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提能3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代
(2)国家:英法为首,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俄美随后
(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
(由1)掀侵起略瓜方分式中:政国治狂上潮,(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 革命运动的高涨
到实行“以华治 华”;经济上,从以 (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
作用 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一、20 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领域
表现
列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
侵华 本独霸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
政治
中国 革命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为 无产阶级,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走苏俄(联)式到走中国式革命道路
专题归纳·知识纵横
单元拓展 线索发散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
1.阶段特征、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1)侵略方式:以发动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9 世纪 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 会
40 年代 手段,以商品输出为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
到 60 年 主要侵略方式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 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 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 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 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1)侵略方式:侵华方 式主要从“以华治
20 世 华”到独霸中国,主 (1)政治: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
纪三四 要国家是美日
成国共合作抗日
十年代 (2)侵华主要格局:先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是由列强共同支配,
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2.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 阶段性特征。 (2)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 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 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反对外来 侵略的胜利。 (4)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 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第二部分 导学设计与素养培优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提能 / 自主学习课
单元总结·高效整合 专题归纳·知识纵横 题型研究·特色培优
单元总结·高效整合
宏观思维 系统整合
一个核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两大线索:列强的侵略,中 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中国社会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 强的探索历程。四大主题: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
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纲领 1.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 年制 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 政策 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 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 原因 级统治。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 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 作用 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国际 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 分,其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放战 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
领域 经济
思想 文化
民族 工业
思想 解放 思想 理论
表现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 较快发展,但后期由于日本侵华及官僚资 本的双重压迫使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甚至破产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 国并广泛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
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 本输出为主
封建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 (2)国家:除英、法、 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美、俄外,德、日、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 意加入,尤其是日本
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曾独霸中国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政策 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 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 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解放战争的第二
原因 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
二、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 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近代 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 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 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了升华。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 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 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抗日战争时期 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
政策 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
原因 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 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
作用 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解放战争时期 1946 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 年 9 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