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的监管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的监管建议
直播带货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兼具展示商品和与消费者实时互动的功能,受到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15 亿,2022年“双11”期间,62个淘宝直播间成交额过亿元,632个淘宝直播间成交额在千万元以上,抖音电商7667个直播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快手参与活动的买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
然而,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问题也逐渐突出。
4月24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消费者网等机构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指出,2022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主要反映了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不文明带货、价格误导、发货、退换货、销售违禁商品以及诱导场外交易等八方面问题。
其中,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三无”产品等产品质量问题占45.75%依然位居第一位,亟需进行治理。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直播带货供应链把控不严,商品品质问题突出。
甄选桃子被投诉霉烂长毛,辛巴直播带货即食燕窝涉假事件、罗永浩直播“皮尔卡丹”羊毛衫涉假问题、刘畊宏夫妇带货假燕窝等,暴露了直播带货行业主播团队在供应链选品上把控不严,缺乏必要的质检机制,不良供货商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问题突出,且部分带货主播事先未对产品进行全面了解,因此,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造成的带货直播“事故”频发。
二是直播平台管理不足。
淘宝、快手、蘑菇街、抖音、小红书等多元化的平台为直播带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然而各平台主播准入标准不一,造成主播素质良莠不齐,且部分平台对直播过程监督巡查力度不足,对带货商品品质把控不严,对主播违规行为处罚轻微,造成直播过程中发布虚假广告、卖问题产品、误导消费者等行为频发。
如:快手、淘宝等众多翡翠售卖直播间利用市场上借来的原石,诱导粉丝拍下做成成品,却在市场上找廉价成品寄给消费者。
三是相关部门监管有待加强。
近年来,为规范直播带货行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然而,直播带货行业相比传统电商平台模式涉及的主体、交易环节和领域更多、更复杂,行业变化更快,存在市场监管、网信办、公安等多部门监管职责交叉问题,监管难度更大,且现在各类直播平台鱼龙混杂,直播带货主播众多,相关部门对于直播带货过程中某些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未及时有效开展监督管理。
二、监管建议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直播售卖存在质量问题产品行为。
市场监管、公安、网信办等部门加大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营造直播带货商家与消费者共同重视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氛围。
同时,市场监管、公安、网信办等部门加强联动,构建直播平台商家违规违法信息、消费者维权等信息互通机制,加强部门间的联合执法,共同严厉打击直播售卖假冒伪劣、“三无”产品、以次充好等行为,从而去劣存优,让直播带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直播带货监管,维护正常经营秩序。
直播带货商家的平台准入、政府监管、行业引导需要继续加强,市场监管、网信等监管部门应与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直播平台协同共治,进一步加强对直播带货主播、供应链的审核,规范入驻标准,从源头上提升带货主播素质以及供应链的质量。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开展针对供应链、带货主播等各环节的专项治理和规范管理行动,严厉打击直播带货虚假宣传、售卖存在质量问题产品、价格误导等违法行为,让不法带货主播、涉事供应链、商家付出应有代价,形成震慑。
同时督促引导主播、供应链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确保商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此外通过加强直播间产品抽检频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因质量不合格、价格不合理导致消费权益损害,积极开展调解,维护权益。
三是加强直播带货平台、带货主播产品质量行政指导。
监管部门要指导直播平台、带货主播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品牌、质量、价格等对商品进行全面检查,将更多品优价廉的商品带给消费者。
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和供应商,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畅通消费者售后服务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遇到的产品质量、价格、退换货等各种问题,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结合618、双十一、双十二等直播带货特殊时间节点,通过专项检查、行政指导、劝诫提醒等方式,提醒供应链、带货主播不断强化自我管理,共同促进直播带货健康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