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试题
1.下图为我国不同行业国民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排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B.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
C.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零售业
D.金融业、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
【答案】A
【解析】对气象条件敏感性可以理解为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程度,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和影响大气成分来影响气候。
图中敏感性越大说明影响程度越大。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农业影响最大,因为农业直接改变地表,金融业影响最小,零售业(各种商品的制造和消费环节排放大量废弃物)、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较大。
故选A。
【2】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可能使北方以运煤为主的港口输煤量减少,这是由于()A.南方企业普遍有大量煤炭储备
B.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需求减少
C.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上升
D.进口煤炭增加,影响港口煤炭输出
【答案】B
【解析】北煤南运主要是为了发电,如果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则江河水量大,南方水电发电量就会同比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变化和能源在资源开发。
2.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新模式。
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
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
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描述的农业新模式与下列选项最吻合的是
A.旱作农业
B.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生态农业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农业系统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是一种立体的种养殖业,系统内各环节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废弃物资源化,既促进了经济发展有保护了生态环境,是循环经济在农业
上的体现生态农业类型。
选项D正确。
【2】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示意图,图示中的数码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
A.①——猪羊、②——玉米花菜、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
B.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虾蟹、④——猪羊
C.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
D.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虾蟹、④——浮游水生物
【答案】C
【解析】塘泥能够提供农田土壤肥力,供给玉米花菜生长,①为玉米花菜;玉米秸、花菜叶可以
作为猪养的饲料,②是猪羊;猪羊粪便进入农田和鱼塘提供养分供给浮游生物的生长,③是浮游
水生物;浮游生物可以作为虾蟹的饵料,④是虾蟹。
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生态农业。
3.下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1分)
(1)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南方地区,水稻集中产区与水稻分散产区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
因素是,单季稻产区与双季稻产区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我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若大规模种植水稻,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武汉在历史上是我国大米集散地之一。
如果在武汉建立国家大米交易中心,请分析武汉建
立大米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人建议我国水稻集中产区实行休耕制度。
你认为是否可行?
理由是。
【答案】(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热量(3分)
(2)大量消耗水资源,加剧水资源供应紧张;大量灌溉,易产生土地次生盐碱化现象。
(2
分)
(3)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主产区;市场广阔;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有京广等多铁
路通过(交通运输便利);信息、金融、仓储等配套条件好(4分)
(4)行。
保持土壤肥力(地力)(或不行。
影响粮食供应安全)(2分)
【解析】
(1)从图中水稻集中产区的空间位置可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区,
是导致集中产区和分散产区的差异;热量条件好的地区,可生产双季稻,热量条件较差地区生产
单季稻。
(2)水稻的需水量较多,而宁夏平原地区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若大量种植,会大量消耗水
资源,加剧水资源供应紧张;并且,该地种植水稻,主要依靠灌溉,而过度灌溉,会引起地下水
位上升,易导致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3)从货源分析,武汉是水稻的主要产区,水稻供应充足;从市场分析,该地人口稠密,市场
广阔;从交通条件分析,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有京广等多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利于水
稻的集散;从服务条件分析,武汉信息、金融、仓储等配套条件好,可以为水稻交易提供各方面
服务。
(4)长期种植水稻,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而休耕可以恢复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休耕会使水稻的产量下降,影响粮食供应。
【考点】农业生产
4.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京沪高铁陆桥②杭州湾大桥③贵州清水河大桥④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
【1】图中四地“以挢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答案】B
【解析】①京沪高铁陆桥是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A错。
②杭州湾大桥可以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B对。
③贵州清水河大桥是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C错。
④大桥与占用耕地无关,D错。
【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B.②-海潮与海冰C.③-冻雨与风沙D.④-冻士与生态脆弱
【答案】D
【解析】①经过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干旱与洪涝灾害对建设的影响少,A错。
②处有海潮影响,但无海冰影响,B错。
③处位于亚热带,降水多,冻雨与风沙很少,C错。
④处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多冻士,生态脆弱,建设中要克服、解决冻土问题,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D对。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活动影响。
5.下图为“沿某大陆80°经线7月气温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小题。
【1】有关④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部濒临太平洋
B.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
D.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气温随纬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经线是80°E经线;③地为青藏高原,气温低;④地所在国家为印度,南部濒临印度洋,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降低
B.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C.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D.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④地至①地气温并不是逐渐降低的;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③地为青藏高原,气温偏低,热量不足,所以该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6.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们对网购的逐渐认识,促使着中国鲜花速递行业以每年近20%的
速度不断壮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随着网络鲜花速递的兴起,鲜花的流通量不断增加。
这促使了
A.鲜花店密度的加大B.鲜花店的规模扩大
C.鲜花销售市场扩大D.鲜花销售成本增加
【答案】C
【解析】电子商务是从网上选择购买商品,足不出户,不需要经过到商店这个环节,所以鲜花店
密度不会受影响,A错。
鲜花店规模变化与网购无关,B错。
通过网络扩大了鲜花的销售市场,
销量增加,C对。
减少了销售的物流环节,销售成本减少,D错。
【2】在鲜花速递配送过程中,物流公司为设计合理的配送路线,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A
【解析】物流公司为设计合理的配送路线,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处理,找到最合理的配送路线,A对。
遥感只是遥远的感知,不能设计路线,B错。
全球定位系
统主要是定位,导航,不能设计路线,C错。
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所有信息转化
为数据,实现网络上的流通与共享,不能设计线路,D错。
【考点】电子商务的环节,地理信息技术。
7.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
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A.交通运输网B.邮政网络C.电信网络D.商业网点
【答案】C
【解析】世界各地的部门之间要进行快速、流畅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电子通讯实现,故属于电信
网络。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8.图6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
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
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10分)
【答案】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
湾消失等。
)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解析】围海造陆对自然环境改变通过图中图例前后对照可以归纳出来。
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地
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入手来分析。
对策主要包括了工程、生物和技术三方面的措施来分析
即可。
9.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
当初修建梯
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
【答案】A
【解析】地处云贵高原上的云南,地形崎岖不平,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当初修建梯田的
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
10.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问题。
【1】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B.初五
C.初八D.十一
【答案】B
【解析】16时左右应是日落之前,正午之后。
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可以确定B. 考察
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
【2】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B.初五
C.初八D.十一
【答案】C
【解析】18时40分左右应是黄昏时刻,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应为上弦月
【3】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分析判断季节的能力。
“月到中天”、“雷峰夕照”同时出现,是判
断季节的关键所在,初夏。
“油菜花开”初春、“稻谷飘香”夏末、“瑞雪迎春”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