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智课堂助力“双减”落地——人工智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数智课堂助力“双减”落地——人工智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愈来愈多地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
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数智课堂,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也可以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本文基于初中地理教学,首先从地理教学方式变革、地理学习方式变革、释放教学生产力3方面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必要性展开了相关论述,之后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意在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关键词:数智课堂;“双减”;人工智能;地理教学;初中
前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正在进行深化改革,意在向更高方向发展。
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之中,既可以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这有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因此,加强人工智能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是必然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1.1地理教学方式变革
一直以来,口口传授都是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学方式,其尊崇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应当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师成为地理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1]。
同时,要求教师应当加强对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增加课堂的交互性和合作性,有助于学生快乐学习。
1.2地理学习方式变革
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拘泥于课堂,其可以从互联网
等多个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和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
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生动化地理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
和吸引性,引导学生接受课堂的系统性教学。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地理课堂中,可以将文本和图片转化为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和虚拟现实等,这可以使相关知识
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有助于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同时,在人工智能的支
持之下,教师既可以通过智能屏幕和多媒体等实现教师端和学生端的交互,又可
以针对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展开针对性、个性化教学,这能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后学习压力。
1.3释放教学生产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之下,教师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2]。
例如: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和作业批改,教师便可以将更多的精
力投入到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关注上,这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真正的陪伴者和引
导者。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对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正确诊断,并
识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和注意力状态等,从而促使教师展开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例如: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为例,教师
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帮助学生感知不同地区的不同气温变化,让学生了解地理的神奇,并以此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对学习地理的积极兴趣。
2.人工智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学校要加强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实现基础
理论研究的腾飞,借助AI来振兴教育。
教师要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能力本位教育,充分用人工智能改变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快学会思考。
人工智能教育核心
理念是平行教育,并且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者,老师也是学习者。
2.1教师活动
以“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章节为例。
在课前预习阶段,从教学内容分析方
面来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山脉分布”,并能分类识别山脉名称。
基
于此,教师在展开教学设计时,可以借助短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从教学资源方面来看,教师要利用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
科学分析,以数据结果为导向,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单。
同时,教师要凭借计算技
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重点突出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之后将其上传至
智能平台上,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作业
智能化批改、完成任务情况智能化监督、学习态度智能化统计,以此展开更具有
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发布课堂练习,人工智能通过对数据展开
科学分析,既可以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呈现出
错题率较高的题目,这可以让教师有选择性对带领学生进行习题练习[3]。
同时,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提供课堂实录,这可以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分析自身在课
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人工智能更加重视课堂的交互性。
人工智能白板可以有效
缓解地理课堂枯燥、无聊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白板以视频和音频等方
式向学生提供形象化的知识点、为学生拓展知识,打造趣味性、轻松性课堂,从
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改变被动学习模式,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效果,降低课后复习压力。
2.2学生活动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要有选择性地观看教师推送的微视频,完成教师布置
预习任务。
当学习提交自己的预习内容和预习任务后,人工智能会对学生进行打分,并将学生的预习成果反馈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预习。
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留言或与教师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认知。
人
工智能平台既不受时间控制,也不受空间控制,其可支持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比较于被动式学习,
主动式学习更有助于学生放松学习压力,从而展开高效学习。
结束语:人工智能技术既是战略性新兴技术,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
要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与信息技术关系十分密切的学习,其在人工智能
技术的帮助之下将会得到蓬勃发展。
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人工智能在初中
地理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覃运大. 智慧课堂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智慧互动课堂构建探析[J]. 科学咨询,2021(31):240-241.
[2]王月,张海,王以宁,等. 初中智慧课堂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以地理学科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20(9):58-64.
[3]孙常燕.浅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191-192.
【该论文应用于课题《“双减”政策下,人工智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方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SJHDKC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