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一、试验前的准备设计阶段
水稻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氮肥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进行研究,在简单了解试验设计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稻的吸氮特性、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增产效应情况。
氮肥的合理施放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性因素,但在实际施放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生产效率降低问题。
即使在同一地区土壤条件下,品种上的差异,也会对水稻养分吸收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将强对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可以为氮肥施用提供理论参考。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选择了砂土和黏土两种土壤条件进行种植,水稻品种上选择了五优稻2号、武香粳稻14号、华粳2号这三种展开试验。
除了五优稻2号采用单本栽插之外,其他品种都采用双本栽插。
利用凯氏定氮法来测定植株和稻谷的含氮率。
通过计算氮素收获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依存率,来分析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
二、试验后的数据结论分析
1、水稻的吸氮特性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观察水稻不同器官吸收氮肥的情况,根据具体数据对比情况来看,秸秆、籽粒、总吸氮量在不同土壤和氮肥条件下都出现了显著变化。
以籽粒吸氮量为例,在生长初期吸氮量会随着氮肥施量的提高而提高,生长到后期时,吸氮量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
秸秆吸氮量则始终保持着上升趋势,总吸氮量和籽粒相似,都是先大幅度增加而后增速放缓。
从品种上看,华粳2号的秸秆吸氮量最高,武香粳稻14号籽粒吸氮量最高,五优稻2号的总吸氮量最高。
2、氮素利用效率
根据水稻氮素利用率结果来看,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氮素利用率的各项指标在施用氮肥后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氮素利用率指反映的是土壤氮对作物氮营养的贡献率,从实际试验结果来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水稻对土壤氮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对肥料氮的依赖性最提高。
总的来说,水稻对土壤氮的依存率和基础土壤的含氮率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土壤本身含氮量较低,供氮能力较弱,那么受到对土壤氮的依存率就相对较低,也从侧面证明了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想要维持较高的地力贡献,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就要全面落实独立培肥工作。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还发现了砂土土壤下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明显大于黏土土壤条件,而在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这几个方面上,黏土土壤条件表现更优。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在何种土壤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都会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
3、氮肥增产效应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氮肥的增产效应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具体数据中可以看出,氮肥的施用效果非常明显,但不同施用量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砂土土壤下,产量变动在较大,在3508.5-9303.0kg/hm2,施用氮肥的增产幅度在72.5%-130.1%之间,在黏土土壤下,产量变动在4185.0-9825.0kg/hm2,施用氮肥的增产幅度在64.6%-104.4%。
由此可知,砂土条件下,氮肥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基础肥力,在种植前培肥土壤,以此保证水稻高产。
不仅如此,不同品种之间氮肥施用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以黏土土壤条件下的种植情况来看,武香粳稻14号、华粳2号的产量和氮肥用量之间呈现直线增加的关系,在氮肥施量为300kg/hm2时,产量也在增加。
但五优稻2号,在氮肥施量为225kg/hm2时,产量已经达到最大值,如果基础增加氮肥施量,产量会出现下降情况。
4、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需氮量各不相同。
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品种,结合土壤条件,科学的确定施肥方案。
土壤条件和氮肥条件都会对实际生产情况产生限制,不同土壤条件下,施用氮肥带来的增产效应完全不同,水稻利用率也存在显著差异、黏土产量明显高于砂土,但砂土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高于黏土,因此,
想要真正实现水稻高产、高效,就要对让土
壤基础肥力提高重视。
在施用氮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水稻
和土壤的实际情况,砂土肥力低于黏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砂土条件下,水稻对肥料氮的依赖程度较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
黏土土壤条件要注意控制氮,砂土土壤条件则要稳定氮,从而在
培肥地力的基础上,提高水稻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
综上所述,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和氮肥条件下反应不尽相同,存在非
常明显的基因型差异。
虽然在氮肥施用一直都是水稻种植重点,
但在施肥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基因型差异问题,因地制宜的
施放氮肥。
从而让氮肥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合理施
肥,避免资源浪费,这也是实现绿色种植的关键。
在实际种植过
程中,以水稻基因特性为前提,对土壤基肥、氮肥施放等环节提
高重视,以此从根本上加强水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此真
正意义上实现水稻优质高效生长,实现高产稳产。
(作者单位:154007黑龙江省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水稻分公司)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
段培宇
98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