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
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对照组单用
甲钴胺治疗,共2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
照组为68.8%(P<0.01)。
在改善肌电图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合用可明显提高DPN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前列地尔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电图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
01-0100-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
性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DPN可累及肢体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出现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然是临床治疗学的难题,目
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发现,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
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还不十分满意。
本研究对2008
年5月~2012年5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治疗组,并与单用甲
钴胺对照组进行比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
标准;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感觉过敏、减退、异常,肢体麻木、
针刺样或灼热疼痛及痛觉过敏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肌无力等;营养功能障碍:如肌肉萎缩无力,皮肤干燥、少汗等;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
神经、腓总神经有传导障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2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为接受控制饮食、
运动、降糖等治疗,空腹血糖6.2~7.9mmol/L,餐后2h血糖7.5~11.3mmol/L,
持续2周而周围神经病变表现未缓解者。
按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48例。
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2~70岁,平均58.1岁;糖尿病病程5~24年,平均11.3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9年,平均5.4年。
对照组48例。
男25例,女23例;年龄41~74岁,平均59.1岁;糖尿病病程3~26年,平均11.5年;
周围神经病变l~10年,平均5.6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及周围神
经病变病程、肌电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原有治疗不变。
治疗组给予前列地
尔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静脉滴注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500μg,隔日1次。
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滴注,隔日1次,均以2周为一疗程。
治疗过程中不应用其他扩血管药及神经营养药。
1.3.2观察项目观察心率、血压、呼吸、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
变化。
应用肌电图测定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otion velocity,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ura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3.3疗效标准判断显效[2]:症状消失或症状明显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肌电
图NCV较治疗前增加<5m/s;无效:症状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从表一中可见,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变化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
度均有增加,但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得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略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二。
表二治疗组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N和SNCV变化
比较 (m/s,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4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颜面潮红。
未见过敏、低血压、胃
肠道反应、肝功能、肾功能、血液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DPN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高的,一般认为不低于20%~50%,但
是往往不被注意[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它都与病程
和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
高血糖本身对神经有毒性作用,持续的高血糖激活
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途径,最终降低Na+-K+-ATP酶的活性,使神经传导速度受损[5]。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强,使山梨醇堆积,肌醇减少,蛋白质非酶化,促进糖基化作用产生的终产物,干扰和损害蛋
白质正常结构:微循环障碍、神经缺血是早期神经受损的重要因素.神经的滋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和透明变性。
内皮增生,血管壁内脂肪
和多糖类沉积。
以致血管腔狭窄。
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
神经内滋养血管易被纤
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而堵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促使神经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
变性而产生DPN的临床症状[6]。
DPN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阶段性脱髓鞘。
雪旺
细胞损害及不同程度的轴突损害,病变广泛,有髓鞘和无髓鞘纤维均可损害。
主
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发凉,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和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
因此DPN的治疗通常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
加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性治疗。
前列地尔是一种作用于前列环素的强效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
抑制血小板合成和释放血栓素A2(TXA2),有效降低血栓素A2的水平,降低血
液黏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
文献报道应用前
列地尔(又称PGE1)治疗DPN有较好效果,机制为:(1)改善血流动力学,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发动起扩张血管的作用。
降低血管阻力;(2)
改善血液流变学,前列地尔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的高反应性和血栓烷
A2水平,可抑制血小板活化,促使血栓周围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转.改善红细胞的
变形能力;(3)可激活PGE1活脂蛋白酶及促使甘油三酯分解,降低血脂和血液的
黏稠度;(4) PGE1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一定的
直接溶栓作用。
PGE1的这些作用可提高血液流动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使神经功能损害得到恢复或改善[7]。
甲钴胺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制剂。
通过甲基转化反应.可促进神经组织内的
核酸。
蛋白质及脂肪的新陈代谢,甲钴胺是蛋氨酸合成的辅酶。
参与卵磷脂和乙
酸胆碱的生物合成.前者是髓鞘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由此促进轴索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修复受损的神经髓鞘,改善肢体疼痛、麻木
等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但临床观察发现,甲钴胺对病程长、病情重、神经
结构损害较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
改善不理想[8]。
本研究显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用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另外,我们观察到糖尿病病程
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颜面潮红,考虑与前列地
尔扩血管作用有关,但均能坚持治疗,无需特殊处理和停药,疗程结束后自然消失。
本组资料显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用治疗疗效较好,二者联用对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单用甲钴胺,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
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Greene DA,Sima AAF,Stevens MJ,plications:Neuropathy Pathogenetic considerations [J].DIABETES Care,1992,15(1):1902.
[2] 汤晓丹,参英.神经系统临床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4—45.
[3] 杨钢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55.
[4] 刘桂新.张应贵,杜志恒.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02,8,(2):103.
[5] 陈发胜,郎江明,魏爱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院,2007,7(1):17-18.
[6] Gread JM.Neurolongical comp lications of diabetes [J].Rev Mekd Bmr,1995,16(4):249—252.
[7] 孙向东.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6):499—500.
[8] 北京弥可保临床观察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