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论证评价题一(总说和什么是论证)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按照论证方法可以把论证分为直接 证明和间接证明。
• 按照推理形式可以把论证分为演绎 证明、归纳证明、类比证明。
一、演绎证明、归纳证明、类比证明
(一)演绎证明 演绎证明就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来确定某 个判断的真实性的证明方法。演绎证明的论据和 论题之间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例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反动派 都是与人民为敌的,而一切与人民为敌的都是 纸老虎。
例如: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俄国沙皇是
纸老虎,希特勒是纸老虎,墨索里尼是纸老虎, 日本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他们都是与人民为敌 的,而一切与人民为敌的都是纸老虎。
(三)、类比证明
二、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一)直接论证
定义:直接证明是用论据的真实性从正面直接确
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法。
例如:价值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任何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价 值规律是规律。
(一)反驳论题
1、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1)直接反驳就是引用真实命题直接确定某 命题的虚假。 例如:有人说:“人人都是自私的”。这 种说法是不对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 人不是自私的,因此,并非人人都是自私 的。
(2)间接反驳就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被反驳的命题有矛 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的真实性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 的虚假。
间接反驳的结构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1、设“非p”(p与非p是矛盾关
系或反对关系), 2、论证“非p”真, 3、所以,p假(矛盾律)。
3、归谬法
3、归谬法
归谬法的基本思路是:为了反驳某命题(即确定 某命题假)。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这个假 定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 理的“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的规则,确定它 是假的。
例:有人认为“生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但是,有 的生产关系就不是阶级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 系就不是生产关系。
再如: 冯玉祥任陕西督军时,有两个外国人在终南山猎获两 头野牛,冯玉祥说,“你们私自在中国行猎,难道还不 知罪吗?”外国人说:“护照上不是写着允许携带猎枪 吗?怎么是私自行猎呢?”冯玉祥说:“准许携带猎枪 就是准许打猎吗?如果准许携带手枪,就可以在中国境 内随意杀人吗?”
例如: 有人论证说:“所有的花都是红色的, 因为有些花是红色的。”
第四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关于论点的规则 (一)论点必须明确
论证的规则
“论点含混不清”
(二)论点必须保持同一 “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
二、关于论据的规则 (一)论据必须真实 “虚假理由”
(二)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
“循环论证”
三、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从论据能必然推出论题”
论证是一个从论据到论题的推演过程。 这个推演过程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推理形式 来完成的。因此,也可以说论证方式是论 证过程中推理形式的总和。
三、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一)联系:论证是推理的应用,推理是 论证的工具,任何一个论证都要借助于 推理才能进行。它们在结构上的关系可 用下图表示:
论证
推理
论题 前提
论据 结论 论证方式 推理形式
二、反驳的种类和方法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反驳进行不同的分类。
1、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
(1)反驳论题: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题
的虚假性。
(2)反驳论据: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据
的虚假性。
(3)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某一论证违反了
推理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在这三者之中以反驳论题为主。
(二)区别:
1、认识的过程不同:论证是先有论题后找 论据,再用论据对论题进行论证;推理则 是先有前提,由前提推出结论。
2、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论证的着重点是论 据和论题的真实性;而推理则强调的是推 理形式的有效性。
3、结构形式的繁简不同:论证的结构通常 比推理复杂,它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推理形 式构成的。
综合应用能力(B类)
论证评价题 之一
总说和什么是论证
德瀚教育 2015.10.
大纲解读和题型分类
• 论证评价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 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现象、问 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 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 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判 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
二、论证的结构
论证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 素构成的。
1、论点:论题是通过论证要确定其真实性或 虚假性的那个命题。如前面那个论证中的“ 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就是论题。
2、论据: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 些命题。前面论证中的“语言是社会现象, 语言是无阶级性的”就是论据。
3、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指把论题和论据联 系起来的形式。
作答的基本要求
• 一、有逻辑性(p102)
• 作答有逻辑性,即在作答时,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 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所要论证评 价的对象进行科学判断。
• 二、分析透彻、全面(p102)
• 分析透彻,即分析给定材料要详尽而深入,挖掘材料出现的论证 谬误,并运用逻辑方法将问题阐述透彻。
• 分析全面,即在分析问题时必须运用多种视角,既要看到问题的 内部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又要看到引起问题的外部各要素 。从内容上说,要包括对问题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全面分 析;从性质上说,要看到问题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解决
• 什么是
•论 证
论证 反驳和谬误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第二节 证明的方法 第三节 反驳的方法 第四节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二)归纳证明 归纳证明就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来确定某 个判断的真实性的证明方法。
例如: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俄国沙皇
是纸老虎,希特勒是纸老虎,墨索里尼是纸老 虎,日本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事实上,在证明过程中,常常把演绎证 明和归纳证明结合在一起运用,既摆事实又讲 道理,从而增强证明的效果。
反证法的一般逻辑形式是:
① 论题:P; ② 设反论题:非P; ③ 证明反论题为假:
如果非P,那么q; 并非q; 所以,并非“非P”。 ④运用排中律,确定原论题为真: 非P为假,所以,P真。
例如: 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
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 无法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 国际先进水平”
2、反驳的结构 反驳由三个要素构成:(1)被反驳的论题。
(2)用来反驳的论据。 (3)反驳方式。
3、反驳与论证的关系 反驳与论证不同,论证在于确定某一命题的真实性
,反驳则在于确定某一命题的虚假性或确定某一论证方 式是错误的。但是,确定某一命题“p”是虚假的,也就 是确定“并非p”是真实的,同样,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 错误的,也就是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错误的”是真实的 。就这个意义上说,反驳也是一种论证。确切地说反驳 是论证的一种特殊形式。
“推不出”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时表现为论据和论题 不相干,有时则表现为论证方式不正确,即违反推理 规则。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时还表现为论据不充分。 例如: 这起案件可以结案了。第一,李某与被害人曾 发生过矛盾,二人关系一直紧张,李某还曾扬言要给被 害人点儿颜色看看,他具有杀人动机;第二,李某有作 案时间;据此可以断定,是李某杀害了被害人。
四、论证的作用
1、通过论证,人们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 上,获得新的知识。
2、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论证扮 演着重要角色。
3、在向别人宣传、传授原理、定理时需要 进行论证,才能让人们信服并接受。
第二节 证明的方法
• 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某一 判断为真的思维过程。
•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证明分成 不同的种类。
• 逻辑方法分为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
分析、判断、推理、论证,是一 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分析、判断是基础,推理是有前 提至结论的过程,而论证是佐证 推理结果的必要条件。
论证评价题分为:
• 论证分析:是一种揭示错误性的评论,即对一 个论证的谬误及其原因进行剖析的评论。
• 评价分析:是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社会现象、事 件、措施或观点,让考生对此进行评价并作出 结论,主要提问形式有“请对……进行分析, 谈谈你的见解”“对此你怎么评价”“就…… 进行分析评论”等。“评论”“评点”“评价 ”“评述”是该题型的关键词。
例如: 有人论证说,“驼鸟是会飞的,因为所有的
鸟都是会飞的”。对这个证明进行反驳,就可以 首先指出其论据是虚假的。
(三)反驳论证方式
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题之间 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由论据不能必然推出论题。这 虽然也是反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反驳的目的。因为 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只是说明对方的论题的真实 性没有得到证明,并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不能 因此确定论题是虚假的。反驳论证方式也是为反驳论 题服务的,在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之后,如果需要, 还应当进一步反驳对方的论题。
归谬法有三种主要形式: (1)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假命题。 (2)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两个相互矛盾的
命题。 (3)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
的命题。
归谬法的结构形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1、设p真,
2、如果p真,则q, 3、非q, 4、所以,p假。
(二)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对方论 据的虚假性。这是反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反驳的 目的。因为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只是使对方论题的 真实性失去了依据,而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并不能因此确定论题是虚假的。反驳论据是为反驳 论题服务的,在驳倒了对方的论据之后,如果需要 还应进一步反驳对方的论题。
2、论证除论题这一选言支外,其它选言支均不 成立;
3、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从而推出论题 真。
论证过程的公式:
求证:P
证明: (1)设 p或q或r,
(2)非q,
(3)非r,
(4)所以,p。
第三节 反驳的方法
一、反驳的概述
1、什么叫反驳? 反驳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某一论
证的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或确定某一论证的论证方式 不正确的思维过程。 例:“所有鸟都会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例如,鸵鸟 是鸟,但鸵鸟不会飞。”就是一个反驳。
2.选言证法(排他法) 定义: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
它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实 性的间接论证。
例:某盗窃案的罪犯或者是甲、或者是乙、或者是丙、或者是丁,
现查明这个盗窃案的罪犯不是乙,不是丙,也不是丁; 所以,这个盗窃案的罪犯是甲。
步骤:
1、构成一个包括论题这一选言支在内的一个选 言命题;
特点:从论题出发,为论题的真实性提供正面的
理由。
(二)间接证明
间接证明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反的判断或其 他有关判断为假,从而间接地确定原论题为真的论 证方法。
间接证明又分为反证法和选言证法(排他法) 两种。
⒈ 反证法
反证法也叫假言证法,它是通过证明与原论题 相矛盾的论题为假,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为真的论 证方法。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一、什么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已知为真的判断,确
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例: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 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而语言是无阶级性的。
论证包括证明(立论)和反驳(驳论)。 证明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的 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反驳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 确定另一判断的虚假性或确定某一证明不能成立 的思维过程。证明和反驳是论证过程中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 按照推理形式可以把论证分为演绎 证明、归纳证明、类比证明。
一、演绎证明、归纳证明、类比证明
(一)演绎证明 演绎证明就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来确定某 个判断的真实性的证明方法。演绎证明的论据和 论题之间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例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反动派 都是与人民为敌的,而一切与人民为敌的都是 纸老虎。
例如: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俄国沙皇是
纸老虎,希特勒是纸老虎,墨索里尼是纸老虎, 日本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他们都是与人民为敌 的,而一切与人民为敌的都是纸老虎。
(三)、类比证明
二、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一)直接论证
定义:直接证明是用论据的真实性从正面直接确
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法。
例如:价值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任何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价 值规律是规律。
(一)反驳论题
1、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1)直接反驳就是引用真实命题直接确定某 命题的虚假。 例如:有人说:“人人都是自私的”。这 种说法是不对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 人不是自私的,因此,并非人人都是自私 的。
(2)间接反驳就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被反驳的命题有矛 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的真实性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 的虚假。
间接反驳的结构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1、设“非p”(p与非p是矛盾关
系或反对关系), 2、论证“非p”真, 3、所以,p假(矛盾律)。
3、归谬法
3、归谬法
归谬法的基本思路是:为了反驳某命题(即确定 某命题假)。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这个假 定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 理的“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的规则,确定它 是假的。
例:有人认为“生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但是,有 的生产关系就不是阶级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 系就不是生产关系。
再如: 冯玉祥任陕西督军时,有两个外国人在终南山猎获两 头野牛,冯玉祥说,“你们私自在中国行猎,难道还不 知罪吗?”外国人说:“护照上不是写着允许携带猎枪 吗?怎么是私自行猎呢?”冯玉祥说:“准许携带猎枪 就是准许打猎吗?如果准许携带手枪,就可以在中国境 内随意杀人吗?”
例如: 有人论证说:“所有的花都是红色的, 因为有些花是红色的。”
第四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关于论点的规则 (一)论点必须明确
论证的规则
“论点含混不清”
(二)论点必须保持同一 “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
二、关于论据的规则 (一)论据必须真实 “虚假理由”
(二)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
“循环论证”
三、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从论据能必然推出论题”
论证是一个从论据到论题的推演过程。 这个推演过程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推理形式 来完成的。因此,也可以说论证方式是论 证过程中推理形式的总和。
三、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一)联系:论证是推理的应用,推理是 论证的工具,任何一个论证都要借助于 推理才能进行。它们在结构上的关系可 用下图表示:
论证
推理
论题 前提
论据 结论 论证方式 推理形式
二、反驳的种类和方法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反驳进行不同的分类。
1、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
(1)反驳论题: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题
的虚假性。
(2)反驳论据: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据
的虚假性。
(3)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某一论证违反了
推理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在这三者之中以反驳论题为主。
(二)区别:
1、认识的过程不同:论证是先有论题后找 论据,再用论据对论题进行论证;推理则 是先有前提,由前提推出结论。
2、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论证的着重点是论 据和论题的真实性;而推理则强调的是推 理形式的有效性。
3、结构形式的繁简不同:论证的结构通常 比推理复杂,它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推理形 式构成的。
综合应用能力(B类)
论证评价题 之一
总说和什么是论证
德瀚教育 2015.10.
大纲解读和题型分类
• 论证评价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 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现象、问 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 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 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判 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
二、论证的结构
论证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 素构成的。
1、论点:论题是通过论证要确定其真实性或 虚假性的那个命题。如前面那个论证中的“ 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就是论题。
2、论据: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 些命题。前面论证中的“语言是社会现象, 语言是无阶级性的”就是论据。
3、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指把论题和论据联 系起来的形式。
作答的基本要求
• 一、有逻辑性(p102)
• 作答有逻辑性,即在作答时,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 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所要论证评 价的对象进行科学判断。
• 二、分析透彻、全面(p102)
• 分析透彻,即分析给定材料要详尽而深入,挖掘材料出现的论证 谬误,并运用逻辑方法将问题阐述透彻。
• 分析全面,即在分析问题时必须运用多种视角,既要看到问题的 内部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又要看到引起问题的外部各要素 。从内容上说,要包括对问题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全面分 析;从性质上说,要看到问题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解决
• 什么是
•论 证
论证 反驳和谬误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第二节 证明的方法 第三节 反驳的方法 第四节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二)归纳证明 归纳证明就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来确定某 个判断的真实性的证明方法。
例如: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俄国沙皇
是纸老虎,希特勒是纸老虎,墨索里尼是纸老 虎,日本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事实上,在证明过程中,常常把演绎证 明和归纳证明结合在一起运用,既摆事实又讲 道理,从而增强证明的效果。
反证法的一般逻辑形式是:
① 论题:P; ② 设反论题:非P; ③ 证明反论题为假:
如果非P,那么q; 并非q; 所以,并非“非P”。 ④运用排中律,确定原论题为真: 非P为假,所以,P真。
例如: 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
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 无法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 国际先进水平”
2、反驳的结构 反驳由三个要素构成:(1)被反驳的论题。
(2)用来反驳的论据。 (3)反驳方式。
3、反驳与论证的关系 反驳与论证不同,论证在于确定某一命题的真实性
,反驳则在于确定某一命题的虚假性或确定某一论证方 式是错误的。但是,确定某一命题“p”是虚假的,也就 是确定“并非p”是真实的,同样,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 错误的,也就是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错误的”是真实的 。就这个意义上说,反驳也是一种论证。确切地说反驳 是论证的一种特殊形式。
“推不出”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时表现为论据和论题 不相干,有时则表现为论证方式不正确,即违反推理 规则。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时还表现为论据不充分。 例如: 这起案件可以结案了。第一,李某与被害人曾 发生过矛盾,二人关系一直紧张,李某还曾扬言要给被 害人点儿颜色看看,他具有杀人动机;第二,李某有作 案时间;据此可以断定,是李某杀害了被害人。
四、论证的作用
1、通过论证,人们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 上,获得新的知识。
2、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论证扮 演着重要角色。
3、在向别人宣传、传授原理、定理时需要 进行论证,才能让人们信服并接受。
第二节 证明的方法
• 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某一 判断为真的思维过程。
•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证明分成 不同的种类。
• 逻辑方法分为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
分析、判断、推理、论证,是一 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分析、判断是基础,推理是有前 提至结论的过程,而论证是佐证 推理结果的必要条件。
论证评价题分为:
• 论证分析:是一种揭示错误性的评论,即对一 个论证的谬误及其原因进行剖析的评论。
• 评价分析:是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社会现象、事 件、措施或观点,让考生对此进行评价并作出 结论,主要提问形式有“请对……进行分析, 谈谈你的见解”“对此你怎么评价”“就…… 进行分析评论”等。“评论”“评点”“评价 ”“评述”是该题型的关键词。
例如: 有人论证说,“驼鸟是会飞的,因为所有的
鸟都是会飞的”。对这个证明进行反驳,就可以 首先指出其论据是虚假的。
(三)反驳论证方式
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题之间 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由论据不能必然推出论题。这 虽然也是反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反驳的目的。因为 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只是说明对方的论题的真实 性没有得到证明,并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不能 因此确定论题是虚假的。反驳论证方式也是为反驳论 题服务的,在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之后,如果需要, 还应当进一步反驳对方的论题。
归谬法有三种主要形式: (1)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假命题。 (2)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两个相互矛盾的
命题。 (3)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
的命题。
归谬法的结构形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1、设p真,
2、如果p真,则q, 3、非q, 4、所以,p假。
(二)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对方论 据的虚假性。这是反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反驳的 目的。因为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只是使对方论题的 真实性失去了依据,而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并不能因此确定论题是虚假的。反驳论据是为反驳 论题服务的,在驳倒了对方的论据之后,如果需要 还应进一步反驳对方的论题。
2、论证除论题这一选言支外,其它选言支均不 成立;
3、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从而推出论题 真。
论证过程的公式:
求证:P
证明: (1)设 p或q或r,
(2)非q,
(3)非r,
(4)所以,p。
第三节 反驳的方法
一、反驳的概述
1、什么叫反驳? 反驳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某一论
证的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或确定某一论证的论证方式 不正确的思维过程。 例:“所有鸟都会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例如,鸵鸟 是鸟,但鸵鸟不会飞。”就是一个反驳。
2.选言证法(排他法) 定义: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
它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实 性的间接论证。
例:某盗窃案的罪犯或者是甲、或者是乙、或者是丙、或者是丁,
现查明这个盗窃案的罪犯不是乙,不是丙,也不是丁; 所以,这个盗窃案的罪犯是甲。
步骤:
1、构成一个包括论题这一选言支在内的一个选 言命题;
特点:从论题出发,为论题的真实性提供正面的
理由。
(二)间接证明
间接证明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反的判断或其 他有关判断为假,从而间接地确定原论题为真的论 证方法。
间接证明又分为反证法和选言证法(排他法) 两种。
⒈ 反证法
反证法也叫假言证法,它是通过证明与原论题 相矛盾的论题为假,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为真的论 证方法。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一、什么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已知为真的判断,确
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例: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 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而语言是无阶级性的。
论证包括证明(立论)和反驳(驳论)。 证明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的 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反驳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 确定另一判断的虚假性或确定某一证明不能成立 的思维过程。证明和反驳是论证过程中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