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制度
1. 背景和目的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是企业与外界建立有效沟通、传递信息、塑造形象的紧要方式。

为了规范外部宣传和媒体沟通行为,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特订立本制度,以明确各方职责、规定行为准则,确保企业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顺畅、高效、公正、透亮。

2.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的范围和对象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新闻发布与传媒报道—媒体采访与发布的新闻稿、专访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与管理—公开演讲与活动宣传—品牌推广活动—其他与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相关的事务。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对象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媒体机构和人员:—主流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等)—在线媒体(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行业媒体—其他与企业宣传相关的媒体机构和个人。

3. 职责和权限
3.1 企业管理负责人
企业管理负责人担负对外沟通的重要代表,负责订立与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相关的战略、计划和目标,并确保其执行。

企业管理负责人有权:—对企业的宣传活动进行引导、监督和评估;—对重点事件、紧要信息的发布进行最终决策权;—对媒体沟通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调整和决策。

3.2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承当企业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工作,负责订立具体的工作计划、组织相关活动,并执行企业管理负责人的决策。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订立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的年度计划和预算,并监督执行;—组织与媒体的沟通和接待工作,并布置媒体采访和报道事宜;—撰写、
审查、发布企业新闻稿件和媒体资料;—监测和分析媒体的报道和舆情,及时回应和处理相关问题;—维护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企业品牌推广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3.3 部门负责人和员工
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是企业的宣传和媒体沟通的参加者和执行者,有责任乐观搭配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的工作,并依照相关规定行使职责。

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报告重点事件和紧要信息,帮助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做好舆情应对;—组织部门内部的宣传活动,确保信息的准确转达;—处理部门与媒体之间的平常沟通和接触。

部门员工的职责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遵守企业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的规定,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相关信息;—依照组织布置,乐观参加宣传活动并帮助媒体采访;—供应真实准确的信息,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或误导媒体和公众;—保护企业机密信息和商业敏感信息,不得泄露。

4.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流程
4.1 新闻稿件发布与传媒报道
•新闻稿件的起草: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负责起草新闻稿件,并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
•发布渠道的选择: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依据内容的紧要性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发布渠道;
•媒体采访与报道:媒体采访需由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协调布置,被采访人员应事先了解采访内容,并做好准备;
•涉及敏感信息或重点事件的发布:涉及敏感信息或重点事件的发布需经过企业管理负责人最终决策。

4.2 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社交媒体账号的管理: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负责社交媒体账号的开设、维护和日常管理;
•发布内容的审核:发布内容需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社交媒体的互动和回应:及时回应公众在社交媒体上的问题和反馈,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4.3 公开演讲与活动宣传
•公开演讲的布置与通知:公开演讲需提前布置,并通知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统一发布相关信息;
•活动宣传的策划与执行:活动宣传需有相关计划和方案,并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宣传。

5. 违规行为和处理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的,将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处理,包含但不限于:—未经授权擅自发布宣传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意散布虚假信息或误导媒体和公众的;—泄露企业机密信息和商业敏感信息的;—未按流程和规定处理与媒体的关系,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将依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违纪处分、追究法律责任等。

6. 宣传效果的评估与改进
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的工作效果需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外部宣传与媒体沟通部门需订立相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并与各相关部门协同改进,不绝提升宣传效果与企业形象。

7. 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管理负责人全部,如发生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全都的情况,以本制度为准。

对于本制度未能掩盖的情况,可依据实际情况订立相应的增补规定。

8. 生效与修订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如需修订,须经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并以适当方式通知全体员工。

修订后的版本将取代原版本,以修订后的版本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