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三目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 特别是“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学生凭已有 的知识经验很难感知。所以本课设计为带领学 生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教师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地去合理想象,组织好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 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科举制度是一种以王朝设科而士人投考 为特点的官员录用制度,从其初具形态到 其终止(从隋唐之际清帝国末年),其历 史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在中华帝国的政 治文化结构中,该制度属处于中心地位的 那些制度之一。科举制度焕发出的活力, 影响着唐人的生活,显示出昂扬进取的社 会风貌,给世人耳目一新,令世界为之向 往。
【答案】 (1)不可能事件,0 (2)必然事件,1
____________在_一__定_条_件__下_不_可__能_发__生_的_事_.件
• (2)不可能事件: 在_一_定__条_件_下__可_能_发__生_也_可__能_不__发_生_的__事_件________.
• (3)随机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思考题1 同时掷两颗骰子一次,
• (1)“点数之和是13”是什么事件?其概率 是多少?
• (2)“点数之和在2~13范围之内”是什么事 件?其概率是多少?
• (3)“点数之和是7”是什么事件?其概率是 多少?
• 【思路】 依定义及概率公式解答.
【解析】 (1)由于点数最大是 6,和最大是 12,不可能 得 13,因此此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其概率为 0.
食:饮茶;胡食;中原地区的饺子、点心等 食品在边疆地区也很流行。
住: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达贵官人们大造豪宅,但不允许任何人建造俯视 别人院落的楼阁;普通百姓的房屋不能随意装饰。
行: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有情趣。唐 代妇女像男子一样,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 交和文体娱乐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是课程 标准的要求。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 制度,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影响着那个 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精神风貌。唐代的 科举制对盛唐社会焕发出的生机活力与昂扬进 取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是 本课的重点。 。
教学难点
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因 为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差距比较大,学生 一时难以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奋 发向上的良好气质。盛唐时期,昂扬进取的社 会风貌、唐人的博大胸襟、自由豪放的精神等, 这些都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要为他们塑 造自信大度的气质,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 所以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1=-P(B)

• 特别地,若事件B与事件A互为对立事件,
则P(A)=____________.
• 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打“√”或 “×”).
• (1)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 (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 • (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
值. • (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
•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 请注意
• 1.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直接考查互 斥事件的概率及运算,而随机事件的有关概 念和频率很少直接考查.
• 2.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问题有
课前自机事件及其概率 •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5.抛掷一粒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 A 为出现奇
数点,事件 B 为出现 2 点,已知 P(A)=12,P(B)=16,则出现
奇数点或 2 点的概率之和为________.
答案
2 3
解析 出现奇数点或 2 点的事件为 A∪B,
且 A,B 为互斥事件,∴P(A∪B)=P(A)+P(B).
∴P(A∪B)=12+16=23.
• (2)求甲、乙两人同在第3号车站下车的概率; • (3)求甲、乙两人同在第4号车站下车的概
• 【解析】 (1)用有序数对(x,y)表示甲在x 号车站下车,乙在y号车站下车,则甲下车 的站号记为2,3,4共3种结果,乙下车的站号 也是2,3,4共3种结果.甲、乙两个下车的所 有可能结果有9种,分别为:(2,2),(2,3), (2(,24))设,甲(、3,乙2两),人(同3时,3在),第(33,号4车)(4站,下2)车,的(事4,件3)为,A,则 (4,4).
设置环节:〖你说我说〗
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教师配以图片,播放下载的视频,与学生一起讨 论总结: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 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 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 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 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了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 精神。
(2)由于点数之和最小是 2,最大是 12,在 2~13 范围之 内,它是必然事件,其概率为 1.
(3)由(2)知,和是 7 是有可能的,此事件是随机事件,事 件“点数和为 7”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6},{2,5},{3,4}, {4,3},{5,2},{6,1}共 6 个,因此 P=6×6 6=16.
• 6.将一骰子连续抛掷三次,它落地时向上 的点数依次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__答_案___11_2_.
解析 基本事件有 6×6×6=216 个,点数依次成等差数 列的有:
(1)当公差 d=0 时,1,1,1;2,2,2;…,共 6 个. (2)当公差 d=1 时,1,2,3;2,3,4;3,4,5;4,5,6,共 4 个.同 理公差 d=-1 时,也有 4 个. (3)当公差 d=2 时,1,3,5;2,4,6,共 2 个.同理公差 d= -2 时,也有 2 个. ∴P=6+46××26+×26×2=112.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
【课程标准】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 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 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 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 像力。。
过程与方法
想像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唐代士子参 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以此了解唐朝科举 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设置环节:〖穿越时光的隧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列车超越时空隧道, 做个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去唐都长安赶考吧。赶考的人 很多,竞争很激烈,你一定不要输给别人哦!
设置环节:〖知己知彼〗 学生自主学习: 1.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重在考查哪些能力? 教师配以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的 主要内容。
• B.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次品
• C.至少有1件正品和至少有1件次品
• D.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正品
• 答案 A
• 解析 依据互斥和对立事件的定义知,B, C都不是互斥事件;D不但是互斥事件而且
• 4.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事件M:一次 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事件N:至少一 次正面朝上,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P(M)=13,P(N)=12 C.P(M)=13,P(N)=34 答案 D
B.P(M)=12,P(N)=12 D.P(M)=12,P(N)=34
解析 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M={(正,反),(反,正)},N={(正,正),(正,反),(反, 正)},故 P(M)=12,P(N)=34.
(4)事件 A 发生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
件 A 发生的 频率 mn 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 这时把这个 常数 叫做事件 A 的概率,记作 P(A).
•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 (1)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事件A 发一定生,事件B______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 含事B⊇件A A(或A⊆称B A包含于事件B),记作 (或 B⊇A ).A⊇B
过渡:〖出发咯〗
恭喜你!如今你已金榜提名落户长安。 请带我们一起走进长安人的日常生活,去 体验他们的衣食住行吧!注意别忘了展现 博大宏伟的盛唐精神。
二、衣食住行时尚
教师借助图片展示唐朝人的衣食住行。
衣:唐朝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流行于 民间的还有经过翻新与改造的幞头,贵贱通用,类似 今天“马甲”的“半臂”;中原地区的双面锦等丝织 品面料也传到新疆,为边疆人们所喜爱。
则称事件A与事件B
,其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 (1)概率的取值范围0≤为P(A)≤1
.
• (2)必然事件的概率1为 . •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0 为 .
• (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P(A)+P(B)
• 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
P(A)=19.
(3)设甲、乙两人同在 4 号车站下车的事件为 B,则 P(B)
=19.
【答案】
(1)略
1 (2)9
1 (3)9
• 探究1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弄清随机试 验的意义和每个事件的含义.判断一个事件 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依据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要求的结果是否一定 出现、不可能出现或可能出现、可能不出 现.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发生所包 含的结果数与该试验包含的所有结果数的 比.
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像自己作 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 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像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 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 貌,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 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科举制焕发的 活力”“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 风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科举制给士人创造 了相对平等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 热情。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推动一 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 崭新的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唐人的衣食住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无不与之 有关,而唐人衣食住行的时尚,处处展现出唐人 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中华文 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机勃发的活力。
• 2.某人在打靶时,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 少有1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
• A.至多有1次中靶
B.2次都中
• C.2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 答案 C
• 3.从一堆产品(其中正品与次品都多于2件) 中任取2件,下列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 立事件的是( )
• A.恰好有1件次品和恰好有2件次品
三、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学生讨论: 你在长安城里感受到的盛唐精神是 什么呀?
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唐朝衣食住行风尚
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博大宏放 革新创新


开朗外向 豪迈热情
豪迈自信 宽容包容
自由奔放 昂扬进取
第十章 计数原理和概率
第4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
•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 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 区别.
授人以渔
题型一 随机事件及概率
• 例1 某市地铁全线共有四个车站,甲、乙 两个同时在地铁第1号车站(首车站)乘车.假 设每人自第2号车站开始,在每个车站下车 是等可能的.约定用有序数对(x,y)表示 “甲在x号车站下车,乙在y号车站下车”.
• (1)用有序数对把甲、乙两人下车的所有可能 的结果列举出来;
• (2)若 ,且
,则称事件A与事件B
相等,记作A=B.

• (3)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和A事发件生 事 A∪件BB发生A+,B 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
事件(或
),记作
• (4)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且A发生 事
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积A事事件件B的交事
A∩件B((或或AB)
),记作
___________.
• (5)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则称 事事件A件与A事与件事B在件任一B互次试斥验,中其不会含同义时是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互为对立
• 事(6件)A若与A事∩件BB为在任不一可次能试验事中件有,且仅A有∪一B个为发必生然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