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学法在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凸显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急诊风险预案护理教学中无法比拟的实效性,
本文通过对某一高等院校情景教学试验对比得到了验证,在笔者所在医院选择各科轮转护士76名,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成员各为38名,试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日常教学方法,经过试验得出结论,试验人员在沟通协调能力、操作技能以及临机应急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而知,情境教学能充分激发护士的护理热情和兴趣,较大程度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随机应变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
标签:情境教学法;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教学
情境教学主要是为了有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结合教学条件、环境和学生特征,精心设计和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模拟场景或氛围,继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紧急护理风险主要是在护理过程中基于一些安全隐患直接或间接致使患者伤残或死亡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具较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无法逆转性,并存在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对现有或潜在风险的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采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最小化成本实现最大化安全保障的科学护理和管理方法。
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是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情境教学在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选择各科轮转护生76名为观察对象,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1±1.6)岁,均为女生,其中大专学历48名,本科学历28名,随机将76名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8名。
两组护士在年龄、学历等情况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固化的常规教学方法,教授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演示教学、护士演练和课后护理开放教室等形式,使护士掌握紧急风险预案护理中的操作技巧和处理程序。
1.2.2 试验组首先,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紧急风险预案护理的情境,可以采取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利用案例问题,以及多媒体课件形式再还原情境,要求该组所有护士依据情景展开紧急风险预案护理的实际演练,比如:创设急诊脑外伤的一个场景,让4名护士分别扮演护士、医生、患者和家属的角色,依据紧
急风险预案护理流程实施集体配合模拟演练,就如何接诊患者,判断分析病情,急救程序安排,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等,通过角色的扮演和互换的实际演练,护士们进行集体交流和讨论,各抒己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确保了学习实效的最大化。
1.3 试验效果评价
(1)对于紧急风险预案护理考试成绩利用问题和案例的情境分组抽签考核,实施对于每组护士沟通协调、操作技能及随机应变能力进行考核,总分100。
(2)对于情境教学法实际效果的有效评价,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试验护士进行认真、系统调查。
主要是掌握组内护士对情境教学效果的评价,其中包含了关于情境教学能否增强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提高沟通协调能力,能否提高心理素质及临机应变能力,能否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总计发放调查问卷为38份,收回有效问卷38份,回收率100%。
(3)仔细调查和掌握两组护士关于各种投诉和突发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利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紧急风险预案护理考核成绩对比情况
两组护士考核成绩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紧急风险预案护理考核成绩对比分
组别操作技能沟通及应急能力
试验组(n=38)87.26±4.48 77.88±4.94
对照组(n=38)83.10±3.32 74.08±2.03
t值-2.40 -2.39
P值<0.05 <0.05
2.2 护士对情境教学效果的评价
由以下表2得知,82.12%以上的护士一致认为情境教学能极大增强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表2 护士对情境教学效果的评价统计表
条目例数(例)所占比例(%)
学习兴趣增强48 98.82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47 92.64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45 91.14
沟通、协调能力增强44 91.47
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提高46 97.72
紧急风险防控能力45 91.16
2.3 两组护士对于护理投诉及突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
对照组护士有4名由于解决和处理措施不当而引起的护理投诉,试验组护士则无一例由于处理措施不当引发的护理投诉及不良事件。
3 交流和讨论
3.1 情景教学法增强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情境教学法通过将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引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对于紧急风险预案护理的基础知识得以有效应用,增强了护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集体的交流和讨论,使抽象知识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充分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2 情境教学法提高了护生沟通协调和临机应变能力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护生积极思考、敢于探究和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加上教师利用易懂的医学语言描述,能迅速提高护士的感知效应,并较大程度强化了护生的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针对各种护理纠纷及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和解决,全方面提高了护生随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应用于紧急风险预案护理教学中,能有效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与患者沟通、协调能力也有所提高,提高了护生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能力,避免了护理过程
中各类护理投诉和突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万伟英.探讨情境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103-104.
[2]吴学军,冯丹丹,贾欣.情境化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6):75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