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易错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易错剖析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B .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球做了功
C .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 .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答案】A
【解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有力也有距离,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故A 正确;由于重力的方向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对小球不做功,故B 错误;桌面对球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 错误;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而是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不是手对白球有力的作用,更不是对白球做功,故D 错误,故选A .
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 .拉力F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 乙做的功
D .拉力F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 乙的功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受力情况相同,都受重力和拉力作用,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受的力为平衡力,所以
,=8G F N =乙乙,G G >甲乙,B 对;速度大小与拉力无关,A 错;根据
W Fs =,不知道二者通过的距离,无法比较拉力所做的功,根据W P P Fv t
=
=或,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时间或速度,也无法比较功率,C 、D 错.
考点:力和运动 功
3.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
F 1、F 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 =2OA ,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 ,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B .甲方式F 1由150N 逐渐变大
C .乙方式的有用功是180J
D .乙方式F 2的功率为3.6W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动滑轮的特点分析甲乙两种方式的省力情况;
(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F 1的变化;
(3)根据W 有用=Gh 可求乙方式的有用功;
(4)根据公式P=Fv 求出乙方式F 2的功率。
【详解】
A 、甲图,F 1为动力,已知OB=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 1=150N ;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211()(30060)12033
F G G N N N =+=⨯+=动,故A 错误; B 、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 1为150N 不变,故B 错误; C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有用功为:W 有用=Gh=300N×0.5m150J ,故C 错误; D 、乙方式中F 2=120N ,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 绳=0.01m/s×3=0.03m/s ,则乙方式F 2的功率为:221200.03/ 3.6F s W P F v N m s W t t
=
===⨯=绳绳,故D 正确。
故选D 。
4.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人向上提箱子提不动,箱子受到向上的拉力,但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故A正确;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拉力方向向上,箱子也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箱子做了功;故B错误;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在所受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向下,乘客也向下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乘客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木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弹簧变长,弹簧的形变逐渐减小,弹力逐渐变小,故A错误;B.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摩擦力就是不变的,方向向左,故B错误;
C.木块离开弹簧后,不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可以继续前进,故C正确;
D.恢复原状时,弹性形变不断减小,弹性势能减小,故D错误.
6.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20m/s 和36km/h 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A.2:1 B.5:9 C.16:1 D.8: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机车匀速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机车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关系,根据公式P=Fv得到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
【详解】
已知列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2,
当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kv2,功率公式P=Fv=kv3,
当列车分别以20m/s和36km/h=10m/s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
故选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只有距离,没有推力的作用,所以对铅球不做功,故A错误.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竖直向上,距离水平向前,没有在拉力方向上通过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
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购物车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推车的力做了功.故C正确.
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
8.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
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W=Pt,做功多少与功率和时间有关,故A错误;
B.t=W
P
,做功的时间与做功和功率有关,故B错误;
C.物体单位时间内做的功为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故C正确;
D.功率的大小与省力无关,故D错误;
9.水平课桌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知,文具盒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做功(B正确).
故选B.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0.如图所示的三种场景中,拉力F1、F2、F3大小相等,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的距离也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下列关于它们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C.W1=W2<W3D.W2<W1<W3
【答案】C
【解析】
【详解】
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为s ,拉力做的功是:
W 1=F 1s ;
直接拉物体时,拉力移动的距离也等于物体移动距离为s ,拉力做的功是:
W 2=F 2s ;
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是费距离,拉力移动距离为2s ,拉力做的功是:
W 3=F 32s ;
又因为拉力F 1、F 2、F 3大小相等,综上分析知道:
W 1=W 2=Fs <W 3=2Fs ,
11.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 、AC 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 ,已知AB >AC ,施加的力分别为F 1、F 2拉力做的功为W 1、W 2,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P 2,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 1<F 2, W 1=W 2,P 1>P 2
B .F 1>F 2, W 1>W 2, P 1>P 2
C .F 1<F 2, W 1<W 2, P 1<P 2
D .F 1<F 2, W 1=W 2, P 1<P 2
【答案】D
【解析】 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无摩擦力)AB 、AC 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点A ,拉力F 1、F 2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而同一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故W 1=W 2;又因W FS =,W 相同,AB >AC ,所以F 1<F 2,再由P Fv =知,速度相同,F 1<F 2,则P 1<P 2.
所以选择D.
12.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 .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 .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大
D .爬相同的楼梯, 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
(1)因为父亲的体重大小儿子的体重,两人上楼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 可知,父亲做的功多,故AB 正确.
(2)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做功比父亲少,儿子又比父亲用时间短,根据公式P=W t
可知,不能判断儿子的功率一定大,故C错误.
(3)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比儿子做功多,时间又短,根据公式P=W t
可知,父亲的功率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C.
13.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故A符合题意.
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小球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没有力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书包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书包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杠铃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如姿同学在整理物理笔记时,有如下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
A.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m/s B.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450N
C.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0.1kg D.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答案】C
【解析】
根据常识知道,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故A正确,不符题意;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所以一个中学生体重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正确,不符题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0.05kg),所以,其重力约为
G=mg=0.05kg×10N/kg=0.5N,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故C错误,符合题意;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故D正确,不符题意,故选C.
15.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
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知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身高160cm的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
身高170cm的运动员比身高160cm的运动员将杠铃举得高,
根据W=Gh可知,W1>W2;
因为两运动员举起杠铃的时间相同,
根据P=W
t
可知,P1>P2.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16.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
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1)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燃气的内能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4)火箭加速运动时,不受平衡力,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
解答:A、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A正确;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仍然具有惯性,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B错误;
C、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故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
大,故不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故C错误;
D、火箭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通过卫星发射,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答.
17.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乙可知两次情况下,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 f.因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木块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两次情况下摩擦力不变,即拉力F1=F2,由图乙可知v1>v2,因为拉力功率P=Fv,F1=F2,所以P1>P2,故B符合题意.
18.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答案】B
【解析】分析:(1)(3)根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2)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者运动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A、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
B、小球在B处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B错误;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仍然会静止,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单摆运动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19.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9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5N,斜面长3m,高1m。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该过程中做的有用功为9J
B.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
C.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是5N
D.减小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根据公式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
(2)根据W=Fs求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3)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利用W额=fs求摩擦力;
(4)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摩擦力、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详解】
A、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9N×1m=9J,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W总=Fs=5N×3m=15J,斜面的机械效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J-9J=6J,由W额=fs得摩擦力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减小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以减小额外功,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以及额外功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1
3
×(140N+10N)=50N,故A错误;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
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
总
×100%=
280J
300J
×100%≈93.3%,故C正确。
D.提升200N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η=W
W
有用
总
=
Gh
Gh G h
+
动
=
G
G G
+
动
可知滑轮组机
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