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系列之四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9
22
Ye Sihua
7.3.2 投票悖论
1. 孔多塞悖论(condorcet’s paradox) 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
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 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 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
2020/3/29
23
Ye Sihua
“循环”能否消除?
能;二是备选方案(在技术上)能够在多
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
2020/3/29
5
Ye Sihua
技术可行性的一个主要标准是有效性 或效能(effectiveness)。 有效性标准的焦点是被提出的方案或项目 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包括这样几个重 要的问题:政策或项目的影响是直接还是 间接的、长期还是短期的、可量化还是不 可量化的,以及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
公共政策学
——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之四
叶斯华
2006-8-13
2020/3/29
1
可编辑
欢迎您的到来
祝您学习愉快!
2020/3/29
2
可编辑
公共政策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七章 方案比较与择优
2020/3/29
3
重点问题
技术可行性的比较
经济可行性的比较
政治可行性的比较
行政可行性的比较
2020/3/29
26
Ye Sihua
7.3.3 过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
假定需要从一张M个候选人组成的名单中 选出一个人(M>3),那么有以下形式:
过半数规则 占多数规则 孔多塞标准(Condercet criterion) 博尔达计数(Borda rule) 淘汰计数(exhaustive voting) 赞成投票(approval voting)
相关的约束 (3)制度或体制所强加的约束
2020/3/29
9
Ye Sihua
7.1.4 行政可行性的比较
行政可行性的标准: 权威 制度承诺 执行人员的能力 目标全体的支持 财政资源
2020/3/29
10
Ye Sihua
7.1.5 方案抉择应注意的事项
1. 不要期望找到一种绝对优势的或完美的政策备选方 案。
贴现法
(1)净现值法(用 NPV表示)
NPV
A1 (1 i)
A2 (1 i)2
An (1 i)n
Av
n k 1
Ak (1 i)k
Av
2020/3/29
16
(2)内部收益率法
NPV
A1 (1 i)
A2 (1 i)2
An (1 i)n
Av
n k 1
Ak (1 i)k
Av
n
Ak
k 1 (1 r)k
Av
成本效益分析的最后一步是计算成本收益率2020331yesihua14任务说明问题构建通过确定目的目标备选方案标准目标群体成本和收益来阐述问题明确目标把一般目的目标转换成既具体又可衡量的目标明确备选方案从问题阶段确定的多个潜在方案中选出少量最重要方案信息的搜索分析和解释找到分析并解释所需信息以预计具体方案的结果明确目标全体和受益列出作为行动目标的所有群体利益相关者估计成本和收益估计备选方案中每一类成本和收益的货币价值成本和收益折现把货币成本收益根据具体折现率转换成目前的价值估计风险和不确定性使用敏感性分析等方法估计未来要发生的收益成本概率选择决策标准在下面标准中选择
信息的搜索、分析和 解释 明确目标全体和受益 人
估计成本和收益 成本和收益折现
估计风险和不确定性
选择决策标准
建议
说明 通过确定目的、目标、备选方案、标准、目标群体、成本 和收益来阐述问题 把一般目的(目标)转换成既具体又可衡量的目标 从问题阶段确定的多个潜在方案中选出少量最重要方案 找到、分析并解释所需信息以预计具体方案的结果
成本—效能分析的特征
(1)由于它避开了用货币形式来计量受益的问 题集中体现了技术理性,因为它试图在不把 政策的结果与全面经济效率或社会总体福利相 联系起来的情况下,决定政策方案的效用
(3)由于很少依靠市场价格,它因此很少依赖 私营部门利润最大化的逻辑
(4)特别适于分析外部性和无形的成本或收益, 因为这些影响都很难用货币衡量
3. 成本—效能分析法的作用与局限性
2020/3/29
19
Ye Sihua
7.2.3 风险—效益分析
第一阶段:风险评估 (1)辨认危害的过程 (2)有毒物质泄漏对人体影响的评估 (3)对剂量反应的模型设计 (4)对整体风险的特征概括 第二阶段:成本—效益分析
2020/3/29
20
Ye Sihua
7.3 方案抉择
(4)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2020/3/29
34
Ye Sihua
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
“自上而下”(top-bottom或top-down) 途径,或称为“政策制定者透视”途径。
“自下而上”(bottom-top或bottom-up) 途径。
列出作为行动目标的所有群体(利益相关者)
估计备选方案中每一类成本和收益的货币价值 把货币成本收益根据具体折现率转换成目前的价值 使用敏感性分析等方法估计未来要发生的收益、成本概率 在下面标准中选择:帕累托改进、净效率改进、分配性改 进、内部回报率
选择最合理的1方5 案,考虑对李德道德或因果的假设
4. 成本—效益分析的技术
8.1.1 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政策执行研究被忽视的原因如下:
(1)一个天真的假定—执行过程是简单且人所 共知的,并没有什么值得学者关注的大问题。
(2)以计划—项目—预算(PPB)为焦点—强 调权威决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 对执行过程负责。
(3)任务的困难—从方法论上看,执行过程涉 及严重的边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 者。
2020/3/29
27
Ye Sihua
7.3.4 决策方式的改进
1. 公共选择学者论投票方式的改进
布坎南、塔洛克(Tullock)认为,当人们 选
择投票方式和规则时,他就会选择那种给自己
带来的外部成本与决策成本都最小的方式和规
则,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需求显示过程(demand-revealing process)
7.3.1 决策方式 1. 全体一致规则(unanimity rule) 缺点:(1)决策成本过高 (2)鼓励“策略行为” I. 讨价还价 II. 弃权
2020/3/29
21
Ye Sihua
2. 过半数规则(majority rule)
特征:(1)决策效率高 (2)“少数服从多数” 缺点:(1)“多数剥削少数” (2)决策结果未必可靠 (3)投票悖论
(5)通常用来解决固定成本或固定效能问题, 而成本—效益分析通常解决变动—成本—变 动—效能问题
2020/3/29
18
Ye Sihua
2. 成本—效能分析的步骤和形式 步骤:首先,确定决策目标;其次,以货 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出各备选方案的 各种有形费用并加总;最后,按照费用的 高低顺序排序,以供决策者选择
2. 不要把一项偏好的政策和一些“虚拟的”或“稻草 人”式的备选方案对立起来。
3. 在你根据所有目标评价完所有的可选方案之前,不 要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备选方案。
4. 确保你的备选方案互相排斥。
5. 备选方案应当提供真正的选择。
6. 应当避免“厨房水池”式的备选方案—也就是“做 每一件事情”的备选方案。
7. 备选方案应当与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司法权和可控 变量一致。
8. 记住政策备选方案是具体的行动集。
2020/3/29
11
Ye Sihua
7.2 方案比较的方法
7.2.1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首先判断完成一个特
定项目的输入因素需要多少钱,然后把货 币价值分配到与项目相联系的估算结果或 者实际结果之中,最后计算出项目的效率。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能分析
风险—效益分析
方案抉择中的决策方式
2020/3/29
4
Ye Sihua
7.1 方案比较的内容
7.1.1 技术可行性的比较
技术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ility) 标
准测量备选方案或项目的结果能否达成预
期的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
技术或方法能否使得目标的实现成为可
投资,谁将从中受益。
第二步:目标组确定之后,必须把输入和
输出冠以货币价值。
第三步:大多数的成本—效益分析不得不
对一段时间之后的费用和效益(打折扣)
第四步:成本—效益分析的最后一步是计
算成本—收益率
2020/3/29
14
Ye Sihua
邓恩概括成本—效益分析任务与过程
任务 问题构建
明确目标 明确备选方案
n
Ak Av r 0
k 1
n
Ak Av r 0
k 1
n
Ak Av r 0
k 1
Ye Sihua
7.2.2 成本—效能分析
1. 什么是成本—效能分析 成本—效能分析的要点是根据方案或
项目的预期结果的成本与效能,来评估每 种方案或项目的效果。
2020/3/29
17
Ye Sihua
2020/3/29
32
Ye Sihua
8.1 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什么是政策执行? 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认为,执行是
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 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
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 机
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 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活动,将政策 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 20现20/3/既29 定政策目标的3活3 动过程。 Ye Sihua
(3)回应性(responsiveness)涉及目标集 团对政策或规划是否会符合其需求的认识。
20(20/34/29)合法性(legitim8 acy)
Ye Sihua
马杰(G.Majone)对政治可行性的定义: 一个政策方案或建议是可行的,仅当它满 足所有相关的约束或限制。 (1)可利用的政治资源的约束 (2)与政策的利益和成本所允许的分配
政治可行性可细分为可接受性、适当性、
回应性、合法性和公正性等方面
(1)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既指确定一项 政策是否可以被政治过程中的行为者接受,又 指明确委托人和其他行为者是否乐于接受新政 策。
(2)适当性(appropriateness)与可接受性 紧密相联,因为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政策目标与 共同体或社会的价值观是否相协调。
当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值性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时, “循环”就
会消失。所谓“单峰值”,就是偏好只有 一
个峰值,在峰顶(最优偏好)的两边,对
其他备选方案的偏好持续下降。
2020/3/29
24
Ye Sihua
2. 阿罗悖论(Arrow paradox)
如果我们派出了人际效用的可比性,而 且在一个相当广的范围内对任何个人偏 好排序集合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 总合为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 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的。
2020/3/29
12
Ye Sihua
1. 政策分析中的成本和效益概念
2. 成本与收益的不同类型 (1)直接收益与成本、间接收益与成本 (2)内部收益与成本、外部收益与成本 (3)有形收益与成本、无形收益与成本
2020/3/29
13
Ye Sihua
3. 成本—收益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必须规定谁将为政策或项目
2020/3/29
25
Ye Sihua
上述结论建立在社会选择的两个公理与民
主决策方式所需满足的五个条件之上:
公理1 连贯性(connectedness)
公理2 传递性(transitivity)
条件1 选择的非限制性
条件2 集体选择的非反常性
条件3 不相关方案的独立性
条件4 公民的至上性
条件5 非独裁性
(2)投否决票(voting by veto)
2020/3/29
28
Ye Sihua
2. 作为一种决策方式的民主 集中制的完善
首先,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民主集中 制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只有在充 分发扬民主的基础 上才具有正确的集中。 其次,借鉴现代决策科学的理论及方法,实现 民主集中制决策体制及其运作的科学化、现代 化。 最后,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执行民主集中 制决策体制及原则的各项规章制度。
2020/3/29
6
Ye Sihua
7.1.2 经济可行性的比较
经济可行性既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 能获得财经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或 项目的执行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或 效率,它主要测量方案或项目的成本和收 益。 当成本≥收益时,方案是可行的
2020/3/29
7
Ye Sihua
7.1.3 政治可行性的比较
6. 在上述案例中,美国战略是由储备规模是如
何确定的?
2020/3/29
30
Ye Sihua
公共政策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八章 政策执行与监测
2020/3/29
31
重点问题
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 政策工具的特性与分类 政策执行中的工具选择 政策监测的含义及种类 政策监测的地位和作用 政策监测的方式及技术
2020/3/29
29
Ye Sihua
思考题
1. 什么是技术可行性?如何进行技术可行性比 较?
2. 什么是经济可行性?如何进行经济可行性比 较?
3. 什么是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行性?为什么要 作这两种可行性的比较?
4. 举例说明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 和风险—效益分析方法的应用。
5. 方案抉择中的决策方式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