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30《诗五首》复习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五首》
教学内容:30课《诗五首》复习课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⑴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教材分析
《诗五首》都是名篇佳作。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感慨世事人生,坦言远离世俗的惬意;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尽抒求仕无路的感慨,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屋而心系天下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边塞之苦却出言豪放,写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道出了去国还乡的复杂情怀,表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中招考点
从近几年的某某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中得知: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为考查内容,注重写景抒情、爱国言志等,试题以简答题为主,常考考点有:古诗文的默写、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等。
4、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古诗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初步认识及基本鉴赏能力,在复习古诗词时,对基本内容和情感也有了基本掌握,但还不熟练,容易混淆.还需要分类识记,在鉴赏品味诗歌方面还缺少深度和方法。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能根据诗歌内容运用表达主旨的术语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读诗句,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句。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诗歌,能根据诗歌内容运用表达主旨的术语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品读诗句,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句。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精髓。
复习古诗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品味绝唱佳作,犹如百年陈酿,绵香而醇厚。
让我们用自己的明眸善睐去发现、感知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魅力!
本课五首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当堂训练:
1、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异同。
同:
1.诗句多少依所表达的内容而定;
2.以写景开篇,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
3.抒发诗人独特情怀。
异:
1.《茅》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白》都是七字句,句式整
齐;
2.《茅》叙事故事性强,《白》叙事点到为止;
3.《茅》抒情强烈深沉,《白》抒情含蓄典雅。
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不限课内、课外。
(1)抒写友情的诗句: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借景抒怀的诗句: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咏雪的诗句:
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冰不翻。
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6、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蕴涵的哲理。
(3分)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驶过,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
哲理:事实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画面”2分,“哲理”1分
4、阅读《己亥杂诗》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
2、回归的愉快;
3、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