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 洋务运动课后练习四十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洋务
运动课后练习四十二
第1题【单选题】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指( )
A、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的传播
B、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引进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先进的军事武器的利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 )
A、促进商品流通
B、朋友间发Email
C、便于百姓之间沟通
D、有利于信息传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
”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新式海军
D、新式学堂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 )
A、编成《海国图志》
B、创办近代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结束封建帝制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右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
下列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与此相符( )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第10题【问答题】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主观目的是什么?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梁启超(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材料五: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5)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6)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经庚申圆明园之变,……,,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
——梁启超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巨变的补课,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
——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结合史实,列表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两次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答案】: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实行了什么改革?这一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三中,20世纪50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
请举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各一例,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依据材料五,“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与清朝的什么政策有关?“作为工业文明的后来追赶者”,我国后来的各个时期做了哪些努力?(至少写三个)
有人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我国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胜出,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呢?
【答案】:无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核桃)、胡萝卜、汗血良马以及名贵毛织品等陆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
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材料二: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弈《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三:纱厂的创办人……是夺魁的状元。
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羨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
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如图
材料五: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时政新闻
材料一中所说的“西域通道”后来被称作什么?请根据材料一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位状元是谁?他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四所示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党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决策?
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2016年冬月,利辛中学组织学生到南京研学旅行,他们参观了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
同学们就参观的内容展开了讨论。
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同学们在博物馆发现了以下几幅牌匾或题词,你能写出和下面几个历史人物相对应的牌匾序号吗?
如:蒋介石:图四,洪秀全:______;曾国藩:______;孙中山:______
请任选一人,说说你对他的认识。
除了参观历史遗址外,你觉得还有那些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试举一例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曲折发展。
在这一时期,南京发生的哪件大事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你写出来,并结合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观察下面中国近代史年代尺,回答相关问题。
在时问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在时间点B,北京遭遇了哪场浩劫?紧接时间点B后,中国随即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在D时间点的前一年,北京又在哪场战争中再遭浩劫?
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人物是谁?与该人物对应时间点E,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问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以上问题和年代尺所标注的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哪两大主题(线索)?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