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高效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高效演练新人
教版必修3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2014·龙岩模拟)2013年6月22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云南哈尼梯田(如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达到45处。

之所以要申报云南哈尼梯田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
( )
A.能让人们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B.能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和道德修养
C.属于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
D.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解析】选A。

文化遗产与公民科学文化和道德修养没有直接关系,B排除;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排除;申报云南哈尼梯田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让人们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A符合题意。

2.(2012·海南单科)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黎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②正确;③“地理环境决定”和④“根本动力”说法错误。

【加固训练】(2013·阜阳模拟)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安徽根据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
化等文化资源,提出重点打造“四个十”文化品牌名单,各市提出重点打造“一戏一片一展一园”要求,推进地方打造文化品牌。

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解析】选A。

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故A正确,B、C错误,D混淆了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在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方面的关系。

【知识拓展】安徽地域文化
很多文化现象虽然孕育于安徽,却传播于全国,成为中华文化的成分或元素。

比如:发源于涡淮流域的道家学说,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开创了建安文学时代;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玄学,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派别;诞生于徽州的著名商帮徽商,将徽文化带出了皖南的崇山峻岭,影响了从北京到广州的广大区域。

安徽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解析】选A。

本题依据基础知识可作答,“和而不同”强调了文化的“包容性”,应选A。

B、C、D与材料“和”的思想不符。

【知识拓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这条语录的意思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4.材料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已具备了走向海洋的基础和条件,正面临着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抓住机遇,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建设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材料二建设海洋强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中国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坚持陆海统筹,坚持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谋求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公平合理的海洋利益。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以当前海洋经济和海洋权益为切入点,体现了对热点问题的持续关注。

设问新颖,角度独到,知识要求明确,总体上看难度不大,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

审题时,一定明确所给的知识范围。

本题明确提出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因为设问的方向性要求是“提建议”,所以解答时要对包容性的内涵做灵活运用,并注意联系材料。

答案:(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要求我们建设海洋强国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