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阶段复习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页,共16页。
探究问题2 提示:(1)营造(yíngzào)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 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 (2)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类知识量激增,必须改变传 统教学、文化传承的方式,促进“学习、文化、教育”三大资源有机整 合。 (3)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 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 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 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全民学习: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
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
(2)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
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人的一生。
第五页,共16页。
3.建教设育学(习jià型oy社ù)会信的内在终要身求教:育(zhōnɡ 推动息__化_________和构建s_h_ē_n__ji_à_o__y_ù_)_体_,系要求必须搭建起教育 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 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4.学习型社会的美好蓝图(lánt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时,我国___现__代__国_民__教_ __育_体__系__将更加完善,__终__身__教__育__体__系_将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 度和_创__新__人__才__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我国将成为对人类文明作 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必要性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富有 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重要性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 文化的繁荣
第十五页,共16页。
三、比较(bǐjiào)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侧 横向——不同国家、 重 地区之间
不 同 点
原 因
文化具有多样性
态 度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第六页,共16页。
1.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 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教育( ) 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是人类特有的传承(chuán chénɡ)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阶段(jiēduàn)复习课 第二单元
第一页,共16页。
建设(jiànshè)学习型社会
探究问题1 提示:古训“学海无涯”和“学无止境”在今天的意义: (1)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 (2)知识创新在不断进行、永无止境(yǒng wú zhǐ jìng)。 (3)知识不断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社会不断发展,面对不断涌现的、“无穷的”新知识,人们应该改 变传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第十三页,共16页。
角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体措施
手段、方式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对我们的 要求
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 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十四页,共16页。
二、文化(wénhuà)创新
第九页,共16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直 接考查基础知识;第(2)问为开放性问题,可从主客观两方面回答;第(3) 问涉及创造条件(tiáojiàn),可从多角度回答。 答案:(1)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可结合自己以后的职业理想作出正确的打算,注意既要说明学习 的客观基础,又要说明自己的主观努力。 (3)社会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所创造的条件(tiáojiàn),应更多 地涉及边缘领域。可从成人学习、老年人学习、残疾人学习以及家 庭学习的角度分析。
H:_________________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第十二页,共16页。
一、中外(zhōngwài)文化交流
角度
具体措施
对待文化多 样性的原则
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对外来文化 的态度
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 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 用
第四页,共16页。
1.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1)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____小__康__社_会的传任承务(之ch一uá。n
(2)是__科__技__进__步_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___c_h_é_n_ɡ_)_方的式新变
革。
全民(quánmín)
2.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n学èi习hán):_______终__身、学__习_______。
第十页,共16页。
第十一页,共16页。
文化遗产 (wén huà 各民族(mínzú)文化一律平 【答案(dá àn)速填y】íAc:h__ǎ_n__)____ B等:___________________ C:___人__口__迁__徙D:_______大__众传E:媒_________ 社F:会__实__践_________ 鲜明的民族性 G:_____“__取__其__精___华__、__去__其___糟__粕__”__,_批___判__继___承__,_古为今用
纵向——同一国家的历史与 现实之间
文化具有继承性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共同点
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 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十六页,共16页。
第七页,共16页。
【解析】选C。本题(běntí)考查教育的重要作用。②从文化传播 的角度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③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说明了文化的 重要性,④突出了教育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①说法 错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项。
第八页,共16页。
2.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指出,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 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 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 (1)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2)面对全民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热潮(rècháo),你会作怎样的打 算? (3)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条件,你认为社会应 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哪些条件?
第三页,共16页。
探究问题3 提示: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三个特点。 探究问题4 提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必须从文化的传播(chuánbō)、继承、 交融、创新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 意义。例如:(1)建设学习型社会可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 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可以使得文化发展“面 向世界、博采众长”,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主创新能力;(3)可以 促进文化创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