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来的号角
【内容概括】《集结号》是根据当代作家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改变而来,讲述的是在三年内战中身为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连长谷子地和他的兄弟们为保大部队转移镇守汶莱南岸打狙击战,并以集结号为准听不到集结号不得撤退,可战争打响后从上午打到次日上午集结号一直都没有响而他所有的兄弟都把血泼在了那块土地上,只有谷子地一人存活。
于是谷子地为了弄清号到底响没响,为了给死去的兄弟得到身份的证明踏上了追寻谜底之路。
战争,犹如一场死神的盛宴。
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准备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谷子地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属于九连47个弟兄的崇高荣誉。
他用尽毕生的时间去寻找死难的战友们,无论如何都要将荣誉归还给这群年轻的英烈。
凝重的片头曲结束,撞入眼帘的就是个满目废墟的战场,没有任何累赘的前戏和交代,冯小刚用男人的坚决和利落,将观众置入硝烟、枪炮和血肉模糊中,开门见山,直插人心。
接下来的敌我火拼中,那场面前所未有地刺激:当子弹带着“嗖嗖”的尾音和光线,穿过钢盔、打爆头颅、鲜血四溅时,可以说是中国大银幕上迄今为止最逼真的战争场面,同时在历史背景上又独具考究,指导员王金存书写阵亡人员名单的最后的感人场景落款是“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初四”充分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
《集结号》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精神大片,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引发人们无限深思。
《集结号》这部战争大片其故事情节摆脱了以往国产主旋律战争片情节,以谷子地率领众战士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并给了两种选择一是吃枪子二是大家一块围起来吃饺子这其中显示了当时普遍战士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隐含出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后来在汶莱南岸的狙击战中以集结号为令,集结号不吹响就不能撤退,但集结号却始终没有吹响,在这场战争的最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战士只剩下谷子地一人,其余战士全部阵亡,影片就已集结号是否能吹响为线索,展现了谷子地为这场战场上战死的战友们争回应有荣誉的艰难历程,反衬出人物的坚毅的性格。
而极具悬念的故事情节发展是以往国产战争片中不曾多见的。
但如果将《集结号》归类于主旋律电影的话,那又未免太武断了些。
本片通过对人物鲜明个性的塑造、丰富的表情特写以及精彩绝伦的战争场面描写,让我们感觉到精神上的震撼,感受到在战争中生死一线时人性的表现。
从这一点上来讲《集结号》就突出了人性,突出了勇敢,突出了正义,这说明我国战争题材电影已摆脱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的模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新的层次。
并且它放弃了以往不已英雄的为主线的情节反之更是对小人物英雄在那战争中的经历和无奈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探索和对战争的一个控诉以及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对于战争它留给我们后代人的不仅仅是残酷和伤痛更多的是对其中的一种精神的反思。
以及我们该负起怎样的责任?
在以往国产战争片中对人物的塑造几乎都是“高、大、全”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殊不知这是战争片的禁忌。
英雄就是英雄,和别的士兵有了区别,别的士兵牺牲了也就是牺牲了,而英雄牺牲了就要不遗余力的对牺牲过程进行详细表现,而且国产电影片中的英雄“命非常硬”子弹就是打不中他,等到英雄就要就义的时候之前还要高喊几句。
例如《英雄儿女》中王成的英勇就义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就非常夸张,导演运用仰角镜头特写王成,表现其高大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他光辉的英雄形象,但这就大大的有损战争的真实性和战场的真实感。
但在《集结号》中“高、大、全”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完全见不到了,观众领略到的是一个整体英雄,而在牺牲的处理上冯小刚导演运用“短、平、快”的手法,使情节更加紧凑。
例如其中一个镜头描写的是一个战士奋力向外投掷手榴弹,在投掷的一霎那战士被乱枪打死,镜头从战士的侧面拍摄,突出了战士牺牲的动作,从而表现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
镜头虽短,但带给观众的将是难以忘却的震撼。
在《集结号》中,血肉横飞的硝烟战场,密如骤雨的子弹在战士的耳边呼啸而过。
在第二场大战结束后战士吕宽沟小心翼翼的在尸体间匍匐摸索着寻找战利品,当他终于在敌人的尸体的口袋找到一块手表时,欣喜若狂的他猛地站起来,暴露了目标,被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一枪毙命,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而生命却被剥夺了,从这个地放冯小刚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在战场上人生命的脆弱,以及人性在张场上被扼杀的表现,只又打胜仗才能活下去。
这些让人记忆犹新的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集结号》在这方面实现国产战争片质的飞跃,为其他战争题材的电影做出了好榜样。
评价一部战争题材电影的好坏关键一点在于是否对战争场面做出最真实的再现,而《集结号》这部电影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很好。
晃动镜头的大量运用不仅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紧凑感,更好的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战争可以改变一个人。
”而《集结号》中指导员王金存恰好可以印证这句话。
依然是镜头的表现,当王金存初入战场时,被战场的残酷吓得大呼小叫,这时镜头给了王生存一个脸部特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留出的鼻涕,而当王金存引爆炸药时,同样是脸部特写镜头,这时我们看到的是王金存脸上坚毅的表情。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打仗尿裤子的文弱书生转变为一个视死如归的铁血战士,这个答案就是战争。
战争的洗礼让王金存有了男儿本色,我们已经厌烦了从始至终不怕死的主人公设定,而更加青睐于在战场中战士由弱到强的成长设定,真实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士兵是不怕死的,因为战争是残酷的,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改变什么。
可一旦你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即使是牺牲也变得意义重大。
只要你拥有一颗勇敢的心,每一个牺牲都将会永垂不朽,意义非凡。
《集结号》正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而这种勇敢,震撼着战士也震撼着我们每一个观众的心。
同时他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本性和对生命的价值,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不怕死的往前冲后王金存终于知道了战争的意义和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人民来讲意味着什么,是家破人亡是妈妈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但若小家不舍大家便消失,在国家感情和个人感情中我想无论是文弱书生还是农家汉子他们的选择应该只有一种那就是向前冲。
哪怕明知是死也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冲上去。
而作为现在的我们却正在渐渐远离甚至是渐渐遗忘这种精神、这种理念。
我想王金存这个角色应该也是对这种精神的一个写照和发扬!
这种心灵的震撼是我们难以忘记的,在电影集结号中我们也能找到《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子,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枪林弹雨,每个战士们的生命稍纵即逝。
这也正是《集结号》在向这部战争大片致敬。
其中有一个场景与《拯救大兵瑞恩》中那个拿下钢盔被击中的士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同时也巧妙的折射出了中国战争片的一种升华,也是中国战争片的又一次发展
在《集结号》中,更多的是在展示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战争只是永不磨灭的回忆。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虽然没有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但仍围绕着主体:集结号到底有没有吹响。
主角谷子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为牺牲的战友征求说法与荣誉的艰辛历程。
导演运用大量的长镜头来展示谷子地一人在煤厂挖煤誓要挖出战友们的骸骨,从谷子地挖煤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也许谷子地知道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找到战友的骨骸的。
但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是信念支持着他继续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远方传来恢复战友烈士荣誉的消息时,谷子地激动得都无以言表、欲哭无泪,当在团长的陵前得知集结号根本就没有打算吹响时,谷子地陷入了疯狂。
这种强烈的感情深深的触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谷子地顽强的正义感和对战友深深的感情影响着片中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这是正义感所带来的无可比拟的震撼。
而这股正义感放到现在似乎也是对我们当代社会的缩影的一个折射。
《集结号》相对来说似一个不错的战争类电影但是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镜头剪切过快、影片删减造成情节突兀等缺点。
但是优点多大于缺点。
同时对于冯小刚个人来讲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飞跃,《集结号》也使国产战争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影片的结尾士兵在烈士墓前为烈士鸣炮三响,三个炮象征着对人性的光芒纪念、对勇敢执著的敬仰、对正义力量的歌颂,三炮齐响、深深的震撼着人们的内心。
迟来的号角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信念,也带给了人们无尽的精神力量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