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几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几种?
小麦霜霉病有哪些症状?小麦霜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小麦霜霉病如何防治?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小麦霜霉病症状及危害小麦霜霉病又叫小麦黄化萎缩病,是一种偶发性病害,一般年份仅在局部地区或田块零星发生。

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发生时高达50%。

小麦霜霉病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

1、小麦苗期受害症状:小麦苗期病株症状为病苗萎缩、节间缩短而使叶片重叠,叶色淡绿并出现较明显的黄白色条纹。

2、小麦拔节后受害症状:小麦病株显著矮化,叶色淡绿并有较明显的黄白色条纹或斑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重病株常在抽穗前死亡或不抽穗。

3、小麦穗期受害症状:小麦穗期症状的特点是形成各种“疯顶症”,例如病株剑叶特别宽、长、厚,叶面发皱并弯曲下垂,穗茎曲屈或弯成弓形;穗型大或小,花不实;有时基部小穗轴长,呈分枝穗状,下部小穗的颖壳长成绿色小叶片;也有的穗头呈龙头状扭曲。

二、小麦霜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小麦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一般休眠5~6个月后发芽,产生游动孢子,在有水或湿度大时,萌芽后从幼芽侵入,成为系统性侵染。

小麦苗期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最易感病期为露白至至叶期。

小麦播种后,雨水多、气温偏低,有利于该病发生。

如麦田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生霜霉病。

如小麦播种后灌水不当,造成田间长期积水,也有利于霜霉病发病。

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三、小麦霜霉病防治方法1、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