熏显色原理:Fe3++3NH3·H2O Fe(OH)3↓(红棕色)+3NH 4 ,Cu2++ 4NH3·H2O Cu(NH3) 24 (深蓝色)+4H2O。 e.分离:若要将层析分离的物质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的分离物质的 斑点剪下,浸在有关溶剂中,可提取纸上的层析物。 (3)实验注意事项
(1)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⑦ 褪色 (加热后红色复现)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
(1)点燃,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
(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NO
在空气中迅速变为⑨ 红棕 色
NO2
红棕色气体,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K纸1变2蓝配套课件
化学方程式
② 2H2+O2
Cl-
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生成 白 色沉淀(AgCl),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K12配套课件
19
S O24 C O32
HC O3 Mg2+ Al3+ Cu2+ Ba2+ Ag+
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加入BaCl2溶液生成 白 色沉淀(BaSO4)
CaCl2或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Fe2+
NaOH溶液
白 色沉淀→灰绿色→ 红褐 色
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 变 血红 色
Fe3+
NaOH溶液
生成 红褐 色沉淀
KSCN溶液
溶液呈 血红 色
苯酚溶液
溶液呈 紫 色
OH-
使用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
现象分别为变为红色、蓝色、蓝色、蓝色
搅拌 ,有大量晶体析出
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蒸发皿中所盛液体不
超过容积的2/3
K12配套课件
4
蒸馏、 分馏
萃取 分液
利用互溶液体中各成分沸 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制取蒸馏水、石油的分馏
(1)蒸馏烧瓶中放少量③ 碎瓷片 ,防止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应在蒸馏烧瓶④ 支管口
处 (3)冷凝管中冷却水⑤ 下进上出 (4)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 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 少于1/4
注意事项:a.洗涤时,用少量蒸馏水小心沿过滤器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
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蒸馏水流速过猛,否则会将沉淀冲出过滤
器。b.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沉淀,以免划破滤纸。
(2)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可根据沉淀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
来检验洗涤程度。如过滤Na2SO4、BaCl2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沉 淀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涤干净,可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 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2H2O
5H2O+CuSO4 CuSO4·5H2O(蓝色)
CO2+Ca(OH)2 CaCO3↓+H2O
C+O2 CO2
⑥ Cl2+2KI 2KCl+I2
HCl+AgNO3 AgCl↓+HNO3 SO2+Ca(OH)2 CaSO3↓+H2O
2CO+O2 2CO2 ⑧ CuO+CO Cu+
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⑩ 减小 的物质
氯化钠
硝酸钾
K12配套课件
8
若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纯度不符合要求,可将所得晶体溶于少量 溶剂中,然后再进行蒸发(或冷却)、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
重结晶 。 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 越 小 ,溶液的浓度越 高 ,溶剂的蒸发速度越 快 ,溶液 冷却得越 快 ,析出晶粒就越细;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 轻轻摩擦 容器内壁 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生成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将沉淀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O2),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盐酸、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2),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原溶液中加 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盐酸、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2),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原溶液中加 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a.为防止水解,样品溶液可加少量盐酸或硫酸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
b.氨熏需在通风实验室内进行。 c.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 次点样。建议在滤纸下方距离底边2 cm处画出混合液细线代替点样。
K12配套课件
15
d.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化学方法
方法
原理
举例或说明
沉淀法 气化法 转化法 氧化还原法
热分解法 酸碱溶解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如除去NaCl中的Na2SO4
将杂质转化为气体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 如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热
白烟
K12配套课件
18
2.常见离子的检验
常见离子 H+
Na+ K+ N H4
试剂或方法 紫色石蕊试液 活泼金属(如Zn)或Na2CO3溶液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NaOH溶液,加热
实验现象 变红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黄色火焰 紫 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 产生使湿润的 红 色石蕊试纸变 蓝 的气体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 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 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
用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 从碘水中萃取碘
(1)萃取剂和溶剂互不相 溶、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 度⑥ 较大 ,且不反应 (3)萃取剂和原溶剂密度 相差较大
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 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
杂质
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 离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如粗铜精炼
K12配套课件
16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和现象
K12配套课件
3
方法
适用范围
仪器和装置
实例
注意事项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
净化饮用水
(1)要注意“① 一贴二
体
低三靠 ” (2)必要时要(在过滤器中)
洗涤沉淀物
(3)定量实验,要防止固体
的损失
蒸发
分离出溶于溶剂中的固体
从食盐的水溶液中提取食 (1)溶质须不易分解、不
溶质
盐晶体
易被氧气氧化
(2)蒸发过程要不断②
K12配套课件
12
c.过滤时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溶液量不超过漏斗容量的 2 ,调大水龙头,
3
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d.洗涤沉淀时,应先调小水龙头,再加入洗涤剂,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
物。
e.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
橡胶管,再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
5.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Fe3+和Cu2+
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可 使混合气通过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1)防止倒吸 (2)气体要“长进短出” (3)洗气时吸收杂质气体, 但不能产生另一种杂质气 体
K12配套课件
6
[名师点睛] (1)洗涤沉淀的一般方法
把需要洗涤的沉淀放在一个干净的过滤器中,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
浸没沉淀,蒸馏水自然流下,这样反复操作2~3次,直至沉淀洗涤干净。
K12配套课件
11
置内部产生负压,从而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固体物质。 (3)抽滤装置的安装 a.滤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且能将全部小孔盖住。 b.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 c.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关闭抽气泵时发生倒吸。 (4)减压过滤的注意事项 a.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 纸)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颗粒太小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溶液不易透过)。 b.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会腐蚀滤纸,此时可 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把碘的CCl4溶液和水分离
(1)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 ⑦ 下口 流出,上层液 体从分液漏斗⑧ 上口 倒出 (2)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 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K12配套课件
5
升华 洗气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
特性,将这种物质与其他 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
杂质气体易溶于某液体
分离I2和食盐的混合物
(1)注意要有冷却装置,如 用烧瓶盛装冷水作为冷凝 器 (2)分离NH4Cl和NaCl的混 合物的装置与此相同,但 不是升华法
K12配套课件
7
2.结晶和重结晶 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固态物质的 重要方法。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定义 适用范围 实例
蒸发结晶
冷却结晶
通过蒸发溶液,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 饱和而析出晶体的方法
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 体的方法
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⑨ 较小 的物质
(1)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各组分会在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流动相的移动而展开,从而达到
分离的目的。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展开剂,由于
K12配套课件
13
毛细现象,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因为Cu2+和Fe3+的 移动速度不同(吸附和溶解能力的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 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操作方法和步骤 a.裁纸:裁剪适当尺寸的滤纸条。 b.点样:在离滤纸末端约2 cm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用毛细管 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斑点直径需小于0.5cm。 c.展开:在大试管(或小烧杯)中加入丙酮和6 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作为 展开剂。将点过样的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胶塞的钩子上,使滤纸末端 浸入展开剂约0.5 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滤纸不可触及大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