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时作业2:10.1 酸及其性质练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酸及其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氧化钙放入水中,液体温度升高
2.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牛奶和鸡蛋清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4.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
5.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
....,其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氧气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和滴定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6.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
...的是
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
中pH的变化
C.等质量的Mg粉和
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
稀盐酸反应
B. O2的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的变
化曲线
A. 在混有稀H2SO4的
CuSO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
7.某铁制品表面有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下列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A.蒸馏水 B.食盐水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
二、非选择题
8.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惊醒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建设是.(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试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试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气泡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9.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可以用字母AB+CD=AD+CB来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稀盐酸与以下四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甲同学提出稀盐酸与NaCl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乙同学认为不反应,因为这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所得的物质是一样的.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乙同学的看法.
(2)甲乙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请你在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3)写出实验2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3中,甲乙两同学因为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判断该反应不能进行,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若不同意,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发生.可用试剂:NaOH溶液、稀盐酸、石蕊试液.
答案解析
1.A
【解析】
试题分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排在铝之后,不会置换出硫酸铝中的铝,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故B正确; C、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C正确;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故选:A.
考点:硫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盐酸的性质、金属活动性
2.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2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正确,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加盐酸,发生反应:Fe + 2HCl=== FeCl2+ H2↑,正确,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加盐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钙都会与盐酸反应,故不行,错误,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加盐酸,发生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正确,故选C
考点:物质的除杂
3.A
【解析】
试题分析:溶液PH值的范围:0----14,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A、牛奶的PH在6.3~6.6,小于7,显酸性,错误,B、苹果汁和葡萄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正确,C、苹果汁的PH在2.9~3.3,而葡萄汁的PH在3.5~4.5,故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酸性强,正确,D、苹果汁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正确,故选A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
4.D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若敞口放置,溶质氯化氢会挥发出来,使溶质质量分数降低,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溶质质量分数降低,C、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并且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D、食盐不需要密封保存,故选D
考点:物质的特性
5.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气泡,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不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酸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和滴定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不是白烟,错误,故选C
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6.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像题,抓住“三点一走势”,即反应开始的一点,反应结束的一点,以及过量,A、在混有稀H2SO4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发生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然后再发生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故沉淀质量刚开始是0,然后再不断增大,正确,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
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Mg的活动性比Fe弱,故反应时间更短,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正确,D、硫酸溶液稀释,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无限制地接近7,正确,故选B
考点:图像题的解答
7.C
【解析】
试题分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要除去铁锈,可利用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故选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8.(1 )气泡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2);(3)没有必要.
【解析】
试题分析:(1)进行的实验是:铁和稀盐酸相互作用,铁锈和稀盐酸相互作用,说明提出的假设是:气泡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2)图乙的对照试验如下图所示:
(3)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水,所以没有必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9.(1)同意(2)
(3)HCl+AgNO3 =HNO3 +AgCl↓(4)不同意实验操作:向稀盐酸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实验结论: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1)不是任意两种化合物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这里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故同意;(2)
实验一:稀盐酸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实验二: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符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HCl+AgNO3 =HNO3 +AgCl↓
(4)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符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不同意;
实验操作:向稀盐酸中滴加几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结论: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考点:化学方程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