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光合作用部分的内容,属于光合作
用原理具体应用的探究实验。

这个实验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是本实验在课文中只是以探究材料的形式出现,并没有具体的实验步骤,因此在实验中会碰到以下问题:1、环境因素选什么?2、一节课时间够不够?3、实验操作是否简便?4、实验效果是否明显?基于此,据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学生实验开设情况调查[1]的数据,本实验的开设率仅为 4.2%。

因此为了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此实验,提出
以下解决方案:1、选择光照强度、CO2浓度为环境因素,2、将课前实验与课堂实验相结合,3、选材上注重成本与实验效果,4、实验流程易操作、易观察、易记录。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明白了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

同时他
们经过之前的实验,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对如何在实验过程
中控制CO2浓度尚不清楚,同时对实验设计不熟悉,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实验操
作上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真空渗水法的操作;描述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实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设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
(2)通过共同探究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设计科学的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真空渗水法对绿叶小圆片抽气
2、难点
能根据控制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实验。

五、教学策略
本实验将学生课前实验与课堂实验相结合。

学生在课前自主设计方案,完成
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

课堂实验为探究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

实验采取了探究式的教
学法,它包括分组讨论,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尤其是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成果,并在师生与生生间进行交流与评价。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学生课前实验成果展示
学生在课前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表1),并在师生与生生间评价与交流。

注:表1为学生的实验成果之一。

LED灯的功率(W)15 15 15
台灯与烧杯的距离(cm)10 20 30
叶片漂起的数量5min 0 0 0 10min 8 5 5 15min 9 7 6 20min 10 8 7
2、引入
根据S.T.S教学设计理念,出示世界粮食危机的图片(图1、图2),由此引导学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明白本实验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明确了探究的要求。

实验结果记录表 1
3、实验材料的选择
课本提供的实验材料是:菠菜叶(图3)。

菠菜叶在人教版必修一“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也有涉及,这是一种很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在“打孔”的实际操作中,发现小圆叶片易出现卷边或破损,极易影响实验效果。

我尝试了地瓜叶、青菜叶等多种实验材料,在经过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青菜叶(市面上常见,如图4),因为青菜叶易获取、成本低,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明显。

图4
图3
4、使用打孔器对叶片进行打孔
实验中发现小圆叶片直径如果太小,不易下沉;太大,实验效果不明显,经过多次实验,最终选择了直径为 1.0cm的孔径进行打孔,使小圆叶片(图5)大小适宜,实验效果明显。

图5
5、真空渗水操作
利用自制的真空渗水简易装置(图6)进行对小圆叶片进行抽气。

该装置是
利用一次性的医疗注射器,加装“可移动头”改造而成,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而且实验效果明显,适合于高中生物课堂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图6
6、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为保证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引导学生回顾以下问题:
①什么叫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②设计对照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
教师再提供一定浓度梯度的NaHCO3溶液,引导学生思考:
在你的探究实验中,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变量?怎样检测因变量?
学生讨论:自变量为CO2浓度,推测通过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HCO3溶液来控制CO2的浓度,通过使计算每个小圆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作为检测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疑问:NaHCO3溶液如何控制CO2的浓度?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DISLAB CO2传感器(图7),测定各组NaHCO3溶液中CO2的浓度,从而使学生明白,NaHCO3溶液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光合作
用所需的CO2,维持CO2浓度。

图7
学生四个人为一组,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同时设置好对照组(图8),进行
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表格(表2)记录实验数据,同时记录实验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

7、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评价
将测得的数据(上浮时间、CO 2浓度)通过EXCELL 软件,将其转化为数学曲线,让学生初步学会建构数学模型。

同时学生按小组形成实验报告,进行小组间的评价交流。

七、教学反思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理性的探究性学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本实验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依
靠单个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客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无论是设计
实验方案,还是实验操作,均需要学生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意义,从心里认同探究式学习。

2、正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之前,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在“探究影响酶活性实验”中,学生初步学习了怎样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但是还不熟练。

在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
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
NaHCO 3溶液能提供CO 2?怎样证明小圆叶片上浮是氧
实验结果记录表 2
图8
气作用的结果?CO2能不能使小圆叶片上浮?为什么个别小圆叶片上浮后又下沉?怎样设计直观的表格来记录数据?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胆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完成了对本节课的二次开发,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创新点
(1)材料:选择了青菜叶,因为青菜叶易获取、成本低,操作简便,实验效
果明显。

(2)自制真空渗水简易装置(图9)。

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且效果明显,适合于高中生物课堂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图9
(3)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NaHCO3如何控制溶液中CO2的浓度,心中还是存有疑问,因此我通过CO2传感器直接测定NaHCO3溶液中CO2的浓度,通过定量检测,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4)设计了带有光源的透明实验装置(图10),使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易观察。

图10
4、不足与改进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少数学生跟不上,因此,在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合理搭配。

(2)实验的时间安排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1]参考文献:《高中生物实验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杨晓锋陕西师范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