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八)。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是从《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中整理出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的统计。
这一统计反映了当时
分类数量分类数量分类数量分类数量军事/海军37工程31农业12医学12
化学10矿业10数学7造船7
科学6历史6图画6国际法5
电气5地质3地理3政府3
商业3教育3物理2天文2 A。
国人仍坚持天朝上国观
B. 洋务派“体用观”的局限
C. 政府重视培养全面人才
D. 维新派倡导的政治变革观
【答案】B
【解析】根据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的统计看出,军事、工程类书籍占较高比例,而相关政治、教育类书籍较少,体现出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B正确;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看出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仍坚持天朝上国观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情况,无法体现政府重视培养全面人才,排除C;江南制造局是洋务企业,不能体现维新派倡导的政治变革观,排除D。
2. 康有为说:“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其他人民,国势之愚智、强弱、盛衰,皆视其人民平等、不平等之多少分数为之。
"这体现出康有为
A。
将人权平等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B. 提倡建立美式的民主政体
C。
主张给予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权
D. 认为人权与国权相互对立
【答案】A
【解析】根据“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可知康有为认为人权平等国家必将强盛,将人权平等与救亡图存相结合,A正确;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美国是共和体制,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权平等国家必将强盛,没有体现
“给予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权”,排除C;D与材料内容相悖,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结合维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维新思想的主张分析解答。
3。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胡适说:“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意在
A. 鼓励青年投身于革命
B。
强调提高国民自觉意识
C。
呼唤建立平等的社会
D。
号召普通民众推翻帝制
【答案】B
【解析】“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表明胡适认为国家的自由权利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密切相关,意在强调提高国民自觉意识、爱国意识,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与“建立平等的社会”“推翻帝制”无关,排除CD。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4。
“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了粗布衣”,正如邓中夏所说,“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
是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青年学生已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B。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
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建立巩固联盟
D。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根据“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的知识分子"“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表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正确;A表述言过其实,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学生不能说明“已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建立巩固联盟",排除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D。
5. 1924年4月,孙中山发表演说称:“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美,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个‘全民政治'的国家,要驾乎欧美之上。
”由此可知,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
A。
与西方的自由民主完全不同
B.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
借鉴并发展了西方民权思想
D。
解决了中国社会的弊端
【答案】C
【解析】根据“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个‘全民政治’的国家,要驾乎欧美之上”,表明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借鉴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并发展了西方的民权思想,C正确;A表述太绝对,不符合“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排除;美国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不符合“把中国改造成个‘全民政治’的国家,要驾乎欧美之上”,排除B;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个‘全民政治’的国家,要驾乎欧美之上",表明孙中山不仅学习欧美,还要避免欧美已经出现的弊端,建立超过欧美的“‘全民政治’的国家”。
6。
下面为毛泽东某一时期某篇文章节选的内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毛泽东
A。
反帝反封决心坚定
B。
主张温和革命方式
C. 提出正确革命道路
D。
已注意民众的力量
【答案】B
【解析】根据“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致引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表明毛泽东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温和的“无血革命”,B正确;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与革命道路无关,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致引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通过准确解读即可解答。
7。
在邓小平著作中,“扭着不放”““顽固’一点"硬着头皮”,经常用来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一百年不动
摇”的同义语。
这些用词折射出邓小平
A. 强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B. 坚定的改革理念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C. 全面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D。
主张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并举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邓小平用“扭着不放”“‘顽固’一点"“硬着头皮”“一百年不动摇”来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表明邓小平决心改革的坚定信念,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并举”,排除AD;材料没有涉及“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排除C。
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顽固’一点”“硬着头皮”“一百年不动摇”“经常用来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联系所学改革开放的知识分析选项即可。
8. 1956年以后,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
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对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给予揭示,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给予积极的思考。
这段描述说明
A. 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潮
B. 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
C. 社会上出现“左"倾思潮
D。
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
【答案】D
【解析】根据“1956年"“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科技的双百方针,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材料反映了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的情况,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领域相对自由的情况,没有涉及经济领域,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排除B;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科技的正确方针,材料反映的是双百方针下,思想相对自由,文化逐渐繁荣的局面,不是“左”倾思潮,排除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56年”“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结合所学可知是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9. 下面是1949~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统计图。
此图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
A. 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
B。
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
C。
激发了国民的求知欲
D。
旨在提高民众的素质
【答案】A
【解析】从统计图看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自改革后不断增长,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A正确;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无法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排除B;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数据无法得出“激发了国民的求知欲”,排除C;统计图无法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排除D。
10. 1962年12月,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指出“现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的危险将急剧增加。
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种威胁.即使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
”这表明中国研制核武器
A。
有苏联的技术援助
B. 速度超出了美国预料
C。
受到美苏两国制裁
D. 被美国政府密切关注
【答案】D
【解析】根据“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指出”“即使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表明美国密切关注中国研制核武器的问题,故D正确;A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不符合“即使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排除A;中国1964年研制原子弹成功,美国1962年即指出“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中国研制核武
器速度没有超出了美国预料,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即使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准确解读,结合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分析解答.
11. 普罗塔戈拉说,“真理(尺度)是对于意识的现象,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在自为的单一,它之所以为它,只在于它对意识的关系中——都只看它对另一个东西怎样,这另一个东西就是人。
”这说明他
A. 关注人的伦理道德
B。
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
C. 有相对主义思想倾向
D. 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答案】C
【解析】“真理(尺度)是对于意识的现象,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在自为的单一”即普罗塔戈拉认为由于我们对同样的东西(数目)可以说多又说少,所以多和少只是一个相对的规定,是主观的东西,具有相对主义思想倾向,故C正确;普罗塔戈拉忽视了伦理道德,A 错误;材料不是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排除B;材料与“神学"无关,排除D。
12. 黑格尔在谈到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区别时指出,苏格拉底同样提出过“人是尺度”的命题,但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在他那里,“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 沉迷于人的主观感受
B. 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
C。
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D. 怀疑普遍真理的存在
【答案】B
【解析】“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即一切客观的东西只是在与意识的关联中存在,思维在一切真理被认为是基本环节,因此,绝对采取了思维的主观性形式,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B错误;AD是智者学派的特点,排除;C不是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思想,排除C.
13.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在其《论家庭》一书中说:“人的欢乐不在于过闲散的无所事事的生活,而在于进行工作和活动.”他还宣称一个人应当有三样东西:房子、土地和商店.据此可知,阿尔贝蒂
A。
大力宣扬了理性主义
B. 改变了城市的消费观
C。
希望实现财富的均等
D。
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
【答案】D
【解析】根据“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他还宣称一个人应当有三样东西:房子、土地和商店”体现出阿尔贝蒂重视人以及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D正确;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思考,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了城市的消费
观",排除B;材料与“财富的均等"无关,排除C。
14. 马丁·路德说:“比起教皇与所有红衣主教来,我更惧怕自己的内心;因为在我的心中。
那个大教皇本人一直存在着。
”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
强调宗教的自我约束
B。
主张精神自由
C.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D。
相信信仰得救
【答案】A
15。
伏尔泰认为,自由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特别是拥有财产的自由。
但他同时又说,对于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来说,自由只在于“他们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材料旨在说明伏尔泰
A。
主张“天赋人权”说
B。
反对封建特权制
C. 倡导自由平等说
D。
具有阶级局限性
【答案】D
【解析】“他们(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伏尔泰极力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说明伏尔泰具有阶级局限性,D正确;材料体现出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不能具有和资产阶级同等的拥有财产的自由,不能体现“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排除AC;材料与反对封建特权无关,排除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他们(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结合启蒙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分析解答。
16. 孟德斯鸠说:“从自然物质来说,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适宜于专制君主治理。
"据此可知,孟德斯鸠认为
A. 分权制衡存在于任何政体中
B. 国家规模影响国家政权形式
C. 君主立宪制是最合理的政体
D. 各种政体可以交叉相互使用
【答案】B
【解析】根据“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适宜于专制君主治理”表明孟德斯鸠认为国家规模不同适宜的政权形式也不同,国家规模影响国家政权形式,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分权制衡,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君主立宪制是最合理的政体”,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国家规模不同适宜的政权形式也不同,无法体现“各种政体可以交叉相互使用”,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适宜于专制君主治理"的准确解读,尊重材料,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即可。
17。
普朗克发现了超出经典物理学框架的新的实验事实,并且为解决新的实验事实与旧的理论体系的矛盾,被迫做出某些超越旧理论的假设。
但他不想用量子化概念去推翻旧的理论体系,始终认为“错误不在于理论之基本原则,而一定在于构造理论时所用的某个假设.”可见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A。
解决了经典力学的危机
B. 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C. 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D. 揭示了旧理论的缺陷
【答案】C
【解析】根据“他不想用量子化概念去推翻旧的理论体系"“错误不在于理论之基本原则,而一定在于构造理论时所用的某个假设。
”可见量子假设在普朗克的思想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假设,不具有基本原理的地位。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是经典理论的一个突破,一种变异一种从经典理论过渡到彻底的量子理论的中介形态.而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它还不具备应有的统一性和完备性。
故C正确;材料主要说明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AB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18. 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这是向上帝创造万物论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向了被宗教
神学长期盘剿的顽固堡垒。
据此可知,生物进化论
A。
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 揭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序幕
C.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 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这是向上帝创造万物论的宣战书”“打向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剿的顽固堡垒”,可知《物种起源》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故C正确;《物种起源》发表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宗教信仰,人们仍然信仰上帝,A错误;早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就反对封建神学,B项中“揭开了”错误,排除B;早在16、17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就已经开展了,《物种起源》发表在1859年,D错误。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各种科技综合研究所和工业实验室纷纷建立,且大部分是由企业家和发明家出资建立,它直接为生产服务,并以利润为目的。
这表明这一时期的美国
A. 垄断组织产生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B. 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
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国家
D。
垄断资本家追逐财富手段先进
【答案】B
【解析】根据“美国各种科技综合研究所和工业实验室纷纷建立”“它直接为生产服务",表明科学技术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垄断组织产生
"“垄断资本家",排除AD;材料没有其他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比较,无法体现美国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国家,排除C。
20. 下图反映了英国某一时期铁路兴建的情况(单位:英里)。
图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英国是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
B。
蒸汽机的发明和普及提供了动力条件
C。
英国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D. 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遍及世界各地区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844—1900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铁路兴建的情况,从图中数据看出,英国铁路兴建的增速很快,这主要和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相关,C正确;材料无法反映“英国是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排除A;B不能反映英国铁路兴建的增速很快的情况,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铁路兴建的增速很快,与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无关,排除D。
21. “不论他们的创作侧重于生活的哪一个侧面,选取什么题材,他们的注意力都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公曲折坎坷的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
材料中的“他们”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答案】B
【解析】根据“力图通过主人公曲折坎坷的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结合所学,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材料中的文学流派符合现实主义的特点,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2。
恩格斯说他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在第三、第四乐章里听到了“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的、年轻的、自由的欢乐”。
这说明贝多芬作品
A。
凭借乐器表达情感
B。
有强大艺术感染力
C。
节奏悠扬舒缓轻快
D。
体现出反封建精神
【答案】B
【解析】根据“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的、年轻的、自由的欢乐”,说明贝多芬作品充分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A不
能表现出贝多芬作品表达情感的不同效果,排除A;C材料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反封建精神”,排除D.
23. 下面是达利的画作《记忆的永恒》,画面展现的是在一片空旷的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还有几只钟表模样的东西。
达利承认这幅画是自己尽可能精密地记下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这幅画作
A。
结构严谨
B. 色彩鲜艳
C。
现实感强
D。
荒诞怪异
【答案】D
【解析】根据“画面展现的是在一片空旷的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还有几只钟表模样的东西”“自己尽可能精密地记下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表明这幅画作具有现代主义反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趋向荒诞怪异的特点,故D正确;结构严谨是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色彩鲜艳是印象派的特点,现实感强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C.
24。
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写道:“1920年还只有少数专家知道洛杉矶近郊有一个叫好莱坞的小镇,而现在这个小镇已成为一个无形帝国的首都和电影新的创作中心,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
”这反映了电影艺术
A。
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B。
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C。
丰富了美国民众生活
D. 如实反映社会现实
【答案】B
【解析】根据“现在这个小镇已成为一个无形帝国的首都和电影新的创作中心,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说明电影艺术带动了好莱坞从一个小镇发展到“无形帝国的首都和电影新的创作中心”“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表明电影艺术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电影艺术促进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并非“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排除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彼特拉克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曾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处时代与前代的不同,他说:“当我赡前顾后的时候,我是正站在两个世界之间的人.”事实上,中世纪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可能性空间。
一般的历史学家把文艺复兴这个时期描写成“从黑暗时代的灰烬里诞生的现代世界,或把它描写成一个发现世界、发现人类和在生活、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不受约束,自由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们从关注“灵魂被基督拯救"转向了“基督拯救和人自身拯救的统一”。
但丁代表作《神曲)建构的就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和基督教思想融合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