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总布置中的h点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研究
车身总布置中的H点探讨
史明辉李莹”周挺陈林刘哲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113122)
摘要:在汽车设计中,车身总布置以及H点的设计与测量是尤其关键的步骤。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假人伤
害值是最重要的结果参数,而假人H点是假人定位的基础并最终决定假人姿态。

总布置参数能有效地约束车身外形尺寸,以及各个零件总成和机构的布置空间,保证乘员的舒适性、操作便利性、空间及视野的最优化等特性。

通过梳理车身总布置的设计原则及H点的标记测量的相关内容,为汽车座椅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H点;测量
1车身总布置
1.1定义
车身的总体布置是以整体车身为基础进行的。

车辆的总体布置说明了车体的长、宽、高、轮距、轴距的尺寸以及尺寸控制所在的范围。

除此之外,也说明了轴荷分布的范围、水箱、前后桥、传动轴等所在位置和轮廓尺寸。

通过查阅同一类车型的相关数据,初步确定了前后梁的长度,前风窗后风窗的位置和角度、发动机和地板平面高度以及前围板的位置,方向盘位置角度、内部空间控制尺寸等。

同时也确定了踏板和操纵机构的位置关系。

在已知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假设车辆处于满载的情况下,我们按照1:5的比例绘制了车身总布置图。

1.2设计原则
(1)满足人体乘坐时对舒适度的要求。

(2)车辆的经济性以及驾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

(3)考虑到后期的维修保养方面,发动机及电气设备、底盘总成等具有方便接触性。

(4)车身总体质量减轻,在冲压、装配、焊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5)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尽力减少车身外形尺寸。

(6)确保通风换气、密封、隔热隔音等方面性能良好。

(7)符合国际以及国内相关的各种法规和要求。

(8)结合实际充分考虑车型的通用化以及系列性。

2H点
2.1定义
H点是指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简称胯点。

H点的测量是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车身总布置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通过测量并分析假人数据来设计优化驾驶室视野、约束车身外形尺寸,以及各个零件总成和机构的布置空间。

而H点是确定驾驶员视野的基准通讯作者:李莹(1991-),女,汉族,辽宁阜新人,研究生硕士,沈阳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机械设计。

点,同时也是影响驾驶员操作方便、坐姿舒适度并且直接影
响车身布置的许多硬点参数的一个关键点0
2.2测量
准确地测量并标记H点是正确安装假人的前提,也是保证汽车碰撞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准确度和可靠度的前提。

三维H点装置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成年人座椅的轮廓外形。

除此之外,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车体的关键参考点,这也是当
下最为广泛的H点位置检测装置。

人体的平均背部和臀部轮廓可以由三维H点装置的背板和座板表现。

标记与测量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a.实验车辆及座椅的准备工作:实验车辆需提前一段时间放置在10-30^实验室或实验环境中,并确保座椅达到室温。

b.测量基准制定:根据制造厂规定的基准坐标点确定出被测车辆的垂直零平面以及水平零平面,以此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c.将座椅调节至设计值位置。

(2)部件安装阶段。

a.将椅相关标删定的棉布赃实验车辆座椅和靠背的表面上,防止测量装置直接接触到实验车辆的座椅和靠背。

b.安装测量装置的座板和背板。

c.调整测量装置的小腿杆件至合适的长度尺寸,并安装测量装置的大腿、小腿和脚。

(3)加载及标记阶段。

a.依次添加小腿、小腿的配重块。

b.添加左右臀部配重块。

c.添加躯干配重块。

d.将以上安
置好的测量装置在座椅上放置5min之后,测录测量值。

3总结
在汽车行业中,进行车身总布置的设计时,合理地利用假人来对整车空间、前窗视野、车身外形尺寸、以及驾驶员的乘车舒适性、操作便利性进行优化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f环节,而H点的设计和测量也就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车身总布置的设计原则以及H点的标记测量步骤进行了内容梳理,对汽车整车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新华,安剑英.基于HPM-口的汽车驾驶员座椅H点位
置的测量[J].汽车实用技术,2019(08):103-105.
⑵张英,孙智民,陈志胜•某越野车驾驶员H点的设计及优化
[J].汽车工程师,2018(10):28-31.
[3]孟妍妮,凌秀军.满足舒适性要求的H点区域研究[J].机电
技术,2017(05):96-100.
(收稿日期:2019-0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