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囹圄(yǔ) 日薄(bó)西山提供(gòng)龟 (jūn)裂
B.鹰隼(sǔn)莞(wǎn)尔而笑倜傥(tǎnɡ)船坞(wù)
C.遏(è)制游目骋(chěng)怀濒(bīng)临俯瞰(kàn)
D。
乳媪(ǎo)寡廉鲜(xiǎn)耻筵(yán)席星宿(sù)
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细末里头不免掺合着鉄臼上磨下来的铁屑,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
B.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
C。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D。
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孽”。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线
..
B。
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
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
..
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的C.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到壮大再到消亡的短暂却可歌可泣
....历程。
D.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弱者的抵抗外强中
...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不仅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而且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
B .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
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
C .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
的团队协作技能。
D .日前,《芈月传》剧组将于5日在南京清江苏宁广场与广大粉丝见面,届时三位在剧中有着精彩
“纠葛”对手戏的主要演员将齐聚南京,讲述剧里剧外的趣事.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青雀黄龙之轴
B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C.却告了相思回避 D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完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俨骖騑于上路..
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或取诸怀抱..
C 。
何故深思高举.. 恨私心..
有所不尽 D.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令人长号不自禁..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太上不辱.先
B 。
引以为流.觞曲水 C.齐.彭殇为妄作 D 。
臣具以表闻.
8。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
例句:而刘夙婴疾病
A.其制稍异于前 B。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9。
阅读下面的文段,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
(3分)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
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是,陈佩斯拒绝
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9分)
“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
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
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
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而在Web2.0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
”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程度。
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
140个字的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
这使不善言者增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
对于政府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注,留住“粉丝".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
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显“遥远"的政府机关化身为自己关注的列表中的一个普通的ID,“政府机关”便也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与亲和感。
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
细微和平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
10。
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140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说。
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特征。
C。
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
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比拟。
11.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特点.
B。
“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人人平等。
C。
“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有发言权.
D。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流的实质。
1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你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17分)
木鱼馄饨林清玄
⑴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⑵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
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⑶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⑷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施化缘,得些斋衬钱。
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极好的佐证。
⑸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每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⑹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⑺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
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
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⑻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⑼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⑽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
”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
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⑾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
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⑿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
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⒀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⒁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⒂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⒃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清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⒄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3.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
(4分)
14.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3分)
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5.第四、五两段写僧侣敲木鱼为人报晓已经失传,有何作用?(4分)
16.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好处。
(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吴凑,章敬皇后弟也。
凑才敏锐,而谦畏自将,帝数顾访,尤见委信。
是时,令狐彰、田神功等继没,其下乘丧挟兵,辄偃蹇摇乱。
凑持节至汴、滑,委悉慰说,栽所欲为奏,各尽其情,亦度.朝廷可行者,故军中驩附。
帝才其为,重之。
元载当国久,愎状日肆,帝阴欲诛,未发也,顾左右无可与计,即召凑图之.俄而收.载赐死。
于是王缙、杨炎、王昂、韩会、包佶等皆当坐,凑建言:“法有首从,从不应死,一用极刑,亏德伤仁。
”缙等繇是得减死。
丁后母丧解职。
既除,拜右卫将军.
德宗初,出为福建观察使政勤清美誉四腾与宰相窦参有憾参数加短毁又言凑风痹不良趋走帝召还,验其疾,非是,繇是不直参.擢凑陕虢观察使,代李翼。
翼,参党也.
贞元十四年夏,大旱,谷贵,人流亡,帝以过.京兆尹韩皋,罢之。
即召凑代皋,已谢,督视事,明日诏乃下.凑为人强力劬俭,瞿瞿未尝扰民,上下爱向.初,府中易凑贵戚子,不便簿领,每有疑狱,时其将出,则遮凑取决,幸仓卒得容欺.凑叩鞍一视,凡指擿,尽中其弊,初无留思,众畏服,不意凑精裁遣如此。
僚史非大过不榜责,召至廷,诘服原去,其下传相训勖,举无稽事.
文敬太子、义章公主仍薨,帝悼念,厚葬之,车土治坟,农事废。
凑候帝间徐言,极争不避。
或劝论事宜简约,不尔,为上厌苦。
凑曰:“上明睿,忧劳四海,不以爱所钟而疲民以逞.也.顾左右钳噤自安耳,若反复启寤,幸一听之。
则民受赐为不少。
挢舌阿旨固善,有如穷民上诉,叵云罪何?"以能进兼兵部尚书。
及属病,门不内医巫,不尝药,家人泣请。
对曰:“吾以庸谨起田亩,位三品,显仕四十年,年七十,尚何求?自古外戚令终者可数,吾得以天年归侍先人地下,足矣!"帝知之,诏侍医敦进汤剂,不获已,一饮之。
卒,年七十一。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四》)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亦度.朝廷可行者度:估计、考虑
B。
俄而收.载赐死收:拘捕
C.帝以过.京兆尹韩皋过:经过
D.不以爱所钟而疲民以逞.也逞:快意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能进兼兵部尚书引以.为流觞曲水
B.凑为.人强力劬俭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凑才敏锐,而.谦畏自将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D.帝才其为,重之.之.二虫又何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凑帮助皇上将元载“赐死”,又因提出建议,使得王缙等人免于死罪;吴凑的言行与其依法惩治应区别首犯与从犯的认识相一致。
B.吴凑因为勤政,而美誉四腾,他劳苦俭朴,不敢“扰民”,就连皇帝欲厚葬相继去世的文敬太子、文章公主,吴凑也因“车土治坟"荒废农事而劝谏皇上。
C.吴凑身为外戚虽做上高官,府中的人仍瞧不起他。
但由于吴凑处理疑难案件能力强,使那些轻视他甚至为难他的人也不得不敬畏和佩服他。
D.吴凑“谦畏自将”,做事谨慎,进谏总是等候到皇上有空闲时间再慢慢说,决不惹怒皇上,极力避免与皇上争辩;最终能在显要官位上任职四十年。
20。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出为福建观察使政勤清美誉四腾与宰相窦参有憾参数加短毁又言凑风痹不良趋走帝召还。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或劝论事宜简约,不尔,为上厌苦.(3分)
(2)顾左右钳噤自安耳,若反复启寤,幸一听之.(3分)
(二)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
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
11)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22。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23-24题。
(6分)
渔家傲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
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工树名,出将入相。
”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23.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和两种表现手法.(2分)
24.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
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任选4小题,8分)
25.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渔父》)
⑤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⑥其身正,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
(《为政以德》)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说这世界不公平,这是因为别人满头大汗地攀登时,你却站在下面乘凉看风景。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
1。
B(A提供gōng C。
濒.bīn临D.星宿.xiù)
2.C(A掺和;B抱歉;D萌蘖)
3。
A(界线既指某些事物的边缘,又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
界限:指尽头处,限度)
4.B(A“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与“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互换才构成递进关系;C“不只是……而是……"搭配不当,不合逻辑D不合逻辑,“日前”与句中的“将”时态矛盾)
5.B
6.D
7.C
8.C
9。
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分析:陈佩斯的话运用了暗喻,以羊肉串和糖葫芦来比喻喜剧小品,说自己的喜剧作品是有机的整体,是环环相扣的,不像羊肉串和糖葫芦可以取出来一部分,所以不适合拿出其中几个片段来演出。
作答本题,可联系上文来分析,上文提到“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可知他的作品是一个整体,拿出几个片段单独演出不合适。
10。
C 11.C
12。
①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②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者并予以关注的权利。
③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淡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13、(4分)①勤劳、平凡——“30年”,“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卖馄饨,“一袭布衣”。
②手艺好——“连大饭店的厨子都爱吃”,“人尽皆知”,“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③真诚、朴实——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
④有尊严、为他人着想——用木鱼做讯号,“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
14、(3分)“读经"是为了净化心灵,(1分)“无关紧要”,是因为作者从老人那里,感受到了人情美、生活美,(1分)同样净化了心灵。
(1分)
15、(4分)内容:一方面写僧侣敲木鱼为人报晓的三个作用,表明中国佛教与民间生相融合。
(1分)另一方面写已经失传很久的传统出现在台北令作者很是迷惑,每听到木鱼声就会产生按捺不住一探究竟的冲动.(1分)结构:为后面寻觅木鱼声的来源(1分)及发现卖木鱼馄饨的老人作铺垫.(1分)
16、(6分)①“木鱼”本是佛门中的用物,神秘而超凡脱俗,“馄饨”是生活,“木鱼馄饨”将表面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反映卖馄饨老人的特别之处,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木鱼是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作者对木鱼声神秘的玄想、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熟识后的感动以及乔迁后对老人的怀念。
③借物抒情,借清越的木鱼声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真诚、朴实、有尊严、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的赞美。
(每点2分)
17.C(过:责怪.)
18。
C(C而:连词,但是、却。
A以:介词,因为;以……为:把……作为.B两个“为”,前一个是介词,解释为“被”,后一个是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
D之: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
)
19.D(“总是”一语说法有误,“极力避免与皇上争辩”不对,原文是“极争不避”。
)
20.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德宗初,出为福建观察使/政勤清/美誉四腾/与宰相窦参有憾/参数加短毁/又言凑风痹不良趋走/帝召还.21.(6分)(1)有人劝他谈论事情应该简约,不这样,为皇帝所厌恶。
(2)只是左右的人闭口以求保全自己罢了,如果能多次陈述逆耳之言,希望能听从一下他的意见.
22(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23、衬托、用典
24、不正确。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诗所表现的是隐居环境的幽静和隐居生活的闲适,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对仕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2分);“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
(1分)“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
(1分)
【参考译文】吴凑是章敬皇后的弟弟。
吴凑才思敏捷,但是行事谦虚谨慎,皇上多次看望他,他特别被信任。
当时,令狐彰、田神功等相继去世,他们的下属乘办丧事的机会挟制军队,军队士兵往往因生活困顿而人心动摇。
吴凑手持权杖到汴州、滑州,对他们悉心安慰劝导,裁决他们想要上奏的内容,全都根据实际情况,也考虑朝廷能够施行的,所以军中的人都归附他。
皇帝认为他做事很有才干,器重他。
元载掌权时间长了,刚愎自用一天天地放纵自己,皇帝暗中想要除掉他,还没有实施。
看看周围的人没有能同自己商量大事的,就召吴凑谋划这件事.不久拘捕了元载赐他自杀.于是王缙、杨炎、王昂、韩会、包佶等人都应当牵连治罪,吴凑建议说:“犯法有首犯和从犯之分,从犯不应处死,如果施用极刑,有损圣德仁爱之心。
”王缙等人由此得以免除死罪。
母亲去世后因丧解除官职。
服丧期满后,(皇上)授予他右卫将军的官职。
德宗初年,外调担任福建观察使,为政勤勉清廉,好的声誉到处传播.与宰相窦参有嫌怨,窦参屡次(对他)加以诽谤,又声称吴凑有风痹病行走不便,皇帝召(吴凑)回到京城,验查他的病,不是(窦参)所说的那样,从此不再信任窦参。
提拔吴凑为陕西虢州观察使,代替李翼.李翼是窦参的同党。
贞元十四年夏,天下大旱,谷价昂贵,老百姓到处流亡,皇帝因此责怪京兆尹韩皋,罢免了他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