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关于百家的划分(先秦诸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王老师几处明显错误:
1.先秦“百家争鸣”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
认为:诸子十家(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而不是12家。

2.《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一生打了七十余仗。

——而不是71次。

3.《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一生是打了几十次仗,而且是屡败屡战。

——
而不是71次仗。

4.古代的成功学实际上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而不只是道家。

5.古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喜欢做诗。

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乏,不着边
际,毫无真情实感。

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

——而不是南朝宰相杜光亭。

6.汉唐之后佛学成了显学,墨家思想当时已不适应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从而儒
释道逐步代替了儒墨道。

——而不是到了清朝。

7.学习诸子百家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进阶先后过程,要先学好墨家(基层)、
再学好儒家(中层)、最后如有余力再研究一下道家(高层),而不是每个人都随便学,否则认知上容易出偏差,因为当一个人的智慧没有打开的时候,容易出大问题,曲解为阴险狡诈学。

——而不是每个人一上来就推荐去研究学习道家。

8.佛学与道学的区别在于:
佛学以分析人的心理认识现象为途径,以求得心灵安宁、解脱苦恼为目的。

佛学看到外物与人心的因果难免、变化无常,以此为事物‘空’的共性,由此深入澄定内心,求证个人心灵解脱,并试图以此渡人。

道学以分析宇宙的构成与状态为途径,以求得生命安定、解除妄害为目的。

道学分析事物性质正反变化虽然无常却柔弱胜刚强,而且事物内在的阴阳构成有其和合常态,客观环境有其清静常态,并归结为无形物质体‘道’的支配。

由此作为整个宇宙的永恒依据,指导个人以及全人类的行动与心灵取舍。

如果要以现代哲学术语扣帽子,佛学是以意识来判定物质世界与心理世界,道学是以物质世界的唯物论来规范意识。

——佛教和道教根本就不是一码事,不存在谁起源于谁的问题。

我认为,评价一个讲师有四个主要方面:
第一,自身知识体系架构和思维逻辑框架;
第二,列举知识点的丰富性、准确性和恰当性;
第三,主讲内容能否落地;
第四,师德、台风仪表、口才。

传统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

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

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但是,归纳而言只有10家,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杂家。

而且,只有除小说家以外的9家学派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独家学派。

首先,“释”指佛教,唐代佛教盛行。

其次,不是“墨”家变为了“释”家,而是墨家思想已不适应封建大一统的需要,“释”即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适应统治者需要。

第三,唐朝国力强盛,兼收并蓄,开明开放,出现三教盛行。

墨家理想不适合封建大一统的社会制度。

其余三家有利于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