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开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利油田开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马祥民
(胜利油田政策研究室,山东东营257002)
①
【摘 要】 胜利油田多数主力油田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在开发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资源接替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综合含水上升,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多;开发技术接替矛盾突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进一步强化油田开发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强化队伍作风建设。
【关键词】 胜利油田;油气开发;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26(2005)04-0093-02
长期以来,胜利油田(以下简称油田)克服了部分区块产量递减、新区产能建设难度加大、原油生产任务繁重等重重困难,精心谋划,强化运行,大力实施科技兴油和良性开采战略,使油田开发工作保持了稳健运行、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在油田开发上还存在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一、开发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接替不足,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经过40多年开发,胜利油田多数主力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新投入的油田多为规模小、探明程度低、情况复杂的断块油藏和岩性油藏。
从产量结构上看,断块、岩性油藏等难采产量和措施产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004年全油田三次采油和热采稠油产量占总产量的22.1%,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是增幅最快的一年。
而1995-2003年平均增幅为1.3%,这些产量不但成本高,而且上得快、掉得也快,稳产风险大,稳产基础十分脆弱。
目前,油田勘探已进入隐蔽性油气藏勘探阶段,新增探明储量主要以低渗透、稠油、复杂潜山油藏为主。
三类油藏勘探新增探明储量比例上升,由“九五”期间的53.1%上升到“十五”期间的61.4%,上升8.3%。
并已成为产能建设的主要阵地,三类油藏建产能动用储量占油区建产能储量的比例由“九五”期间的25.9%上升到“十五”期间的50.4%,上升了24.5%,建产能比例由“九五”期间的27.6%上升到“十五”期间的51%,上升了23.4%。
产能建设的难度加大。
主要表现为:勘探新增探明储量动用率下降。
陆上勘探新增探明储量五年阶段动用率“八五”期间为77.9%,“九五”期间为57.3%,比“八五”期间下降了20.6%,“十五”期间为49.5%,比“九五”期间下降了7.8%。
油区探明储量两年动用率由2001年的48.9%下降到2002年的39.4%,2003年的探明储量两年动用率只有13.3%,充分表明储量品位下降,产能建设前期准备周期延长,动用难度加大。
新区产能建设区块稳产能力下降。
低渗透、稠油、潜山、零散小断块油藏进行产能建设,储量基本上是一次动用,进一步打井调整增加可采储量的潜力小,稳产基础差。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1999年以来的新区产能区块大部分没有稳产期。
新区对当年产量的贡献率降低。
“十五”前三年胜利油田当年新区产建比只有53%左右,比“九五”同期的71%下降了18个百分点,当年产油减少27万吨。
2004年新建产能区块中探明储量占37.2%,滚动建产50.9万吨,达到39.8%,新井当年产油40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新区产量占油田当年产量的比例由“九五”期间的4-5%下降到2%左右,上产和替补产量递减的难度越来越大。
2、综合含水上升,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多。
2004年油田综合含水超过90%,已进入特高含水期。
这不仅是一个信号更是一个标志,说明油田开发工作已进入更加复杂和困难的阶段,高含水单元增多,油藏水淹严重。
油水井损坏仍很严重。
套损井每年以近400口的幅度增加,对老油田的开发基础造成了很大威胁,致使注采井网不完善、甚至出现
39
2005年7月第18卷第4期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 rnal of the Party Schoo l of Shengli O ilfield
Ju ly2005
V o l.18N o.4
①【收稿日期】 2005-05-21
【作者简介】 马祥民(1956-),男,山东单县人,胜利油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有井无网的现象,损失了大量水驱储量。
注水问题仍很突出。
分层注水合格率低,呈逐年下滑趋势,2001年为66.6%,到2004年降至58.7%,下降7.9%。
地面设施老化严重,需要更新改造的设施很多。
3、开发技术接替矛盾突出,制约了油田生产和发展。
随着油藏类型的日趋复杂、难开发边际储量增多、老区挖潜难度的加大、三次采油转入后续水驱等,油田开发面临诸多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
储层描述与预测技术的适应性需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需进一步扩大;剩余油定量描述精度需进一步提高,精细研究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模式,丰富定量描述手段,提高描述精确性和精确度;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技术、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急需攻关突破;复杂潜山油藏、特低渗透油藏、深层、特稠油等特殊类型油藏缺乏成熟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等。
在油田勘探开发上,还缺少一些行之有效的“杀手锏”和“绝招”、“绝活”。
4、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甚至很严重。
决策不科学甚至错误决策、管理粗放、大手大脚、油藏经营理念淡薄、基础工作薄弱、素质较低、执行制度不严、纪律松懈等现象依然存在,给油田开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造成了不良影响和损失。
二、对策性建议
1、进一步强化油田开发基础工作。
应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该放在夯实基础上。
要重心下沉,把工作做精做细,切实加强基础资料的采集整理,搞好动态分析,狠抓注采管理。
要大力加强基础地质工作。
目前,已开发油田基础地质工作不细、不实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很多单元没有复算过探明储量,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潜力分析、老区调整效果改善、挖潜方向拓宽和注水调整的完善。
随着新资料的增多,要对整装油田的层内夹层、小断层等进行重新认识,对还没有研究到小层的开发单元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对潜山、砾岩体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效益。
要进一步加强油田开发状况、开发趋势和开发风险的分析,科学制定和认真落实各项生产预案,抓基础,抓管理,深挖老油田生产潜力,狠抓油水井管理、注采管理、停产井恢复、产能建设、三次采油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油田开发生产的良性循环。
2、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的科技对油田来说至关重要,其决定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每个油田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特点,开发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技术。
胜利油田应在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及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锤炼和打造适应油田实际、具有胜利特色的配套成熟技术。
当前制约油田发展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产量稳定与资源有效接替不足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不能“等资源、靠政策、超成本”,关键还是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
目前油田亟待加强的科技创新主要有:油田核心技术和接替技术的攻关研究,要尽快形成符合油田实际的和胜利油田特有的开发技术、接替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为油田开发和持续有效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如:油田开发理论及油藏机理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提升油田开发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老油田开发调整先导实验,尽快形成油田开发中后期调整接替技术,如:加快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先导实验,尽快形成三、四类油藏聚合物驱配套技术以及加快特殊类型油藏开发先导实验,形成特殊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要坚持勘探开发的有机结合,优化新区产能建设,提高储量有效动用程度;要加大老油田调整力度,不断强化老油田开发和稳产基础;要加强特高含水油田开发规律研究、油田开发趋势及经济运行态势研究、油田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研究和油田产量接替方向研究,为胜利油田的高效开发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要加强开发地震技术、隐蔽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潜山油藏开发配套技术、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低渗透油藏气驱开发技术、微生物驱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如何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研究等,为油田下一步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3、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强化队伍作风建设。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水平、高效益和可持续的内涵发展要求,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重点,提出发展措施,消除发展“瓶颈”,对油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滑坡、纪律松弛等现象和问题,应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克服。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刻都要坚持,石油工人铁的纪律都不能不要。
一方面,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从严管队伍、带队伍;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不断提升油田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 郭 伟)
49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 rnal of the Party Schoo l of Shengli O il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