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优质康复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09
护理经验
181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优质康复护理体会
刘 燕 丁玉惠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康复科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8
【摘 要】目的:探讨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

方法:将2011年1月1日-2013年06月30日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

结果: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康复情况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可提高其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梗死;临床护理
了研究优质护理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找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工作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对所在医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06月30日选取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并详细记录,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效果十分显著。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1日-2013年06月30日我院康复科共收治脑梗死急性期病人20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5~77岁。

将200例患者自愿进行分组研究,即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每100例。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200例患者一律采取基础脑梗死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营养神经元等脑卒中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自主进行床上移位、坐位、站立等功能练习。

在接受日常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对优质护理组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加强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等。

以4周为一个疗程。

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

脑梗死患者一般均有以偏瘫为主的肢体运动障碍。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还需要协助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如果病人病情、体力允许,自我按摩或用健侧上肢对患侧上下肢锻炼。

依据病人情况,适当调整活动的时间和次数,由少渐多。

卧床期间,经常变换体位,保持关节功能位置。

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逐渐训练从
卧位转为坐位(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床头的高度应逐渐抬高,于病人背部垫以被褥,让病人靠着锻炼躯干肌肉,然后让病人扶着床栏起坐和独立坐起,病人能在床上稳坐后,让其坐床沿使双下肢下垂,并练习下肢活动准备下地站立和步行,不要急于让病人行走,让其体会迈步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扶拐或手杖行走。

运动过程要循序渐进。

(2)对症护理。

脑梗死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且不易咳出,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和吸入性肺炎。

所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及时清除痰液显得特别重要。

鼓励病人及时排出口腔内痰液及呕吐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促使痰液松动便于排出;对于无力咳痰者,准备吸痰器,以便随时吸出;仍无效时,行气管切开术,每日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吸氧时注意给氧的温化、湿化。

尤其是要给患者定时翻身,以每1~2小时翻身1次为宜,同时需要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清洁[2]。

(3)饮食护理。

急性期应禁止饮食,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情况可给予鼻饲饮食。

建议患者少食用高脂类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减少摄入可能增加血液黏度的食物[3]。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恢复肢体活动功能,生活能够自理,自觉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效:能够独立行走,自觉症状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0%~89%;有效:症状体征均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0%;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8%。

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治愈68例,显效27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62例,显效17例,无效21例,临床总有效率7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采取早期康复干预后,优质护理组病人在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在脑梗死确诊后的积极救治和相应的全面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患者日后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消除他们的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个体化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心理以及功能方面的恢复水平,同时使得病人的精神状态得到稳步提升,促进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5(2):187.
[2]田永梅,任爱玲,韩庆辉.整体护理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3-4.[3]赵逢玲.饮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
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77-7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