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配合及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配合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手术中患者大出血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以2020
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4,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对比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首次排气、离
床活动、尿管拔除、乳量充足时间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风险发生率(11.36%)低于对照组(3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中患者出现大出血因素较多,然
其最主要诱因为子宫收缩能力减弱,对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配合及护理措施,可
有效减少产妇的危险,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从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剖宫产;大出血;护理
在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是协助难产母亲顺利分娩的
主要方法[1]。
这项手术岁拯救了许多围产期婴儿和妇女的生命,但其操作的风
险性较高,且少数产妇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子宫破裂和大出血情况,从而造成产
妇生命危险。
因此,有必要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
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基于此,为进一步研究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
床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5)。
研究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38±1.1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08±1.42)岁。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建立剖宫产大出血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术中大出血,立即启动应急流程,设有专门的抢救小组,按照抢救小组岗位分工原则,护士长
担任6号岗指挥,产科大主任组织抢救,手术室护理人员按照抢救岗位参与工作,抢救之后组织讨论。
剖宫产过程中如发现大出血,应马上报告科室负责人。
(1)术前:详细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病情予以评估,需事先对术中大出血
风险因素,如胎盘早剥、妊高征、多胎妊娠等。
术前还需通知血液科,准备足够
的补给血源以及各类急救药品等。
如催产素、地塞米松、10%的葡萄糖酸钙、米
索前列醇等。
(2)术中:①护理人员需开通第二路静脉通道,并及时为患者补
充各类液体、药物,必要时紧急输注血制品,以维持内机体环境动态平衡,有效
缓解患者机体血容量不充足的情况。
同时予以患者抗休克、血压水平控制、保障
药物循环,为输血做好充分准备。
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以此来预防输血后
应激反应,严格执行手术室紧急输血相关制度、手术室药品管理制度,口头医嘱
执行制度,降低差错率。
此外,在压力输注和输血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管,预防空
气流入血管致使栓塞血管。
②将患者置于平凹卧位,吸氧2-4L/min,如需必要可
对患者吸氧加压,以增加患者携氧能力,确保机体各个器官的供氧充足,改善缺
氧状况,实时查看患者呼吸与血氧饱和度状况,确保呼吸道顺畅[2]。
③护理人
员在操作台,需与产科医生紧密协同合作,巡回护士应确保手术物品供应充足,
手术流程无误,器械护士应保障手术台整洁、干净,并遵循严格无菌实施。
还需
准确预估出血量,备好止血纱布用量,准备子宫切除术。
④手术还要确保患者周
身温暖,大量失血所输注血液经过冷藏进入患者机体内体温会下降,继而造成凝
血紊乱。
由此,要使用专门的血液加温器,在用于患者头部、四肢大血管和输血
静脉处,也可利用专业的医用暖风机对产妇进行局部加热,以改善患者体温情况。
(3)术后:护理人员在剖宫产后要为产妇及时擦拭干净残留的血迹,同时协助
其将衣物穿好并将其安全转送至病房或者重症监护病房。
①护理人员需为大量失
血产妇,予以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制定科学、合理方式,在为患者在输血前、中、后的过程时时查看患者的肤色、瘀斑、红斑、皮下出血等情况是否出现。
及
时采血检测血小板数量、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钙离子水平等
各项指标。
②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剖宫产采用硬膜外麻醉,产
妇处于清醒状态,剖宫产具有临时性、紧急性,且大部分术前交流尚无法及时做到,一旦患者病情恶化,会使患者的紧张加剧。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
需多鼓励、安慰产妇,并予以心理辅导,使能够主动配合抢救治疗。
另外,对患
者家属进行疾病和病情变化的宣传教育,以赢得家属的理解,降低医疗纠纷事件。
③及时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整理。
综合实际护理进展,及时解决问题,明
确孕妇的机体状况,科室讨论便于调整救治流程。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比术后恢复情况,其含首次排气、离床活动、尿管拔除、乳
量充足时间等几项指标。
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子宫切口感染、
子宫腹壁瘘、肠梗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对比[(`x±s),h]
组别
例
数
首次排气时
间
离床活动时
间
尿管拔除时间乳量充足
研究组
4
4
12.34±2.5312.25±2.617.45±2.3549.24±3
对照组
4
5
24.51±2.7220.37±2.4314.51±2.4765.17±3
t21.84415.19513.80921.50 P<0.05<0.05<0.05<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风险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组别
例
数
宫切口感
染
子宫腹壁
瘘
肠梗阻
腹壁子宫内膜
异位
研究组
4
4
1(2.27)1(2.27)2(4.55)1(2.27)
(
对照组
4
5
7
(15.56)
2(4.44)5(11.11)3(6.67)
(
X2
P
3 讨论
剖宫产在临床产科有着较高的地位,其手术方式为切开母体子宫和腹部,让能够产儿顺利分娩[3]。
然而在手术后孕妇容易产生十分剧烈疼痛,并会引发临床并发症。
因此,针对剖宫产孕妇护理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3部分。
术前与孕妇沟通、鼓励和心理咨询,以益于提高孕妇的生产依从性。
此外术前将有关术中应用器械的准备妥当可辅助手术顺利进行,还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
另外,顺利分娩后,及时清洁患者腹腔与缝合切口,以此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术后康复速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首次排气(12.34±2.53)、离床活动(12.25±2.61)、尿管拔除(7.45±2.35)、乳量充足时间(49.24±3.53)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次研究结果与李占玲所得出结果相似[4]。
综上所述,对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使并发症减少,致死率降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凤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3(05):9-11.
[2]杨立敏.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与护理配合分析[J].《饮食保健》,2020,7(27):173-174.
[3]和正瑛.剖宫产手术室的护理配合及护理要点[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175.
[4]李占玲.剖宫产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及临床价值[J].《家庭医药》,2019(08):247-248.
[5]赵嘉李晓玲.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配合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1).
[6]卢玉凤.浅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救治及护理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7).
作者简介:姓名:宋炎芳1990.10女:汉,浙江绍兴]:中级职称:大学本科:
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