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公开课优秀教
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概述
《枫桥夜泊》是一首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描写了作者在枫桥夜晚停泊,借着灯光思念远方的朋友。
通过诗歌的艺术表现,呈现出诗人的哀思之情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枫桥夜泊》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3.提升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水平。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难点:领会诗歌中抽象意象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引入
教师播放《枫桥夜泊》的背景音乐,营造夜晚的静谧氛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2. 导入课文
教师简要介绍《枫桥夜泊》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预感诗歌内容。
3. 默写诗歌
学生通过阅读《枫桥夜泊》,尝试自己默写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
4. 集体朗读
分组学生进行诗歌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方式。
5. 理解诗歌意境
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解读诗歌背后的
内涵。
6. 课文解析
教师逐句解析诗歌,讲解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技巧。
7. 学生朗读
学生自主朗读《枫桥夜泊》,提升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8. 思维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枫桥”、“远望”等词语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诗人的
思乡之情?
9. 情感反馈
学生就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选用
•听音乐导入氛围法
•默写法
•朗读法
•互动讨论法
•解析讲解法
•思维拓展法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诗歌,领会
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文学意义。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