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 京腔京韵教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腔京韵
教学内容:
1.学习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和《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人民子弟兵》。
2.本课教学内容以现代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两个选段的旋律,并能随着曲调而哼唱。
2.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弘扬中国传统艺术,让孩子们爱上京剧。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对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2.模仿四大行当的表演、造型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演唱与表演。
教具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3.京锣。
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提问: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京剧)。
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两段京剧——《智斗》和《我们是人民子弟兵》。
2.学习京剧。
A学生要先感受两段京剧的曲调。
B然后给出歌词,要求大家看着歌词随着音乐再反复唱三遍。
C由老师领唱一遍,然后点名同学范唱。
D最后全班合唱。
三、由京剧引出有关京剧的知识并提问,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
(一)京剧的形成
1.师生讨论讲解“京剧”中“京”的含义。
2.媒体出示文字,师讲解京剧的源头、形成等。
(二)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分别讲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请学生分角色表演、造型,师用京锣伴奏。
(三)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介绍四大功夫——唱、念、做、打。
(媒体出示)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智斗》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简单介绍《智斗》故事情节。
生观看录像,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4.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A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用花指做不同动作)
B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C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5.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让生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和《血债要用血来偿》,并区分老旦与花旦。
(花旦:细、娇柔。
老旦:粗、厚实。
)师带领学生学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模仿其表演,体验花旦的艺术魅力。
(四)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
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在想,怎样能让年轻的孩子们也爱上京剧呢?于是就有了脍炙人口的京歌,象《说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
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四、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