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初期,政 府曾一度将医疗卫生 服务全包下来,实践 证明,没有一定的物 质条件和经济实力是 办不好的,也是办不 了的
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
现在 ,我国社
又想通过市场解决,导致资 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源跟着市场走,配置不合理,物质和经济实力有条
公平性问题突出,社会的公 件逐步解决,以确保
共卫生出现危机。实践证明,人民健康权益和社会
• 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进行登记并及时报告,参与现场疫点处理; • 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 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 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做好治疗记录。
•考核指标:
•对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要进行登记并及时报告,参与现场疫点处理; •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病和地方病、寄生虫病健康知 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 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之基本项目
(6)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
•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
•服务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
随访管理:每年至少随访4次。有条件的地区可增加随访次数
项目是动态的,鼓励各地根据当 地公共卫生问题、可 供财力、在国 家项目基础上增加。实施主体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实施主体主要是专业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3类9项)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 健康教育 – 预防接种 – 传染病报告与处置
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 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2010年,以当地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乡 村达到20%。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之基本项目
(2)健康教育:
•服务对象:辖区居民、重点人群 •服务内容和考核指标
•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发放印刷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强调:加强基层人员的培养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基础:
改革目标、4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体 系、8项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和近期5项重点 工作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 卫生体制的基础性工作。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由此看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新医改中的重大意义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主要内容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三、均等化工作的指标要求和进展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一)新医改的基本原则:
立足国情 从实际出发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考核指标
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接种率以乡级为单位达到85%以上。 为1996年-1997年出生的儿童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之基本项目
(4)传染病报告与处置:
•服务对象: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当人群 •服务内容:
•儿童预防接种率证管理,建立接种率档案 •对适龄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接种 •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
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组织下,开展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和群体性接
种工作; •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一)新医改的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
1. 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是笫一位 2.坚持公益性是原则(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 3.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4.解决当前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病有所医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是不行的,甚至是错误的。 稳定。
SARS的发生充分证明
导致:资源不足与浪费并 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效 率低下
导致:公共卫生搞创收、防保工作 无人重视、医院出现趋利,过度追 求高精尖设备、看病难贵突出
体现:国家的意志,政 府的职责,社会的公平, 人民的利益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二)如何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新老传染病(问题仍然严重) ——慢性病(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 ——妇女儿童疾病(发病率仍然较高) ——老年人疾病(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未富先老问题突出) ——公平性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疾病(精神病等)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二)如何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过去边界不清,本次也难定,最终确定的原则是:看得见,模 得着,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2、项目的实施有时间表、有明确的要求,有操作性; 3、国家有经济能力承担。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二)如何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当前仍严重影响居民主要健康的疾病。
八大支撑:
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属地化行业管理,规一、准入、监管三统一)
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公立医院)
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社会、个人三方责任,确保公益性)
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分级定价、透明定价)
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执法,打击违法)
(一)新医改的基本原则:
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 以公益性为原则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公平、可及为目标
(二)新医改的体系框架:
一个目标: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 四个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体系建设,明确公卫服务范围)
医疗服务(农村服务体系、城市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域镇居民、新农合、医疗救助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基本药物制度)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基层:
主要提供者是层医 疗卫生机构
——目标要求: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保障体系强调:新农合、居民医保
——公卫体系提出: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公卫服务功能
——药品保障体系提出: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
——医疗服务体系提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建立 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新医改的基本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
1.走中国自己的路,医改学任何国家都不行 2.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 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3.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 4.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 5.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6.当前问题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 – 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 – 儿童保健 – 孕产妇保健 – 老年人保健
针对全体居民 针对重点疾病 针对重点人群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
– 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 –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 – 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 – 消除燃媒型氟中毒危害 – 农村改水改厕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和社区服务站不 少于1个
•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每年至少6次
•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每月至少1次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之基本项目
(3)预防接种:
•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服务内容:
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基本的,看得见、模得着。群众可直接受益 提供者是乡、村、社区等基层服务机构。医疗资源可得到合理利用 政府花钱较少,见效快,居民受益大。实现了普惠 是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主要措施。可逐步消除不公平
是多年来预防为主政策基础性工作的真正落实。可使群众少生病、不生病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实用有效的医荮信息系统; 健全的法律制度。
近期五项重点
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切入点)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三)新医改政策和近期工作突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基”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之基本项目
(5)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
•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以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人群
•服务内容:
病例筛查: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初诊(每年至少1次)测量血压、血糖。进行登记管理 发现异常,复查或转诊。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 -艾滋病防治 -结核病防治 -免疫规划 ……..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
省级方案和医改责任状 中已明确,内容如下:
省级方案和国家 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项目服务规范
(2009版)
重大公共卫生服 务项目省级方案
面对面随防: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可与患者就诊结合 健康检查:
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与随访相结合: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 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钾离子、钠离子等其它项目。
健康干预: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干预。 •考核指标:
•随 访: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 •管理率: 达到30%。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 报表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之基本项目
(1)居民健康档案: •服务对象
重点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 逐步扩展到全人群(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服务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主要健康问题(健康体检、生活方式干预等) 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服务方式 门诊、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 在自愿的基础上 统一、规范 •管理使用 及时更新 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考核指标
——根据以上方面的问题,确定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通过普及和免费的服务,使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明显缩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二)如何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最终确定的2009-2011年三年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基本项目9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大项目6项,以及原来实施的 降消、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 划等。
基本 基层 基础
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制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新医改中的重要意义
基本:
——目标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提出:促进基本公卫服务逐步均等化 ——药品保障体系中提出:使用基本药物 ——医疗保障体系中提出: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保障形式作补充 ——医疗保障体系中强调:基本医疗服务是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提供 基本服务、基本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
(一)为什么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如何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 (四)均等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2010年度工作指标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政府的责任:公共卫生服务是社会的公共产品,提供公共 产品是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职能。 ——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政府不能不管,但还没有能力全 包和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