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36250.X
(22)申请日 2019.10.29
(71)申请人 莱州龙鹏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城港路
街道淇水村
(72)发明人 杜建成 杜鹏飞 周子贸 杜文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代理人 李增发
(51)Int.Cl.
C01F 5/4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包括溶
解、过滤、转入结晶罐、第一阶段结晶、第二阶段
结晶、第三阶段结晶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综合控
制硫酸镁结晶过程中的浓度、降温速度、搅拌速
度、晶种大小、晶种加入时间、晶种加入温度及加
入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温度加入晶种,在加入
晶种后,适当增大搅拌速度,制备出了粒径范围
为4~9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工艺设备
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冷风烘
干的方式对离心过滤后的硫酸镁颗粒进行干燥,
所得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产品不易潮解、板结,
在放置过程中不易出现风化等问题,产品性能优
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0759366 A 2020.02.07
C N 110759366
A
1.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先将浓度为23~30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加入到反应罐中,再依次将浓硫酸、菱苦土加入到反应罐中,于90~98℃搅拌溶解,获得浓度为42~48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
(2)过滤:将步骤(1)获得的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
(3)转入结晶罐:将步骤(2)获得的溶液加入结晶罐中,控制结晶罐中溶液温度为75~93℃;
(4)第一阶段结晶:开启搅拌装置和降温装置,对结晶罐中的溶液进行降温,当溶液温度降至64~66.8℃时,降低搅拌速度和降温速度,对溶液进行降温结晶;
(5)第二阶段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8.2~49.7℃时,将粒径为0.3~3mm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加入反应罐中,晶体加入量为36~45kg/吨溶液,在该温度下搅拌3.5~7小时,同时降低降温速度,增大搅拌速度,使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2~0.5℃,进行二次结晶;
(6)第三阶级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5.5~47.2℃时,调整搅拌速度和降温速度,控制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3~1℃,搅拌降温5~11小时;
(7)离心过滤:当溶液温度降至41.2~44.6℃时,从结晶罐中取出,进行离心过滤,获得晶体,并将离心后的母液收集待用;
(8)将上步获得的晶体进行冷风烘干,称重装袋,即得粒径为4~9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菱苦土中氧化镁的含量大于82%,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不低于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4)第一阶段结晶步骤中,所述搅拌速度为20~45转/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第二阶段结晶步骤中,所述搅拌速度为47~55转/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6)第三阶段结晶步骤中,所述搅拌速度为20~54转/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可作为硫酸镁溶液循环利用于(1)溶解步骤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烘干所采用冷风温度不超过45℃。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759366 A
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晶体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七水合硫酸镁又名硫苦、苦盐、泻利盐、泻盐,为白色或无色细小的斜状或斜柱状结晶,七水合硫酸镁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工业、农业、食品、饲料、医药、肥料等方面,在印染行业中作为棉、丝的加重剂和木棉制品的填料;用于瓷器、颜料和防火材料的制造,在医药方面可用作泄剂,在微生物工业中作为培养基成分,同时还可用作酿造添加剂、农业上的镁肥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材料。
[0003]工业上生产七水合硫酸镁的方法主要有硫酸法、海湖苦卤法、苦卤复晒法、高温盐溶浸法、震荡转化法以及碳酸化法、二氧化硫催化法、副产法等,但是受生产条件的制约,所获得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粒径较小,通常在0.3~3mm之间,现有技术难以获得粒径更大且分布均匀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颗粒。
然而,七水合硫酸镁产品由于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出现吸潮、板结等现象,在空气中容易出现风化脱水,影响产品应用性能。
目前针对七水合硫酸镁生产方法的研究,多是关于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收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研究,对于生产不同粒径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的方法尚未见报道,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先将浓度为23~30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加入到反应罐中,再依次将浓硫酸、菱苦土加入到反应罐中,于90~98℃搅拌溶解,获得浓度为42~48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
(2)过滤:将步骤(1)获得的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
(3)转入结晶罐:将步骤(2)获得的溶液加入结晶罐中,控制结晶罐中溶液温度为75~93℃;
(4)第一阶段结晶:开启搅拌装置和降温装置,对结晶罐中的溶液进行降温,当溶液温度降至64~66.8℃时,降低搅拌速度和降温速度,对溶液进行降温结晶;
(5)第二阶段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8.2~49.7℃时,将粒径为0.3~3mm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加入反应罐中,晶体加入量为36~45kg/吨溶液,在该温度下搅拌3.5~7小时,同时降低降温速度,增大搅拌速度,使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2~0.5℃,进行二次结晶;
(6)第三阶级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5.5~47.2℃时,调整搅拌速度和降温速度,控制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3~1℃,搅拌降温5~11小时。
[0005](7)离心过滤:当溶液温度降至41.2~44.6℃时,从结晶罐中取出,进行离心过滤,获得晶体,并将离心后的母液收集待用;
(8)将上步获得的晶体进行冷风烘干,称重装袋,即得粒径为4~9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菱苦土中氧化镁的含量大于82%,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不低于95%。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4)第一阶段结晶步骤中,所述搅拌速度为20~45转/分钟。
[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5)第二阶段结晶步骤中,所述搅拌速度为47~55转/分钟。
[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6)第三阶段结晶步骤中,所述搅拌速度为20~54转/分钟。
[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母液可作为硫酸镁溶液循环利用于(1)溶解步骤中。
[001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冷风烘干所采用冷风温度不超过45℃。
[00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晶体制备过程中,为了获得粒径较大的晶体,通常采用的操作时降低降温速度和搅拌速度,本发明通过综合控制硫酸镁结晶过程中的浓度、降温速度、搅拌速度、晶种大小、晶种加入温度及加入量等因素,在加入晶种后,适当增大搅拌速度,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4~9mm,并且粒径均匀的大颗粒七水合硫酸镁晶体,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制备粒径在3mm以内的小颗粒晶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硫酸镁制备方法,工艺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本发明采用冷风烘干的方式对离心过滤后的硫酸镁颗粒进行干燥,所得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产品不易潮解、板结,在放置过程中不易出现风化等问题,产品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体现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描述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14]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将溶液蒸发达到过饱和而结晶,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碳酸钾等;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使溶液冷却达到过饱和而结晶,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小的物质,如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镁等,本发明即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生产大粒径七水硫酸镁晶体。
[0015]结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成长,两者通常是同时进行的,但也多少可以独立地加以控制。
通常认为,在缓慢冷却时,可得较大和较完整的晶体;而迅速冷却及剧烈搅拌时,往往得到细小晶体。
本发明通过综合控制硫酸镁结晶过程中的浓度、降温速度、搅拌速度、晶种大小、晶种加入温度及加入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晶种加入温度,在加入晶种后,适当增大搅拌速度,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4~9mm,并且粒径均匀的大颗粒七水合硫酸镁晶体,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制备粒径在3mm以内的小颗粒晶体的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先将浓度为24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加入到反应罐中,再依次将98%浓硫酸、菱苦土加入到反应罐中,于95℃搅拌溶解,获得浓度为45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其中,菱苦土中氧化镁的含量为92%;
(2)过滤:将步骤(1)获得的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
(3)转入结晶罐:将步骤(2)获得的溶液加入结晶罐中,控制结晶罐中溶液温度为80~85℃;
(4)第一阶段结晶:开启搅拌装置和冷风、冷凝水,对结晶罐中的溶液进行降温,当溶液温度降至64℃时,关闭冷风,同时将搅拌速度调整为45转/分钟,对溶液进行降温结晶,使硫酸镁溶液达到最大饱和度,形成良好的细微结晶;
(5)第二阶段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8.3℃时,将粒径为0.3~1mm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加入反应罐中,晶体加入量为37kg/吨溶液,在该温度下搅拌3.5小时,同时调整冷风、冷凝水参数,将搅拌速度调整为55转/分钟,使溶液在这一阶段降温幅度为2~2.5℃,使得体系中的细微结晶以晶种为核心,均匀长大;
(6)第三阶级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6℃时,将搅拌速度调整为30转/分钟,同时调整冷风、冷凝水参数以控制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5℃,搅拌降温7小时。
[0017](7)离心过滤:当溶液温度降至42.5℃时,从结晶罐中取出,进行离心过滤,获得晶体,并将离心后的母液收集待用,测定离心后的母液浓度为28.2波美度,可做为原料用于后续的晶体生产中;
(8)将上步获得的晶体进行冷风烘干,所采用的冷风温度设置为40℃,烘干完毕,称重装袋,即得粒径为4~5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
[0018]实施例2
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先将实施例1获得的浓度为28.2波美度的母液作为硫酸镁溶液加入到反应罐中,再依次将98%浓硫酸、菱苦土加入到反应罐中,于90℃搅拌溶解,获得浓度为47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其中,菱苦土中氧化镁的含量为90%;
(2)过滤:将步骤(1)获得的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
(3)转入结晶罐:将步骤(2)获得的溶液加入结晶罐中,控制结晶罐中溶液温度为87~92℃;
(4)第一阶段结晶:开启搅拌装置和冷风、冷凝水,对结晶罐中的溶液进行降温,当溶液温度降至66.5℃时,关闭冷风,同时将搅拌速度调整为30转/分钟,对溶液进行降温结晶,使硫酸镁溶液达到最大饱和度,形成良好的细微结晶;
(5)第二阶段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9℃时,将粒径为1~2mm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加入反应罐中,晶体加入量为40kg/吨溶液,在该温度下搅拌5小时,同时调整冷风、冷凝水参数,将搅拌速度调整为47转/分钟,使溶液在这一阶段降温幅度为3~4℃,使得体系中的细微结晶以晶种为核心,均匀长大;
(6)第三阶级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5.5℃时,将搅拌速度调整为45转/分钟,同时调整冷风、冷凝水参数以控制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4℃,搅拌降温9小时。
[0019](7)离心过滤:当溶液温度降至41.9℃时,从结晶罐中取出,进行离心过滤,获得晶
体,并将离心后的母液收集待用,测定离心后的母液浓度为25.3波美度,可做为原料用于后续的晶体生产中;
(8)将上步获得的晶体进行冷风烘干,所采用的冷风温度设置为45℃,烘干完毕,称重装袋,即得粒径为6~7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
[0020]实施例3
一种硫酸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先将实施例2获得的浓度为25.3波美度的母液作为硫酸镁溶液加入到反应罐中,再依次将98%浓硫酸、菱苦土加入到反应罐中,于97℃搅拌溶解,获得浓度为43.6波美度的硫酸镁溶液,其中,菱苦土中氧化镁的含量为85%;
(2)过滤:将步骤(1)获得的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
(3)转入结晶罐:将步骤(2)获得的溶液加入结晶罐中,控制结晶罐中溶液温度为75~80℃;
(4)第一阶段结晶:开启搅拌装置和冷风、冷凝水,对结晶罐中的溶液进行降温,当溶液温度降至65.4℃时,关闭冷风,同时将搅拌速度调整为26转/分钟,对溶液进行降温结晶,使硫酸镁溶液达到最大饱和度,形成良好的细微结晶;
(5)第二阶段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9.6℃时,将粒径为2~3mm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加入反应罐中,晶体加入量为45kg/吨溶液,在该温度下搅拌6小时,同时调整冷风、冷凝水参数,将搅拌速度调整为50转/分钟,使溶液在这一阶段降温幅度为2~2.5℃,使得体系中的细微结晶以晶种为核心,均匀长大;
(6)第三阶级结晶:当溶液温度降至47.2℃时,将搅拌速度调整为40转/分钟,同时调整冷风、冷凝水参数以控制溶液降温速度为每小时0.5℃,搅拌降温8小时。
[0021](7)离心过滤:当溶液温度降至43.2℃时,从结晶罐中取出,进行离心过滤,获得晶体,并将离心后的母液收集待用,测定离心后的母液浓度为24.7波美度,可做为原料用于后续的晶体生产中;
(8)将上步获得的晶体进行冷风烘干,所采用的冷风温度设置为35℃,烘干完毕,称重装袋,即得粒径为7~8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
[0022]对比例1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5)第二阶段结晶中,搅拌速度调整为20转/分钟。
[0023]对比例2
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溶液温度为50℃时加入晶种。
[0024]根据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的具体工艺步骤,所得七水合硫酸镁晶体的指标如表1所示。
[0025]表1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七水合硫酸镁晶体的检测指标
由表1中数据可看出,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七水硫酸镁均符合工业七水硫酸镁的质量标准,但是在粒径方面,实施例1-3获得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均为大粒径晶体,而对比例1和2,仅降低结晶过程中的搅拌速度,或者改变晶种加入温度,则无法获得大粒径晶体,所得产品仍为常规的0.3-3mm范围内的晶体。
因此,本发明通过综合控制硫酸镁结晶过程中的浓度、降温速度、搅拌速度、晶种大小、晶种加入温度及加入量等因素,在加入晶种后,适当增大搅拌速度,选择合适的晶种加入温度,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4~9mm的大粒径七水合硫酸镁晶体。
[0026]除非特别限定,本发明所用术语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27]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