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训练4 表格分析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题型专项训练四表格分析类
1.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 m),部分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A.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 ℃
B.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
C.突变酶中二硫键的形成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无关
D.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65.5℃是突变酶F有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而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项错误。
突变酶C的半胱氨酸数目与野生型T4溶菌酶的相同,说明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无关,B项错误。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二硫键数目越多
,溶菌酶热稳定性越高,而二硫键的数目的增加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增加半胱氨酸的数目加以实现,C项错误,D项正确。
2.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右上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Aa/%aa/%A.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答案:A
解析:第一年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第二年A基因频率为50%,a 基因频率为50%,所以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生物没有进化,A项正确。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B项错误。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处于遗传平衡中,没有自然选择,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C项错误。
由于第二年A的基因频率与a相等,则种群连续自交,A的基因频率不变,D项错误。
3.研究人员进行两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伸长长度(单位:mm)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比较乙、丙可知,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C.比较乙、丁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比较丙、丁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C
解析:比较甲、乙可知,自变量是有无顶芽,可知顶芽的存在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项错误。
比较乙、丙可知,自变量是侧芽有无外源生长素,说明外源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项错误。
比较乙、丁可知,自变量是有无外源赤霉素,说明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C项正确。
比较丙、丁可知,自变量是外源植物激素的种类,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两者作用效果不同,D项错误。
4.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7支试管中。
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 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
草。
答案:(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可靠的
(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
(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代表不同的光强。
2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
有光条件下,3~7号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水草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的综合反映。
1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NaHCO3可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2~7号试管为实验组。
综上所述,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
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2)2号试管进行了遮光处理,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所以试管内CO2浓度高于3号试管,X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1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和释放CO2量相等。
5.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①取小鼠肝腹水癌细胞培养液均分为3组,编号A、B、C。
②A组加入一定量的冬虫夏草提取物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鬼臼类木脂素溶液,C 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置于37 ℃、CO2体积分数为5%的培养箱中培养48 h。
③将3组培养液分别离心。
取各组上清液测得几种物质的相对量,计数沉淀物中小鼠肝腹水癌细胞数目,检测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量。
结果如下表:
(注:+的数量表示相对量的大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C组的目的是,三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相对量是
变量。
(2)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
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
的摄取,从而抑制的合成。
(3)经研究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据实验结果分析Bcl-2蛋白是一种(填“促”或“抗”)细胞凋亡蛋白。
答案:(1)对照(空白对照) 因
(2)葡萄糖(C6H12O6) 胸腺嘧啶和尿嘧啶(或T、U)(缺一不可) DNA、RNA和蛋白质(或DNA和RNA)
(3)抗解析:(1)设置C组的目的是对照,自变量是加入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故葡萄糖的相对量是因变量。
(2)A组中葡萄糖含量高,说明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而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癌细胞没有葡萄糖无法进行代谢。
而加入鬼臼类木脂素溶液中的胸腺嘧啶和尿嘧啶比对照组的高,而它们分别是DNA
和RNA合成的原料,缺少了它们会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B组癌细胞数量少,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量少,C组癌细胞数量多,细胞中
Bcl-2蛋白相对量多,说明Bcl-2蛋白是一种抗细胞凋亡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