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黄士超,孙月星#(上海市闵行区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107)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糖值,以及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后,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可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和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自我管理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

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对患者心脑肝肾等靶器官造成损伤,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

在家庭医生“1+1+1”签约模式下,慢性病患者能得到定期随访、便捷配药(长处方、延伸处方)、优先预约、双向转诊、家庭病床等服务。

但由于社区慢病的管理模式仍为传统的门诊或社区随访,随访时间短,宣教效率低,监督执行难,反馈少且慢,患者的依从性较低[2]。

因此,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可及性强、高效持久的医患互动微信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5~70岁,平均(61.98±7.64)岁;高血压史:0~5年5例,5~10年35例,10年以上60例;糖尿病史:0~5年40例,5~10年10例,10年以上50例;身体质量指数21.50~26.80 kg/m2,平均(25.71±1.67) kg/m2。

实验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8~70岁,平均(61.71±6.85)岁;高血压史:0~5年11例,5~10年34例,10年以上55例;糖尿病史:0~5年45例,5~10年9例,10年以上46例;身体质量指数22.00~26.70 kg/m2,平均(25.63±1.54) 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对研究知情同意;确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生活可以自理;无严重心、脑、肾、肺功能障碍;未合并肿瘤、感染;会使用微信或经过指导能够使用微信;“1+1+1”签约居民。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或语言障碍;无法配合中途退出研究;肿瘤发病5年以内或正在治疗中。

*基金项目: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研究课题(2021MHZ056)。

#通信作者:孙月星,****************。

健康管理
174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签约慢病管理模式:医护人员每月随访1次,开展健康宣教,记录患者相关指标,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护理管理。

实验组采用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模式:医护人员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建立医患互动微信群,对患者进行集中管理,群内设由家庭医生组成的健康管理指导小组,家庭医生轮流值月,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围绕疾病、饮食、运动、监测、用药、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每月对患者开展1~2次的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高血压管理和糖尿病管理。

采用慢病自我管理通用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高血压方面包括6个因子,33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患者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糖尿病方面主要评估患者在过去7 d的自我管理情况,得分越高表示在糖尿病疾病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

(2)比较两组血压、血糖情况: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和空腹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注:*表示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2.2 两组血压、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血压、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后,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用药以及运动、饮食依从性较差。

我国基层
地区医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无法对高血压合并糖
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全方位和全程化的管理。


健康管理
17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其微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将会显著增高。

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可接受的治疗手段就较为有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从长远角度看,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4]。

传统的门诊或社区随访常应用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但应用效果差强人意。

主要是由于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对疾病认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测、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等诸多需求。

“1+1+1”签约模式下的非传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管理模式,针对传统慢病管理的随访时间短、宣教效率低、监督执行难、反馈少且慢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痛点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可及性强、高效、持久的医患互动微信群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进行集中管理、全程监测,以提高家庭医生宣教与管理的效率,帮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信心,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目标[5]。

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应用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单一药物治疗局限性,促使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干预并改善患者生活方式。

在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强化和信息需求量显著增加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在医疗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6]。

互联网技术可以强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有效性、便捷性,提升健康管理工作效率。

在家庭医生“1+1+1”签约管理模式下,重点关注存在高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集中管理,强化管理效果。

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建立医—患互动微信群进行线上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后,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应用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以微信群为依托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同步实现多例患者日常管理,健康管理内容更加全面且丰富。

同时,微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使患者在出院之后仍旧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管理,强化其对自我管理的认知和重视,促使患者规范用药、科学饮食和运动,从而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提升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微信群管理可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和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琳,褚爱群,钱宏威.微信平台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1, 42(22):50-54.
[2]郑传芬,武书兴,窦雄,等.构建“互联网+健康教育”社区
糖尿病三级联动管理新模式[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2, 17(1):89-92.
[3]范杏红,黄莉,海燕,等.家庭医生团队利用微信群实施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106-107.
[4]徐雷,李健.上海某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微信干预的效果
及成本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4):438-441. [5]祝娟,吴菁,曹文芳,等.功能社区职业人群家庭医生签约
状况、影响因素及服务需求[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 36(7):53-55.
[6]赵秋利,刘晓.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的编制
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26-31 [7]卢淑云,王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糖尿病天地,2022,19(2):137-138.
[8]周源源,杨文,李赛花,等.不同宣教方式的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在社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0,42(7):858-862.
健康管理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