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景区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景区导游词
【篇一】
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的通天河畔,位置 33°09′~33°17′N,96°24′~96°37′E,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青海省玉树县西北部结隆乡境内,距玉树县西北约65公里。
海拔4,100~4,200米。
通天河支流益曲在此穿过,形成5个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米的湖泊,还有众多的泉水喷涌而出,水量稳定,水质洁净。
纵横迂回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沼地把草滩切割成无数大上不等的"沙洲"和"小岛",因此野兽难以进入。
是唯一栖息于高原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珍禽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
1986年7月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9月由玉树藏族自治州筹建,暂编制7人。
它是以鹤类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可供鹤类栖息繁殖的湿地约45平方公里。
隆宝湿地为青藏高原东部的川西高山峡谷向高原主体过渡
地段上的隆宝滩盆地中部的苔草沼泽地。
四周环山,呈凹”字形,周围山峰高达5,270米。
湿地水源来自许多涌泉和七条溪流。
成片的湿草、沼泽地围绕着五个水深0.2米至0.3米的明水面,相互渗透构成保护区主体,其周围是些不规则的水坑和松软的草墩。
除主河道水深外,蔓延成沼泽滩地的地区,水深一般保持地0.2~0.4米。
草墩之间被水隔绝,水坑内鱼、蛙集在,水生生
物、浮游生物丰富。
湖底有很厚的淤泥层。
本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风大,日照长,辐射强烈。
1月份均温-11.1℃极端最低气温-260℃;7月份均温9.3℃,极端最高气温27.0℃,年均气温-0.4℃;≥0℃,积温1027.4℃,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总辐射量152.8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高达730毫米,集中在6~9月,雨、热同期。
植物生长期162天。
隆宝湖是在高原的崇山峻岭中形成的大大小小盆地和湖泊
中的一个,地势呈南北走向的峡谷形状,滩地长30公里,宽1.5-4公里,四周被高山环抱,海拔4050-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之一。
这里四季不明显,气候变化剧烈,冬季风大、干燥、气温低,6-8月雨水多而集中,比较湿润,全年日照时间约2300小时。
湖滩地土壤肥沃,水草肥美,优势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亚蓼等34种。
主要植被类型为草甸和淡水沼泽,为水禽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黑颈鹤栖息繁殖的集中地区。
每年4月,牧草刚刚返青,黑颈鹤从南方到达这里,生儿育女,避暑渡假,待到牧草枯黄的10月上旬,它们携儿带女飞往南部越冬。
保护区为黑颈鹤的主要栖息繁殖地之一,每年的3月到达,整个繁殖季节里有8~12对(1983年~1986年调查)。
已发现鸟类32种,其中水禽近10种。
其中种群数量较大的有斑头雁,分布在保护区中部的一块长500米,宽100米的土丘小岛上,有巢
穴约2,000余窝。
其它种类有赤麻鸭、白眼潜鸭、普通秋沙鸭、绿头鸭、鹊鸭、黑鹳、红脚鹬、凤头琵鹭、普通燕鸥、玉带海雕、秃鹫等,隶属5目6科。
沼泽地有丰富的鱼类和节肢动物。
周围滩地兽类有雪豹、水懒、藏原羚、狼、喜马拉雅旱獭、黄鼬、香鼬、高原兔、高原鼠兔、黄羊、藏狐、田鼠等12种。
另外还有包括4种珍贵的高原蝶类在内的昆虫20种。
植被为蒇嵩草、喜马拉雅嵩草、短蒿草、毛囊苔草、矮金莲花、长管马先蒿、水麦冬、长花野青茅、驴蹄草等为主的高原苔草沼泽和沼泽草甸。
还有很多蕨麻。
低等植物有包括名贵的冬虫夏草在内的真菌16种。
【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
如果您来到青海,却不来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谓是人生之一大遗憾。
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经过近150公里的路程,我们就会到达美丽的青海湖。
这一路景点众多,依次有湟源峡、“茶马互市”故地丹噶尔古城、著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
或许您不禁要问,中国湖泊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气象万千,这座大西北的内陆湖,又何以称为中国最美呢?在大家亲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让我来为大
家做个铺垫吧。
话说20xx年10月,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并主办了评选“中国最美丽的地方”的活动,在此次由大众参与的评选活动中,青海湖在湖泊类中被评为中国最美丽五大湖之首。
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说:“青海湖有一种东方的气质,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的东西却很深广。
”
青海湖的美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其一、青海湖的美首先在于她至高的地理位置、辽阔的湖面和那湛蓝美丽的湖水。
高是青海湖的一大特点,湖面海拔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1545m)还高,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
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在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
青海湖的另一特点是大,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据测算,青海湖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5公里,环湖一周长360多公里,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太湖(2425km2)的近两倍大,或者可以形象的说,她可以装得下4个香港。
考证青海湖的名字,我们就不得不说起她的主色调——蓝色。
青海湖古时候叫“西海”;藏语叫她“措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叫“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是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叫他“仙海”,从北魏时期才开始更名为青海。
青海省也
是因此而得名。
其二,青海湖的美在于她有多处迷人的景观
因为青海湖的大,所以可游览的景点众多,由此也形成了青海省的一大旅游区——环青海湖旅游区。
这其中包括有青海湖的门户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151景区、二郎剑、三块石、海心山、吐谷浑都城、布哈河、鸟岛、沙岛、沙陀斯、金银滩草原、原子城等。
其三,青海湖的美在于她奇特的成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传奇神话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
是距今4千万前,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经过长期碰撞和挤压,青藏高原隆起的结果。
研究表明,青海湖原来是外泻湖,周围百川之水尽汇湖中,湖水又从现在倒淌河等处向东流入古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断裂形成的造山运动,致使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渐渐隆起,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脉所阻隔,青海湖便成为只进不出的高原大湖。
其四,青海湖的美在于它所拥有的生物多样性
参加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并主办的评选“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活动的专家吕斌对青海湖点评道:“作为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与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青海湖是鱼的乐园,多种候鸟的天堂,世界级濒危动物中华对角羚的家园,它们与青海湖共存,是青海湖真正的主人。
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青海湖特有鱼种湟鱼,湟鱼学名叫青海湖裸鲤,没有鳞片,鱼身泛黄,因生活在咸水湖,可以食用
的食物较少,生长特别缓慢,据说是每十年长一斤,加上之前人们的大量捕捞,所以湟鱼的数量特别少。
但由于青海省政府下令实施了多年的封湖育鱼,目前鱼类资源较为丰富。
【篇三】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
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湟水北岸土楼山腰,俗称“北山寺”,又名土楼观,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建筑被称为“丝绸之路”南道的一颗明珠。
北山因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
“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
陡峭的山坡上布满人工开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称。
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内残存有壁画和藻井,从艺术风格上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
北山寺已经修葺,为道教寺观,有魁星楼、灵宫殿等建筑。
位于北山顶峰的宁寿塔是清代所建的5层密檐砖塔,为北山寺的组成部分。
北禅寺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
整个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
北禅寺历史悠久,寺内留存有魏晋时期的藻井图案及佛教艺术壁画,塑立各种佛尊神像。
北禅寺的古迹很多,有圣母殿、吕祖祠等。
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无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内曲经通幽,冷风袭身。
这些洞由栈桥曲廊连接,虚实相望,独具匠心,是一种罕见的建筑艺术。
北禅寺内有栈道、小桥、游廊连接著名的“九窟十八洞”,远远望去,似一座长廊悬空在半山腰中,颇有山西悬空寺的风格。
现在九窟十八洞内还保留着塑像和古代壁画,被誉为“丝稠之路”南线古代文化的一颗明珠。
从北禅寺鸟瞰西宁市全景,别有一番情趣。
土楼山天然大佛在北禅寺侧旁,这座天然大佛高约百米,由红白岩石相间构成,经过风化,山峰似被大自然“雕塑”成为一尊大佛,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