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山谷中的谜底-(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隐藏着一个谜,谁来说说这个谜的谜面?
学生回答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二、精读课文,探究“谜底”。

用演示的方法学习雪松的特殊本领。

1、过渡:这个谜的谜底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2、请大家认真默读后面的内容,用曲线划出表示谜底的语句。

3、学生先看书回答出课文中的谜底:
4、然后课件出示谜底:“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


一起看课件学习:
(1)齐读这句话: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读懂了造成山谷之谜的原因)(2)指图说:从谜底来看,造成山谷中那种奇异的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A、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

----这是自然条件。

(在图上东坡注明:雪大;西坡注明:雪小)
B、雪松的本领决定。

----雪松的特性
(3)“这个本领”究竟指什么本领?你认为这个答案应该到哪里找答案?(应该到上文找答案)请默读课文后,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5、课件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1)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雪松与雪抗争的情景,把能体现雪松独特本领的词用
小圆点在书上标出来。

(2)交流:
说说你圈出了哪些词?(弯曲、反弹)
A、(相机板书:弯曲、反弹)雪松是怎样弯曲和反弹的呢?你能根据课文中的意思,将雪松弯曲和反弹的情形演示给同学看吗?
同座位两位同学合作演示雪松的这个本领。

老师根据学生表演时出现得情况进行质疑:老师看到有同学是这样表演的——(蝴蝶状)
有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有的慢慢下压)
你们觉得对吗?
学生指正,并说说为什么?从中明确几个要点:
▲它在什么情况下弯曲?(当雪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这个时候弯曲一下,它会怎样?(可以让积雪滑落,化解了外界的压力,反弹回来,依然可以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对于雪松的弯曲,你有什么看法?(这是暂时的忍让,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聪明的做法)
▲我们再来一起演示一下
刚才演示的只是一次弯曲和反弹的情况,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面前,它能在条件恶劣的东坡生存下来,是还需要什么?(无数次的弯曲与反弹)正像课文中所说的。

(出示课文中反复反弹的内容“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完好无损”)
(二)、学习反复弯曲的内容:
#“积”和“落”是讲谁?“弯”和“弹”是讲谁?
# “反复地积”和“反复地落”对比着看,你发现什么?
(反复地积可以看出什么?(雪大,雪猛)对呀,这雪让杂树在东坡无法生存,让雪松也遭受最大的压力,深深地弯下了枝条。

可是这么大,这么猛的雪最后都是反复地落了,没有给雪松带来任何伤害,你怎么看待这个结果呢?(雪松弯曲的方法,退让的策略非常有效果));
# 再将“反复地弯”和“反复地弹”对比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看出了,雪松反复弯曲只是巧妙地暂时地退让,是为了后面更好地反弹,目的还是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并且要生存下去。

这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雪松选择了比较理智的斗争方式,它是个智者,更是个生活的强者)
@问:
1、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从旅行者的话中听出了什么意思?
(在面对外界的压力时,可以有两种斗争方式:
一、正面抗争;什么叫“正面抗争”?(面对面的斗争,比如,课文中原来长在东坡的那些杂树,它们宁折不弯,但是却无法继续在东坡生存下去了。

还比如,革命英雄刘胡兰,她面对敌人毫不畏惧,最后被敌人杀害了,而她的英名却永垂青史。

像这样的斗争方式就是正面抗争,
二、先弯曲再反弹的方式。

“弯曲”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作出适当让步)也就是说,第二种斗争方式是以退为进,就像课文中的雪松。

它如果不弯曲,可能就会像其他的杂树一样无法在东坡生存。

就像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一样,是为了打得更加有力。

你比较欣赏哪种斗争方式呢?(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其实,在这两种斗争方式并不矛盾,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斗争,
也要学会退让,如果正面战争根本无济于事,只会作无谓的牺牲,以退为进,有时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5、你还知道哪些与雪松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相似的事例呢?
6、扩展填空: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事例还真不少。

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引说)
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狗熊躲进树洞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在我们所了解的一些人中,有些人就像雪松一样,懂得以退为进,你能说说看吗?(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供下面的人物来提示。


肖邦、勾践、韩信、地下党
①就像在敌人的眼皮下搞抗日活动,势必要遭到敌人的打击,造成共产党人员伤亡,在这种情况下,就得避免正面抗争,将抗日工
作转入暗处进行,就是所谓的地下工作。

②肖邦了更好进行战斗,辗转到国外,创作乐曲激发人们的斗志,去抗击沙皇的统治。

③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忍辱负重,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

④再比如,韩信幼年就有远大的抱负,他专心研习兵法,为了一劳永逸地躲开流氓的挑衅,居然忍受了“胯下之辱”,最后成就了辅佐刘邦的决胜千里,扫平天下的大业。

⑤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者,有一种过人之处,就是,他们不会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

因为,在他们心中,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6、所以,(出示最后一段:“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
上面同学们提到的事例无一不证明,有时,退一步,能够进行更好的斗争和发展。

那么这样的退就是智者的暂时退让,是为了积蓄反弹力量的强者的行为。

板书:智者强者
四、总结课文。

1、记住:(出示)这种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生齐读。

2、你还知道哪些这样以退为进的成语或谚语、俗语?自由说。

(以退为进,大丈夫能屈能伸,负荆请罪,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忍辱负重……)
3、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则名言,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做一个有智慧的强者。

出示:大丈夫能屈能伸。

小不忍则乱大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作业超市(可选择)
(1)抄写课文中对你最有启发的话,或者在书上写出你的感受。

(2)山谷中的谜底虽然解开了,但是,这篇课文还留下了许多谜,比如: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只有这两位旅行者才发现?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索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弯曲
板书:智者强者
反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