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冲刺卷)完整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郴州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冲刺卷)完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如图,一理想自耦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匝,滑片P可在原线圈上面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电路中的定值电阻,,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当从变压器的左端接入交流电源时,
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均为3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的匝数为匝
B.电流表的示数为
C.消耗的电功率为
D.若把滑片P向上滑,则流经的电流频率会大于50Hz
第(2)题
某游乐场有一打金蛋游戏,游戏示意图如下。

弹珠的发射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大小可以通过按压的力度来调整,若弹珠弹出后直接击中B点的金蛋为三等奖;若与斜面碰撞一次再击中金蛋为二等奖;若与斜面碰撞两次再击中金蛋为一等奖,已知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斜面AB长,弹珠与斜面碰撞瞬间弹珠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沿斜面方向上的速度不变,取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最终得到三等奖,则弹珠发射的初速度大小为5m/s
B.最终得到一、二、三等奖的弹珠从射出到击中金蛋的时间之比为1:1:1
C.最终得到一、二、三等奖的弹珠从射出到击中金蛋的时间之比为2:3:4
D.最终得到一、二、三等奖的弹珠的初速度之比为4:3:2
第(3)题
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某种光照射后,跃迁到第4能级,发出的光谱中只有两条可见光a和b。

a、b在同一光电效应装置中测得的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图乙为氢原子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射光子的能量E=12.09eV
B.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C.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
D.a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
第(4)题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分为a、b两束单色光。

则( )
A.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
B.在真空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的速度
C.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能量
D.如果b光是绿光,那么a光可能是红光
第(5)题
从“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国星际探测事业实现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已知火星质量约为月球的9倍,半径约为月球的2倍。

设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若在火星表面将一质量为的物体竖直上抛,物体上升的最大
高度为;在月球表面将一质量为的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B.C.D.
第(6)题
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用光敏电阻制作光控开关来控制照明系统,如图为电路原理图。

图中,直流电源电动势为
3V,内阻可不计,R为可变电阻,R G为光敏电阻,其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照度是描述光的强弱的物理量,光越强照度越大,lx是它的单位)。

若控制开关两端电压升至2V时将自动开启照明系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照度/lx0.20.40.60.8 1.0 1.2
电阻R G/k W754028232018
A.若将R接入电路的阻值调整为20 k W,则当照度降低到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
B.若要使照明系统在照度降低到0.8 lx时启动,则要将R接入电路的阻值调整为46 k W
C.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时,照度越大,控制开关两端的电压越大
D.若要在光照更暗时启动照明系统,应将R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大
第(7)题
过去几千年中,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Peg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

“51Peg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已知太阳的质量约为,则该中心恒星的质量约为()
A.B.C.D.
第(8)题
羲和号卫星是我国首颗绕地球运行的太阳探测卫星。

设该卫星在离地球表面高度517km的圆轨道上运行,能经过地球南北两极上空,可24小时观测太阳。

则该卫星( )
A.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运行周期等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D.运行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某时刻将质量为10kg的货物轻放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最左端,当货物与传送带速度恰好相等时,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货物最后停在传送带上。

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货物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0.1m,重力加速度取
10m/s2。

则货物()
A.总位移为0.2m
B.运动的总时间为0.2s
C.与传送带由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5J
D.获得的最大动能为5J
第(2)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左侧接定值电阻,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金属杆MN以某一初速度沿导轨向右滑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

则金属杆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v、流过的电量q与时间t或位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有( )
A.B.C.D.
第(3)题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在状态A、B的内能相等
B.A→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C.A→B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A→C过程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E.B→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第(4)题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间距为L的光滑水平U型导体框左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PQ置于导体框上。

不计导体框的电阻。

时PQ棒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开始运动,到达位置c时棒刚好静止,其中a、b与b、c的间距相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时PQ棒两端电压
B
.PQ棒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C
.PQ棒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总功小于
D.PQ棒在由a→b与b→c的两个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热能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1825 年,瑞士科学家科拉顿用实验探索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如图,他将“电流表”和线圈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并用导线连成闭合回路。

他用磁铁在线圈中插进或拔出进行实验时,并在两个房间之间跑来跑去,结果没有观察到感应电流。

科拉顿看不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后来由科学家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第(2)题
某同学利用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以及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约为
,定值电阻的阻值约为,电阻箱R的阻值范围为,电压表、的量程均为(均可视为理想电压
表)。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_____。

(2)该同学连续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多组电压表的示数和的示数,画出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画出
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

由图中数据a、b、c可得,电源的电动势______,定值电阻______,电源的内阻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里的有界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粒子源固定在x轴上坐标为的A点.粒子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的电子,电子通过y轴上的C点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角,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恰好垂直通过第一象限内与x轴正方向成角的射线OM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t
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第(2)题
如图,某一新型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管道的长为L、宽度为d、高为h,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N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和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管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

管道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ρ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速率v0沿x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

(1)求开关闭合前,M、N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0;
(2)求开关闭合前后,管道两端压强差的变化Δp;
(3)调整矩形管道的宽和高,但保持其它量和矩形管道的横截面S=dh不变,求电阻R可获得的最大功率P m及相应的宽高比
的值。

第(3)题
如图(a)所示,一根足够长的细杆与水平成固定,质量为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点,水平向右的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 1=0.2s后停止作用,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b)所示(取,,)。

求:
(1)小球在0~0.2s内的加速度和0.2~0.4s内的加速度;
(2)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3)0~0.2s内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
(4)试分析小球是否可以返回O点?说明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