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赏析经典文段,解读“文采”的内涵。
2、总结“有文采”的常用方法,锤炼思想,力求写作有文采。
3、树立文质兼美的写作观
二、教学重点
1、鉴赏探究,具体感受什么是“有文采”。
2、积累运用,学习怎样让作文“有文采”。
三、教学难点
1、从锤炼思想的层次正确理解“有文采”
2、通过比较鉴赏和自由创作等形式让学生学习怎样让作文“有文采”
四、课前学生准备
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按要求进行片段作文练习,以便在实际授课中有针对性。
作文片段练习题目:
1、你心目中的江南雨巷是怎样的?(用词生动)
2、自传(句式灵活)
3、用散文化的笔调重现柳宗元《江雪》中的“江雪独钓图”(运用修辞手法)
4、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片段作文,要求词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能给人思想的启迪。
五、导入:
北大孔庆东教授曾说,绝大部分中学生都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怎样作文?古人这样描述:“小窗细嚼梅蕊,吐出文章字字香。
”独对小窗,细细咀嚼‘玲珑情思如暗香浮动,优美文字从笔端溢出,何等的妙处呀!要是大家独对试卷,亦能在短短的五十分钟内文思泉涌,字字珠玑,该是何等的幸福与享受啊!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锤炼思想,体验怎样让灵秀的情思流淌成韵味悠长、富有文采的文字。
六、结合学生实例明确“有文采”的内涵
师:那么什么是“有文采”?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对比分析两个文段,说说你们觉得何谓有文采?(出示PPT1)
根据学生的回答按条目将关键词板书在黑板左边。
引导:很多人认为,有文采就是精心雕琢使语言华丽优美,这是对文采的狭义理解,朱光潜先生认为,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际是思想感情的推敲,华丽是一种美,朴实也是一种美,只要能贴切传神的表达自己的情思,文章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有文采,听起来过于抽象,根据同学的探讨我们把“有文采”明确为以下四点: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意蕴。
七、用词生动
明确用词生动即用词恰当、精炼、形象,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出示PPT2请学生品评,朗诵他们身边人的习作)
引导:会品会赏还不够,还要回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让你笔下的词语生动起来的几个小妙招。
大家记住三个关键词:绘声绘色绘态。
1、绘声:描绘人或事物的声音,可以传神的写出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性格。
抓好拟声
词,从声音入手抓住读者。
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辅导他的学生,用一个句子
写吝啬鬼绅士给乞丐一个小钱的情景,他的学员这样写到:他把一个小钱投到乞丐
的手里。
(出示PPT3)换做是你,你会怎样描述这一情景?(学生活动)我们再来
看看斯基师傅是怎样改的:他把一个小钱向乞丐投下,叮叮当当的滚到乞丐脚边,
比较之,仅仅添加了一个“叮叮当当”而已,但是其中的意蕴却倍增,有谁来品一
品。
引导:一个叮叮当当使得吝啬绅士丢钱的动态声响兼具,使得绅士鄙视的神情和乞
丐的可怜跃然纸上。
在同学们的习作中,也有同学用到了这一招,比如在描述我心
目中的江南雨巷时,有同学这样写到,江南的雨来来得那么轻,那么柔,那么缠绵,淅淅沥沥!一个淅淅沥沥瞬间调动起我们的视觉和触觉,感触到那江南的雨的那一
份轻柔,那一份静谧。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课本中也时常出现,例如《木兰诗》中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霍霍象声词,磨刀声如此形象!如在耳旁!可见
小弟弟听闻姐姐要回来时的那种兴奋与激动。
还有大家最为熟悉的骆宾王七岁时写
的一首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既先声夺人,又铺开全诗,更使得鹅的
形象现于眼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想必以大家的学识和阅历还会找到很多,希
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能有意识的适时的去运用。
2、接下来我们看看妙招二:绘色,即在写人记事,写景抒情时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
尽量选用比较鲜明的图画般的词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说某某“她眼睛
好美啊!”是不是听起来很抽象,而如果我添上绘色的词来修饰,说成“她的眼睛
碧蓝,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甜甜的玩着我”是不是就形象生动多了。
我们在座的各
位也有许多色彩达人,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位是如何玩转色彩的。
(出示PPT)我们
来采访一下她是如何想到用这两种撞色来勾勒这幅画卷的?
引导:在有意绘色时,要学会将抽象事物图像化、情景化,尝试着运用冷暖色调的
词,或是画面感比较强的修饰词,以便调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与你产生共鸣。
3、绘态:一般来说,事物存在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动态两种,作文中用形象的词语以
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是着意刻画人们很容易忽视的静态,往往能收到不一样的效
果,我们来看看在座的各位是如何处理的。
(出示PPT)
引导: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身边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快镜头模糊状闪过,而主人翁却是踽踽独行,茕茕孑立,
外界的热闹更加衬托他们内心的那一份孤寂、失落。
这就是对绘态的巧妙处理。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如何用词生动。
(请学生自己总结,老师补充)
八、句式灵活
过渡:对词语进行了润色我们再来看看对于一篇有文采的文章的句式该作和处理。
(老师解释何为句式灵活)请学生回忆常用句式,老师加以明确。
出示三个文段,请学生分析分别运用了哪几种句式,有何效果(出示PPT)
展示学生学生习作中句式方面做得比较欠缺的例子,请学生七嘴八舌,集体加以修改,锻造。
(出示PPT)
九、善用修辞:重点介绍比喻、拟人、排比、借代
1、比喻被誉为语言艺术之花,然而运用比喻的关键是准确、新颖,准确即要贴切反映对象的特点,新颖,即喻体要新,喻体与本体的联系角度来看要新。
我们来结合同学的作品来分析分析(出示PPT)
引导:精妙的比喻能使深奥变得浅显,晦涩变得清晰,清瘦变得丰腴,直露变得含蓄。
例如以“愁”为本体的比喻甚多,而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不少的佳作,例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排比:以仿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排比训练,(学生进行接龙式训练)
引导:排比,必修从内容出发,不能生拼硬凑排比形式,示例余秋雨先生《东坡突围》有关“成熟”的一段排比。
另外其他的修辞,老师通过学生的具体习作加以适当的点拨。
九、文句有意蕴
文章有文采不单单是词语用得漂亮,句式灵活,还需要将文句打造的意味深长“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能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或是有独特的人生感悟。
引用名言,蕴含哲思,巧设悬念,幽默讽刺
以选择题或天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将文段补充完整,使得片段富有哲理。
小结:有文采来自丰厚的积累和长期的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要切记,不能够邯郸学步,文字的推敲,骨子里实际是思想的推敲,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锤炼你们灵秀的思想,让你们的作文散发出醉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