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75d74c3b3567ec102d8a4a.png)
问题。
( 三) 用工单位 出险时推卸责任 企业 经营 的 目的是为 了最 大限度 地 获 取利润。一些用人单位认为 给工人投保工伤 保险是一种用工成本 , 会 降低企业 利润 ,因 此用人单 位根本不办 理工伤保 险: 更有 一些 企业, 明知道为员工投保工伤保险是法律所
裁 或审制度。
二 、农民工 工伤保 险 的改进 措施 ( 一) 提高农 民工 自身维权意识
农 民工 在 中国社会上 是一 个特殊 的弱 势全体 。在劳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 农 民工急于找一份属于 自己的工作 , 是否签订 劳 务合 同以及投 保工伤 保险就 显得不 那皆知。农 民工要和城市 人 民有一样 的社会 保障 与福利 。宣传 的 同 时 ,也要传 授给农 民工 法律知识 和维权 技
法权利。
( 二) 理赔程序复杂 农 民工 出险时 , 不仅要承受身体与精神 上 的痛苦 , 还要处理长期的赔 偿过程和承担 高额 的住 院费用。其中最让农 民工难 于着手 处理 的就是理赔这一环节。复杂的理赔 程序 和 长期 的责任纠纷让他们力不从 心。 工伤保险在出险时 , 一般有 以下理赔程 序 :首先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 内向劳 动局提 出工伤认定 申 请, 然后 由劳动局做 出认定 , 伤者要去权威的医院做伤残鉴定 , 把 医院下 发 的伤残鉴 定交个 劳动局 和用 人单位 各一 份 ,等待劳动局给用人单位下发 《 工伤认定 通知书 》 ,最后单位 开始赔偿 。而 根据北京 市农 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统计 , 如果按照 法 律程序进行工伤保险的理赔 。总共要 花 3 年 9 个月 的时间 ,如果这期 间有差池 ,会拖 到 6年 7 个月 。而在整个理赔过程 中。农民 工 本身 还要花 费相对 数额较 高 的法律援 助 成本 ,而在理赔 的同时 ,也付出了农民工的 时间成本 。 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 法律援助成 本 都是一个农 民工承受不起 的 ,“ 马拉松 ” 式 的理赔 过程让 众多 的农 民工兄弟 看不 见 权益得到保障的希望 , 甚 至看不 到终点 和结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8d2d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c.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工伤保险是保障农民工权益和降低职业伤害风险的重要方式。
为了解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改进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覆盖了多个地区的农民工,访谈对象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和工会代表等。
三、调研结果1. 工伤保险覆盖率根据调查数据,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率仍然较低,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建立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覆盖率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
2. 保险待遇水平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较为低下,补偿金额有限,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3. 社会保障宣传和知晓度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够了解,缺乏相应的知晓度。
农民工对于工伤保险的宣传和解释不够全面和深入。
4. 保险理赔难度和时效性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农民工在工伤保险理赔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理赔难度较高,时效性不足。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 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工伤保险的普及力度,推动工伤保险制度在所有地区得到全面落地。
2. 待遇水平低的问题,建议适当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补偿标准,确保其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3. 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建议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识和知晓度。
4. 理赔难度大的问题,建议简化工伤保险理赔手续,提升理赔效率,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获得保险赔付。
五、结论与展望本次调研表明,农民工工伤保险在普及、待遇、宣传和理赔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改进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保障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17d42bdd36a32d737581b7.png)
损 耗 要 比正 常人 高很 多 。
截至 20 06年 底 ,黑 龙 江 省 共 有 农 民工 3 10万 0
人 ,占 农 村 劳 动 力 总 数 的 3 %。其 中,男 性 占 3
6 . % ,女 性 占 3 . % 。 41 59
( )农 民工 的 年龄 结构 一
从农民工的就业时间情况 中可 以看 到,大部分农
一
( 三)就业分布状况
黑龙 江省 农 民 工 的就 业 行 业 分 布 状 况 如 表 1所
、
黑 龙江 省农 民 工的基 本情 况
示 ,这说明农 民工大多分布在建筑业和采掘业 等工作 环境 比较艰苦的行业中 ,全省煤矿 、建筑等高风险行 业从业人员 中农 民工 占总人数的 8 %。他们 身体的 0
赵 英 杰
( 东北 林 业大 学 人 文 学 院 ,黑龙 江 哈 尔 滨 104 ) 500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社会保障 问题与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黑龙江省农 民 工基本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应将农 民工纳入到城镇 工伤保障体 系中来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实施 “ 平
龄在 1 4 8— 5周岁之间,其 中 1 3 8— 0周岁的人员最多
( 图 1。 见 )
全省共有 66万名农 民工参加 了工伤保险 ,现全 . 省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 18 8 万人 ,就业 3年以上的占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1a86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1.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保障,确保当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能够得到相应的医疗救助和经济赔偿。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工工伤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了500份问卷回复和30个农民工的访谈数据,对各地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调研结果】1. 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不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工因为信息不对称、缺乏保险意识等原因而没有参加工伤保险。
2. 保险赔付难度大:对参保的农民工而言,申请保险赔付存在一定困难,赔付流程繁琐,需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并且审核周期长等问题,导致许多农民工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
3. 保险金额偏低:调研发现,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赔偿金额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医疗和生活需求。
4. 保险责任范围待完善: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较窄,只涵盖了部分职业病和工伤,许多其他因素导致的伤害无法得到保障。
【调研建议】1. 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工伤保险的好处和重要性,促进参保率提高。
2. 简化保险赔付流程:简化保险赔付的申请流程,减少农民工在申请赔付时的困扰,提高赔付的效率,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得到赔偿。
3. 提高保险赔付金额:适当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赔付金额,以满足农民工实际需求。
4. 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完善工伤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向其他因素导致的伤害提供保障,为农民工提供更全面的保险保障。
【结论】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参保率低、赔付难度大、赔付金额低和保险责任范围待完善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保障水平,需要加强宣传,简化赔付流程,提高赔付金额,扩大保险责任范围。
农民工面临的工伤保险问题
![农民工面临的工伤保险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f81b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7.png)
农民工面临的工伤保险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伤保险。
农民工在农村务工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面临着工伤保险方面的困扰。
本文将从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工伤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职工因工作原因而遭受的人身伤害、疾病或者因相关的紧急救助而遭受的死亡。
然而,农民工在享受工伤保险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购买率较低。
由于一些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采取小规模、短期或者跨区域的就业方式,加之对于工伤保险的认识不足或者经济负担过重,导致许多农民工并未参加工伤保险。
其次,农民工工伤待遇相对较低。
一旦农民工发生工伤,由于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技术层次普遍较低,导致他们在工伤赔偿方面得到的待遇较为不足。
再次,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政策存在漏洞。
例如,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保险政策存在差异,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缺乏统一的工伤保险政策的问题。
二、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农民工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由于农民工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中长期处于劳动者的底层,往往缺乏社会保障意识和相关权益意识。
其次,是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主要依托员工的固定就业单位,而农民工通常是跨地区、短期性的雇佣,导致他们在享受工伤保险方面面临障碍。
再次,是农民工工作环境复杂。
农民工主要从事农业、建筑等行业,其工作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较高。
然而,缺乏相关的劳动保护和监管,使得农民工容易遭受工伤。
三、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农民工面临的工伤保险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购买工伤保险的方式和渠道,并加强对工伤赔偿的监管力度。
其次,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
农民工工伤保险困境分析
![农民工工伤保险困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4b4d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b.png)
3、维权难度大:当农民工遭遇工伤时,维权难度较大。由于缺乏法 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2、完善制度设计:针对现行制度的漏洞和不足,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 法规,以确保农民工在遭遇工伤时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二、现状分析
二、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得到了保障。保险金额也在逐步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农民工在 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实际需求。同时,申请程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使农民 工更容易获得赔偿。
二、现状分析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五、实施措施
为了确保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以下各方共同努力: 1、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 工伤保险。对于积极参保的单位,可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资金扶持等奖励措施。
五、实施措施
2、保险公司责任担当:保险公司作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承保方,应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提高服务意识。在保费收取、赔偿支付等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工 的利益,提供快速、高效的理赔服务。
农民工工伤保险困境分析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农民工工伤保险 困境分析
03 三、解决农民工工伤 保险困境的对策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他们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尽管他们的工作环 境往往充满了风险,他们中的许多人却无法享受到足够的工伤保险保护。本次演 示将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04bc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9.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是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时得到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风险高,而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法律支持,因此建立起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保险覆盖范围不足。
由于农民工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季节性,保险机构往往难以跟踪工人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一些农民工未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其次,是农民工参保意愿普遍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为恶劣,因此一些工人对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认识度与参与度都比较低。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涉及到保险金的发放标准、理赔程序等细节问题,这些也需要不断完善。
为改善和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需要在政府、保险机构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下,做出以下努力:
1. 完善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的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对于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为农民工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2. 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保险机构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
3. 提高农民工参保意愿。
政府部门、保险机构和社会组织应在宣传和推广工伤保险方面开展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保。
4. 加强社会监督与问责机制。
针对某些不履行义务、未及时赔付的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应建立起强有力的问责制度,以促进其履行保险承诺,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f938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b.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农民工工伤问题日益凸显,对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本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0个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并针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加入情况、理赔情况等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加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农民工加入了工伤保险,而27%的农民工尚未加入工伤保险。
其中,加入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主要是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而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加入率较低。
2. 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农民工表示对工伤保险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工伤保险的基本含义和保障范围。
然而,仍有44%的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概念和具体执行方式存在一定的困惑。
3.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理赔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农民工曾经因工伤申请过工伤保险理赔,而58%的农民工没有进行过工伤保险理赔。
在申请工伤保险理赔的农民工中,有73%的农民工认为理赔过程相对繁琐,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而27%的农民工认为理赔过程比较顺利。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知晓率较低,有待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农民工加入工伤保险的比例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推广工伤保险政策,增加农民工加入的动力和意愿。
3. 工伤保险理赔过程存在繁琐的问题,应该简化理赔流程,减少农民工办理理赔时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加入工伤保险的比例,简化工伤保险理赔流程,都是改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的关键措施。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bba85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3.png)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摘要】近年来,农民工越来越多地加入城市建设和生产建设工作中,但是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保障范围导致许多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险待遇。
报案审核不明确造成农民工在事故发生后难以及时得到帮助。
赔偿标准偏低让受伤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索赔流程繁琐也成为困扰农民工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应有相关部门出台更加明确的保障范围和标准,简化索赔流程,提高保障水平。
这将有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保障意识。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让更多农民工受益于这一政策。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对策、保障范围、报案审核、赔偿标准、索赔流程、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民工是指在城乡建设、生产、服务等领域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农民工在工作中往往面临各种危险和伤害,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意外受伤或患职业病而导致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生活补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对农民工来说,工伤保险尤为重要,可以有效保障他们的权益,减轻受伤后的经济压力。
目前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适用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保障范围、报案审核不明确、赔偿标准偏低、索赔流程繁琐等。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有必要对工伤保险的适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障。
1.2 问题概述农民工工伤保险是保障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时能够得到应有的医疗和经济补偿的重要保障制度。
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保障范围不够全面。
一些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或患病时,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可能不在保障范围之内,或者相关部门对保障范围的认定存在一定的模糊不清的情况。
报案审核不明确。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论文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8c8d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论文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农民工职工权益的重要制度之一。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首先,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保障范围不够广的问题。
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面主要集中在城市,大部分农民工在农村或外地打工时,无法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
这导致农民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工作时都面临着工伤保障的缺失。
其次,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保障力度不够大的问题。
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较低,无法满足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误工补偿等需要。
许多农民工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与康复服务,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此外,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行政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实施主体多样化,包括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等。
在实践中,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缺乏经验,导致工伤保险制度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化和专业化。
这给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申领和理赔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阻碍了他们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措施。
首先,要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不限制农民工的工作地点,确保在农村或外地工作的农民工都能够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
此外,可以鼓励农民工以自愿加入的方式,扩大制度的覆盖面。
其次,要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保障力度。
应加大政府的投入,提高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
同时,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康复疗养和误工补偿等,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此外,要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行政管理。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加强对工伤保险制度的监管和指导。
同时,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和申领能力。
总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十
![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十](https://img.taocdn.com/s3/m/49e569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a.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十农民工工伤保险是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民工工伤保险调研。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基本情况调研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省份有23个,覆盖面积超过70%。
2019年,全国范围内参保农民工总数达到1.3亿人。
二、存在的问题1.参保难度大在有些地区,农民工要想参加工伤保险还需要提供上年度的社保缴费证明,但是由于很多农民工都是跨地区打工,因此无法提供此证明,导致他们无法参保。
2.理赔难度高一些农民工在工作中遭受了意外伤害,但是由于证明工伤的难度比较大,很难获得工伤认定和理赔。
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也会利用法律漏洞,对农民工的工伤进行压缩赔偿。
3.保险金标准低在一些地区,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保险金额度较低,不足以满足其治疗费用和家庭生计所需。
三、解决途径1.降低参保门槛应该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融资方式进行优化,降低参保门槛,让更多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到保险的保障。
2.强化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整治违法行为,提高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提高保险金标准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资金投入,增加保险金标准,提升农民工的保障水平。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让农民工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优惠。
四、总结农民工工伤保险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保险金标准,降低参保门槛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为农民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讨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e9b81d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8.png)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讨关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 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存在普及难度和监管不力的问题中国的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在普及度上仍有待提高。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保险意识仍不够强,很多人认为缴纳保险费用是浪费钱;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并没有向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或者缴纳金额不足,这就给农民工工伤发生后的担保和保障带来一定的困难。
2. 农民工工伤保险实际赔付金额与需要的赔付金额存在差距在实际遇到工伤事故的时候,农民工工伤保险通常只能得到一次性的伤残赔偿金,而相比于应有的工伤赔偿金,这个数额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只缴纳了最低保险费用,在工伤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实际赔付的金额远远达不到农民工所需要的赔偿金额。
3. 农民工工伤保险缺乏保障内容的广泛性目前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只是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工伤,例如工伤事故、劳累损伤等,但是并没有覆盖到所有可能出现的保险需求,这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可能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全部保险需求,这也让许多农民工感到担忧。
4. 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缺少相应的服务机制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服务机制建设并不完善,针对农民工工伤事故后的救助和治疗、康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
同时,农民工本身往往没有足够的保障知识和能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导致工伤保险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5. 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中缺失有效的监管体系和安全监督机制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的监管机制存在欠缺。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往往不力,许多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导致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安全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许多用人单位对安全问题的忽视和轻视导致了许多工伤案例的发生。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工伤保险政策的宣传普及针对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在普及度方面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政策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工的保险意识和知情程度,让农民工认识到缴纳工伤保险的重要性。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伤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伤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efe75c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0.png)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伤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负责工伤认定的重要部门,负责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和认定,为工伤受害者提供保障和赔偿。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部门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工伤受害者带来了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一:资金不足,导致工伤赔偿困难由于黑龙江省经济欠发达,财政预算有限,导致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工伤赔偿的需要。
这给工伤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案例一:张某是黑龙江省一家煤矿的采煤工人,因工作原因患上了肺结核,需要长期治疗和休养。
然而,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他的工伤赔偿只给了很少的钱,无法满足他的治疗和生活需要。
最终,张某只好放弃治疗,回乡务农。
对策一:增加工伤赔偿预算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向政府申请更多的财政预算,增加工伤赔偿金的发放。
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政策,鼓励企业加强安全防护,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问题二:赔偿标准不明确,导致工伤认定难度大黑龙江省工伤受害者的赔偿标准不明确,导致工伤认定难度大。
一些企业和工伤受害者拿不准工伤赔偿标准,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案例二:王某是黑龙江省一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受伤,导致手臂残疾。
然而,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为这个伤残程度不够,只给了很少的赔偿。
这让王某很沮丧,也很无奈。
对策二:明确工伤赔偿标准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明确工伤赔偿标准,提高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可以建立一些评估机构,协助工伤认定,保障工伤受害者的权益。
问题三:对企业违规行为处罚不够严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然而,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这些企业的处罚并不够严厉,这让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
案例三:李某是黑龙江省某纺织企业的工人,因为使用老化的机器发生严重事故,导致左脚截肢。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8856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b.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并对实施难点进行了分析。
笔者还探讨了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具体展示。
文章总结出了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的启示,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为未来政策制定和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背景、意义、存在问题、改革建议、实施难点、方法、案例分析、启示、展望1. 引言1.1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城市建设和生产的重要力量。
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工伤保险制度的不健全问题。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探索解决之道,对于促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和社会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进步作出贡献。
1.2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的意义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和瓶颈,为完善和改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和职业病,而目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理赔难等问题,导致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的权益受到侵害,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
通过研究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可以发现和总结其存在的规律和不足之处,提出改革建议和政策调整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提升农民工的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和公平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
![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729e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5.png)
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摘要】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覆盖范围不广、保障水平低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资金不足、缺乏监管和执行力度不够等方面。
国家政策与法规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影响尚显局限,需要加强监督和改进措施。
为改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建议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提高经济支持力度,并加强劳工和用人单位的权益保障。
实施这些建议的可行性需要综合考虑政府预算、社会接受度等因素。
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对策应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努力,未来研究方向应重点关注制度完善与实施效果评估。
改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进展。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原因、政策、法规、建议、可行性分析、解决对策、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常从农村迁往城市,到工厂、建筑工地等地进行体力劳动。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农民工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量农民工因工伤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给他们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不高、理赔流程复杂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也挑战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也有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国家政策与法规的影响,可以为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借鉴和指导。
字数达到了要求,可以进入下一部分的内容输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并基于此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和政策建议。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97ce7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d.png)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摘要】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但他们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伤病风险。
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保障覆盖范围不广泛、缺乏有效监督和执行机制等方面。
为了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可以加强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宣传与培训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提高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需要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全面提升和完善。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完善措施、保障覆盖、监督机制、宣传与培训、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民工是我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城市建设、工厂生产、服务行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工作环境危险、工作强度大等因素,农民工受到工伤的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
当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有必要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这一部分将重点讨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接下来的探讨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2. 正文2.1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狭窄。
目前,许多农民工并未纳入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导致一旦发生工伤,他们无法获得及时的救助和补偿。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制。
由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一些用人单位以及保险机构可能存在违规操作,使得农民工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在宣传与普及方面还存在不足。
很多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较低,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纳入保险范围,这导致了一些工伤事件发生后农民工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赔偿和救助。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ebec8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c.png)
浅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措施【摘要】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和工伤事故的频发,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
保险覆盖范围有限,许多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保障;保险标准过低导致实际保障不足;就医报销流程繁琐,影响了保险的实际效益;保险资金缺口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保障范围的覆盖,提高保险标准以增加保障力度,简化就医报销流程,完善保险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完善和改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保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完善措施、覆盖范围、保障力度、就医报销、保险资金、加强、提高、简化、完善、管理方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
这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等因素,发生工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出台了《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建立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际保障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保障范围不够广泛,许多农民工并未纳入保险范围中,一旦发生工伤将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帮助。
保险标准偏低,导致实际保障金额不足以覆盖农民工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补助。
就医报销流程繁琐,农民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办理医疗费用报销,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还有,保险资金缺口问题也亟待解决,保险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有待完善。
对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加强保障范围的覆盖、提高保险标准、简化就医报销流程以及完善保险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2. 正文2.1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伤风险较高,但目前的保险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很多农民工在工伤发生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他们在面临工伤时陷入贫困困境。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a9c6fe84254b35eefd34d3.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问题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01-158-01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是兼具农民与工人身份的劳动者,持农村户口但在城市、乡镇企业工作,没有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以务工为主要谋生手段。
随着农民工工伤事故的频繁发生,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工工伤事故数量增多,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较低,无法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民工适用工伤保险制度难度较大等,这是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发展,但是其并不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局限性2016年《工伤保险条例》修改,法律对于工伤有了强制性的规定,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但是从农民工的角度看,许多规定不符合农民工的现实需求。
工伤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较低,强制力得不到保障,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保护措施。
在执行上,用人单位不参加工伤保险的违法成本低,缺乏可操作性。
监管方面,职能部门执法不严的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落实。
农民工工伤保险缺乏预防-补偿-康复的有效机制我国的工伤保险一直偏重农民工工伤补偿待遇的处理,对预防和康复没做出特别的要求,在工伤预防、职业康复上面投入也很少。
由于我国现行制度没有就职业康复问题做出较为完善的规定,使职业康复问题处于了一种“上无政策、下无对策”的尴尬局面,农民工一般发生工伤事故后都享受不到等同于城镇职工的工伤补偿待遇,根本就谈不上职业康复。
工伤保险制度非常注重工伤的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和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的细化,而对工伤预防、康复治疗,补偿很少提及。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研究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62a8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e.png)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研究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工作条件的艰苦,农民工面临着较高的工伤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在没有工伤保险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农民工将面临着医疗费用、伤残赔偿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会给农民工本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而有了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农民工在工作中更加安心,更加专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其次,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没有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一旦农民工发生工伤,不仅会对其本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会引发农民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完善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作者:赵英杰
来源:《商业研究》2008年第05期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黑龙江省农民工基本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城镇工伤保障体系中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施“平安计划”,使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降低农民工职业风险水平。
关键词:黑龙江;农民工;工伤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B
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分布在建筑、房屋装修、环卫、搬运等行业,从事的大多是较为辛苦的重、脏、累、险的工作,工作环境较差,职业危害较大,面临较大的疾病风险。
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大病治不起,小病不愿治,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政府社会保险部门有必要将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至农民工,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而,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黑龙江省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黑龙江省共有农民工3 1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
其中,男性占64.1%,女性占35.9%。
(一)农民工的年龄结构
在黑龙江省农民工年龄构成比例中,16-17周岁的占3.2%,18-20周岁的占21%,21-25周岁的占23.5%,26-30周岁的占18.6%,31-35周岁的占11.6%,36-40周岁的占10.2%,41-45周岁的占6.5%,46-50周岁的占1.9%,51-55周岁的占3%,56-60周岁的占0.5%。
大多数农民工的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其中18-30周岁的人员最多(见图1)。
(二)受教育程度
在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中,小学以下的占1.9%,小学程度的占2.2%,初中程度的占60.9%,高中程度的占17.8%,中专程度的占6.8%,大专以上的占10.4%。
累计72.2%的农民工教育程度是初中及初中以下,这反映了黑龙江省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总体上看是偏低的(见图2)。
(三)就业分布状况
黑龙江省农民工的就业行业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这说明农民工大多分布在建筑业和采掘业等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中,全省煤矿、建筑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总人数的80%。
他们身体的损耗要比正常人高很多。
从农民工的就业时间情况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农民工的就业时间相对较短,44.2%的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在6-12个月之间,只有27.8%的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在3年以上,表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期限较短并且常常会为找工作而奔波。
二、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
(一)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及事故率
全省共有6.6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现全省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188万人,就业3年以上的占27.8%,由此推算出全省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约52.2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占12.63%。
每年哈尔滨市工伤事故大约有700起左右,其中农民工工伤事故大约在四五十起左右,占全年工伤事故率的14%-17.5%。
[HJ1.8mm](二)相关政策回顾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对农民工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下发后,省委、省政府更是将农民工工作摆上了重要的位置。
在2006年4月建立了由省劳动保障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等29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全省农民工工作,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黑政发[2006]51号)等惠及农民工的政策性文件。
省内各大城市也相继出台了有关的文件,如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牡丹江、大庆市农民工医疗和工伤保险的“双保险”政策等。
三、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
一是农民工劳动关系复杂,如:小时工、季节工等工种无正式劳动合同,劳动关系随时可能终止(如表1所示)。
二是流动性大,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经常根据行业情况和和自身经济、体力等实际情况更换工作岗位,甚至跨城市流动。
2006年黑龙江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其中,向省外转移126万人,向境外转移14.7万人,岗位不稳定和劳动力的流动造成了他们与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比率较低
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较少,即使是已经参保的农民工,因他们的流动性比较大和返乡务农等原因,办理退保手续的较多。
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预测风险能力不够强,参加保险意识相对较差,他们往往从眼前的利益出发,现实收益对他们来说相当重要,同时他们还担心如果换了用人单位或回乡务农,应得的保险金有去无回,按着《黑龙江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费率仅占农民工工资总
额的1%,平均每人每月不过六七元钱,但他们还是不愿缴纳这部分费用。
加之现行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险在转移、衔接等环节缺乏制度措施,致使农民工参保积极性不高。
如对绥化市调查显示,对农民工参加的险种有较全面了解的不到47%,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不到5%。
(三)用人单位缺乏职业风险防范意识
多数用人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还是不愿意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更有使用农民工的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业主,追求经济利益,认为让员工参加工伤保险,增加了产品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
用人单位缺乏维护职工工伤保险防范风险的思想,不能积极主动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
(四)有关农民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一方面,缺少统筹城乡衔接的工伤保险政策,另一方面,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理时,强制手段不够,缺乏震撼作用。
有的甚至对用人单位的劳动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对劳动者的投诉或抗争不重视、不支持,甚至通过种种途径施压以“息事宁人”。
四、完善黑龙江省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专项扩面行动,实施“平安计划”
在农民工就业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等作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扩面重点,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到城镇职工的工伤保险范围之内。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补偿等政策。
对农民工免费发放“平安卡”,并要求用人单位要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劳动保障部门应联合建设部门对未给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的企业不予发放经营许可证。
以政策手段强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
户籍本来的功能是证明公民身份,满足社会管理的需要。
然而,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户籍制度成为我国长期实行城乡隔离政策的载体和核心。
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主要有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的生老病死及伤残依然主要依赖家庭和血缘关系,基本上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认为为制造和巩固农民与市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方面的相互排斥,剥夺了农民的城市生活权。
因此,应逐步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划分,
实行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城乡统一的居民身份制度。
逐步剥离依附或隐含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淡化户籍制度的社会功能,恢复户籍制度只承担单纯的人口基本新系统计的功能,最终实现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的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使广大农民工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就业机会。
(三)积极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
黑龙江省当前农民工各项权利受损严重,除了作为一般劳动者所固有的弱势地位以外,还与农民工来源地分散、高流动性、无组织性密切相关。
为了摆脱目前困境,帮助农民工组建工会或将农民工吸收为现有工会的成员,通过工会的凝聚力量维护农民工的利益,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权利受保护的迫切要求。
(四)在控制职业风险方面,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降低农民工职业风险水平
各级政府要增强执法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依法对各类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组织开展企业安全评估,搞好分类指导和重点监管。
要本着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负责的态度,认真查处各类事故。
对失职、渎职和滥用职权的行为,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或业主,要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的力度。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培训,为广大农民工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 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 姜文胜.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演变及前景展望[J].科学决策,2004(4).
[3] 王全兴,汪敏.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里发初探[J].律师世界,2003(4).
[4] 陈桂兰.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J].前言,2004(5).
[5] 孙正林.破解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孙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