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长沙宁乡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背景下长沙宁乡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史忠丽陈希周顺周思思瞿文洁胡梦瑶吴曼颖
来源:《旅游纵览》2024年第02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宁乡市,作为湖南省内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然而,受经济水平、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宁乡市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宁乡市乡村旅游的优势和问题,以期探索出适合的可行路径,为提升宁乡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場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宁乡市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湘教通〔2022〕174号,项目编号:4989);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1A0492)的研究成果。
乡村旅游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启动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
这一举措旨在在全国范围内甄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村落,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1]。
目前,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繁荣,而且对农村经济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就业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促进就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
然而,乡村旅游管理不善、缺乏系统性管理模式,导致环境污染和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3]。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强调要深入挖掘、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形成特色鲜明、融合旅游文化的特色乡村旅游,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4-5]。
湖南省宁乡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旅游业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以湖南省宁乡市为案例,深入探究该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并通过优势分析,着
重研究并解决宁乡市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挖掘旅游开发,推动宁乡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宁乡市政府通过多项举措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现有13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国家级生态村以及众多历史文化景点,如刘少奇故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灰汤温泉(中国三大高温温泉之一)、沩山密印寺(千年古寺)等,宁乡市已成为“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出土的四羊方尊等1 500多件青铜器更是其文化底蕴的见证。
2021年1月,宁乡市因其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荣登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宁乡市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紧邻省会长沙的地理优势,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宁乡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16年的1 811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 300万人次,乡村旅游营业收入更是高达310亿元,为宁乡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2020年以来,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宁乡市的旅游经济遭遇一定程度的冲击。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逐步控制,宁乡市政府正积极探索振兴乡村旅游经济的路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以期在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实现乡村旅游的快速恢复,并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宁乡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宁乡市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在推动乡村旅游的增长和提升吸引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旅游资源丰富
宁乡市是全国首批旅游强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刘少奇故里、炭河古城、方特东方神画等重点景区项目,还有密印景区、关山景区等一批有品质、有口碑、有影响的景区。
除此之外,宁乡市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
包括国之重器“四羊方尊”在内的一千多件青铜器就出土于此,使其被誉为“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三国名将关羽曾屯兵关山;沩仰宗开山祖师灵佑禅师于沩山之巅修建祖庭密印禅寺;著名的理学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张栻于巷子口潜心研究理学。
2.地理位置优越
宁乡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部,是湖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优越。
从旅游区位上来看,宁乡市坐落在长株潭的旅游区域内,是与环洞庭湖旅游板块、大湘西旅游板块和雪峰山旅游板块相连接的关键城市节点。
在交通方面,宁乡市的可进入性好,拥有集铁路、公路、
水路、航空、城际轻轨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通网络,2小时就可达长株潭生活圈,并且中欧班列(湖南)、国际直飞航班也相继开通。
(二)宁乡市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尽管宁乡市在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拥有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套设施不全,服务体验欠佳
宁乡市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景区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由于多数乡村旅游景区位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低,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的不足,制约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也影响了其乡村振兴效应的发挥。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
宁乡市各地景区的服务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许多项目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系统的运营发展规划,地摊售卖情况比较普遍,缺乏规范化管理。
同时,由于从业人员主要是景区周边的村民,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旅游服务业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参与,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匮乏的问题。
3.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体验
当前,宁乡市乡村旅游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许多地方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忽视了自身特点,盲目跟风,模仿其他景区的设计,导致众多景点缺乏个性和特色。
此外,很多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和生命力,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4.生态环境受损,可持续发展受挑战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景区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拆建、占用土地、过度开发等行为破坏了乡村原始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景观。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增加游客流量,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繁荣,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首先,优化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宁乡市政府应联合各部门,以玉潭镇、花明楼镇、韶山市、灰汤镇、黄材镇为关键交通节点,迅速且便捷地连接核心旅游资源,实施道路的改造与扩建,以提
升公路质量。
同时,应在宁乡市市区内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旅游线路选择,赋予游客更多的选择权。
其次,住宿条件的改善同样关键。
宁乡市乡村旅游应致力于提升民宿基础设施水平,抓住乡村振兴政策的机遇,积极推进民宿产业的发展。
确保常态化的优质服务,保障民宿产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借鉴外地民宿产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特色,打造独特的亮点。
要关注民宿房间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床铺、被褥、枕头等关键用品的品质提升,以确保游客能够享受舒适且宜人的住宿体验。
(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旅游服务,各景区必须加强景点管理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首先,为了提升游客满意度,各景区应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考核评价流程。
目前,景区内部管理存在不足,导致投诉反馈效率、治安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卫生状况相对较差。
因此,各景区应当在严格自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先进管理理念,优化审批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节假日运营模式等管理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考核客服人员服务满意度并与奖惩挂钩,以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督导并考核卫生情况,提升公共厕所卫生状况和地面清洁程度等管理水平。
其次,为了提升服务接待水平,必须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乡村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良好服务态度和得体着装对于提升游客对旅游服务价值的感知至关重要。
从业者需要准确地了解游客需求并快速地作出回应。
因此,各景区部门应当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能力。
(三)创新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产品
宁乡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花明楼、宁乡花猪和灰汤温泉等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点及特色。
需要关注不同游客的需求,积极创新旅游产品,并注重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
一方面,可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如以花明楼和刘少奇故里为核心打造的红色文化线路。
通过与韶山等红色旅游景区的合作,可以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同时,花明楼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具有休闲观光的功能,还能为校园师生提供教育机会,推动教育型、融合型乡村旅游文化的建设,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
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发乡土特色饮食旅游产品。
宁乡花猪作为全国四大名猪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通过研发熟肉制品、肉松、肉脯等多样化的猪肉产品,可以满足游客对乡土特色美食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线。
(四)落实乡村旅游生态化管理
旅游景区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首先,为了提升员工和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以及使其掌握相关的保护技能,乡村旅游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培训。
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观念也是培训的重要目标。
为了加强对景区生态保护的宣传,管理部门还应利用新媒体手段,引导游客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其次,基于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景区生态和自然环境,管理部门应制定精细化的生态管理方案,并建立健全的生態破坏应急处理机
制。
通过定期对景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治理和妥善保护。
最后,为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实施,管理部门应增加对景区管理的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持。
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借助科技和人才的双重力量,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
这些措施将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生态与旅游的和谐共生。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下,宁乡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占据重要的位置。
宁乡市将致力于培育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和新增长点,不断优化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打造具有宁乡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同时,将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宁乡市乡村旅游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的潜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为宁乡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王秀伟,李晓军.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2(4):900-917.
[2]王婷,姚旻,张琦,等.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8):140-146.
[3]刘变玉,马金海,黄飞灵.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 2023(2):11-12.
[4]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61-69.
[5]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管理世界,201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