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一. 教材分析
《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
男孩在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而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和责任感。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和细心,容易粗心大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培养细心习惯。
六.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细心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课堂讨论
和实践环节。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粗心大意的例子,如小明找不到课本、忘记写作业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
朗读课文《不做小马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为什么会有困扰?他后来是怎么做的?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做到细心?
3.操练(10分钟)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
提问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实践中是如何做到细心的,遇到问题时是怎么解决的。
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细心程度。
5.拓展(5分钟)
分享一些细心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细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做到细心。
6.小结(3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细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7.家庭作业(2分钟)
布置一道细心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后,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明天向老师展示。
8.板书(2分钟)
–认识细心的重要性
–学会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培养细心习惯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
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板书2分钟。
总计40
分钟。
教学情境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文《不做小马虎》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些与课
文相关的情境。
如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了一些粗心大意的例子,如小明找不到课本、忘记写作业等。
这些情境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设计的,让他
们能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在呈现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等。
这些实践活动也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
教学活动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如在呈现环节,我让学生讨论小男孩为什么会有困扰,他是怎么做的,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做到细心。
这个讨论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操练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等。
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细心的意义,培养细心习惯。
在巩固环节,我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实践中是如何做到细心的,遇到问题时是怎么解决的。
这个提问活动旨在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细心程度。
在拓展环节,我分享了一些细心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细心的重要性。
这个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做到细心。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比我预想的要好。
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细心的意义,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做到细心。
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也让我看到了教学成果。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
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对一些细节处理不够到位,需要我在旁边提醒和指导。
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细心程度。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改进措施:
问题一: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发表
自己的观点。
解决办法: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在讨论前给学生一些思考的问题,引导他们
提前思考。
在讨论时,我可以尽量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讨论环节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
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同时,我还可以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启发,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问题二: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对一些细节处理不够到位,需要我在旁边
提醒和指导。
解决办法: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在实践活动前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让他们知道怎样才能做到细心。
在实践活动中,我可以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和实
践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细心的重要性。
同时,我还可以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处理细节问题。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它们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细心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教学实录:
在教学《不做小马虎》这一课时,我按照预先的教案进行了教学。
首先,我利
用课件展示了几个粗心大意的例子,如小明找不到课本、忘记写作业等,引导学生思考粗心的后果。
接着,我呈现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在操练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等。
在巩固环节,我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实践中是如何做到细心的,遇到问题时是怎么解决的。
在拓展环节,我分享了一些细心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细心的重要性。
最后,我进行了小结,并布置了家庭作业。
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和活动的设计,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培养细心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专家表示,本节课的教学实录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刻,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处理细节问题。
根据专家的建议,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细
心程度。
我将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细心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会继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