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1.(2)高分五号穿过对流层时该大气层()
A. 气温越来越高
B. 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 气温先降一再升一再降一再升
D. 气温先升一再降一再升一再降
【答案】C
【解析】(1)高分五号升空过程中在对流层气温越来越低故A错误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再进入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故B错误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故C正确 D错误
故选C
【答案】D
【解析】(2)对流层大气存在着对流现象故A项错误
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中故B项错误
平流层大气层比较稳定故C项错误
对流层大气存在着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D项正确
故选D
2.(1)北京市()
2.(2)据图信息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
B. 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
C. 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D. 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
【答案】B
【解析】(1)读图可知北京春天多大风有利于雾霾的疏散 A不符合题意
从自然因素上将夏季降水量大具有洗尘作用所以雾霾天数少 B符合题意
机动车辆比重最大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C不符合题意
工业占16.3% 小于机动车辆22.2%等故工业并不是最主要原因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D
【解析】(2)读图可知机动车辆是最大的污染源所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是最可行有效的措施
故选D
3.(1)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3.(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 夏季多于冬季
B. 冬季多于夏季
C. 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 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省市
【答案】C
【解析】(1)从图中看北京夏季出现霾的天数多于冬季而天津、河北霾出现的天数是冬季多于夏季所以A、B项错误从三省市的霾日数曲线看夏季三省市的曲线间距最大因此差异最大 C项正确北京冬季霾日数小于天津因此D项错误
故选C
【答案】D
【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北11、12、月即冬季霾日数多原因是冬季燃煤取暖使大气污染物增加 D项正确河北降水主要在夏季而不是在春季大风天气主要在冬春季因此A、B项错误秋季相对湿度低所以霾日数少而不是晴天多导致因为冬季和春季晴天也较多所以C项错误
故选D
4.(1)若气压值a>b 则图中c地位于()
4.(2)若气压值a<b 则图中c地()
A. 北半球高空
B. 南半球高空
C. 北半球近地面
D. 南半球近地面
【答案】B
【解析】(1)若气压值a>b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指向b 图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且沿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偏说明其位于南半球高空
故选B
【答案】D
【解析】(2)若气压值a<b 说明c地位于北半球高空图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说明风受摩擦力影响小风在水平运动时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其合力为零风向不会继续向右偏
故选D
5.(1)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2)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温度 a>b>c>d
B. 气压 d>a>b>c
C. 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 b为海洋
D. 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 b为城区
【答案】D
【解析】(1)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a处气流下沉说明其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温应为b>a A错误
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b处高即气压为a>b 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高空的d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c处低即气压为c>d 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分布应为a>b>c>d B错误
因无法从图中判断季节和昼夜情况所以无法判定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C错误
若为城郊间热力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故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b处为城区位置 a处为郊区 D正确
故选D
【答案】B
【解析】(2)若此图表示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a处表示的是郊区 b处表示城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①处绿地对流经空气会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
故选B
6.关于大气物质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氮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氧是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错误
②碳是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基本成分故错误
③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故正确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故正确
故选D
7.(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7.(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7.(3)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均晴时昼夜温差大 AC错误
石质地面白天比山林地区升温快夜晚比山林地区降温快所以石质地面昼夜温差最大 D 正确 B错误
故选D
【答案】A
【解析】(2)白天石质地面区比山林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山林高压区吹向石质地面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石质地面区比山林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从石质地面高压区吹向山林低压区形成穿堂风综上分析与热力环流原理最符合
故选A
【答案】C
【解析】(3)石质地面升温快、降温也快增加了房屋前后温差增强了穿堂风
故选C
8.(1)图中所示时间()
8.(2)发现海边风力比家乡大当地妇女多用纱巾遮面这里风力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摩擦力④重力
A. 陆地气温较低
B. 正值日出前后
C. 海面气压较低
D. 海滨凉风习习
【答案】D
【解析】(1)从烟的运动方向可知此时为海风所以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且此时为白天
故选D
【答案】B
【解析】(2)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力的大小
故选B
9.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A. ①—太阳辐射
B. ②—大气吸收
C. ③—大气散射
D. ④—地面吸收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由太阳指向地面应表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A正确
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遇到大气后被反射回宇宙空间不是大气吸收 B错误
图中③由太阳指向大气应表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不是大气散射 C错误
图中④表示太阳辐射遇到大气后被改变为多个方向属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不是地面吸收 D错误
故选A.
10.(1)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10.(2)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C
【解析】(1)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A正确
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B正确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错误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D正确
故选C
【答案】B
【解析】(2)干洁空气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A错误
平流层大气稳定适合航空飞行 B正确
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 C错误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图1中a、b、c、d哪些表示夏季风并说明风向
11.(2)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简析青藏高原季风的形成过程
11.(3)简述青藏高原的高原季风对我国东部季风的影响
【答案】(1)代表夏季风的是 b和c b的风向为西南风 c的风向为东南风
【解析】(1)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升温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吹向高原面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 ad表示冬季风
【答案】(2)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比热容不同存在热力差异冬季高原比周围大气温度低是冷源形成高压风从高原吹向周围夏季高原比周围大气温度高是热源风从周围吹向高原
【解析】(2)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注意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
【答案】(3)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冬季要受到高原季风—偏北风的影响夏季要受到高原季风—偏南风的影响与我国季风环流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使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季风增强
【解析】(3)结合前面的分析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2.(1)比较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异同
12.(2)说出影响汉中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因素
12.(3)分析汉中市夜间热岛强度强于白天的原因
12.(4)画出汉中市12~14时的城郊热力环流
【答案】(1)相同点日变化明显夜强昼弱中午前后出现冷岛效应(市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
不同点 7月日变化更加明显热岛最强时间不同 1月出现在8时前后 7月出现在21时前后 1月出现冷岛的时间较长
【解析】(1)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异同主要从季节异同、昼夜异同等方面分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中市1月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相同点是
日变化明显夜强昼弱中午前后出现冷岛效应(市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汉中市1月
和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的不同点是7月日变化更加明显热岛最强时间不同 1月出现在
8时前后 7月出现在21时前后 1月出现冷岛的时间较长
【答案】(2)气候下垫面城市化进程人类活动等
【解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汉中市热岛效应强弱的因素主要有气候、下垫面、城市化进程、人类活动等
【答案】(3)夜间城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
城区夜间气温较高城郊温差大夜间热岛效应明显
白天城区大气污染较郊区严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升高幅度小(或郊区
空气质量较好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大量热量郊区增温快城郊温差变小热岛强度减弱
甚至导致郊区气温比城区高)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间城区大气扩散条件相对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城区夜间气温较高城郊温差大夜间热岛效应明显白天城区大气污染
较郊区严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升高幅度小
【答案】(4)
【解析】(4)读图可知 12~14时出现冷岛现象按照冷岛现象发生时的城郊热力环流绘
图即可(市区下沉气流郊区上升气流形成闭合环流)
13.(1)图三中字母B表示________ C表示________ (填对应数字:①大气和地面的反射②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③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④太阳辐射)
13.(2)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
加以解释
13.(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答案】(1)图②.
【解析】(1)据图可知B的箭头指向地面 B是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对应的是图乙
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极少部分散
失到宇宙空间故C对应的是○
【答案】(2)石子地面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林地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
晚上降温也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
差增大加大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促进了空气流动
【解析】(2)据图可知屋前铺设的是石子地面石子地面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晚上降
温也快屋后的林地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
晚上降温也慢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快两地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夏季的穿堂风增强
【答案】(3)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
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解析】(3)从材料可知该地为我国四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运动全年正午太阳位于
其正南所以房屋“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更多的光照
14.(1)图示天气现象集中分布于大气________层说出判断理由
14.(2)依据图文材料推测“晴岛”出现的原因
14.(3)与“晴岛”周边地区相比上海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均较高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对流层
该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解析】(1)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答案】(2)“晴岛”处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风力弱云层移动较慢风从“晴岛”向四周吹形成清晰的边缘
【解析】(2)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晴岛”处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读表常州受西南风影响上海和杭州受东风影响且风力弱云层移动较慢风从“晴岛”向四周吹形成清晰的边缘
【答案】(3)白天时上海为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热岛效应强夜晚上海热岛效应更强因此夜间温度仍较高
【解析】(3)上海为晴天“晴岛”周边地区为阴天保温作用明显上海白天时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热岛效应强夜晚上海热岛效应更强因此夜间温度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